情況不是"在低光源條件下拍攝出問題"
而是"在曝光不足下拍攝出問題"
如果是相機自動取 "ISO100, f/4, 1/80 "這個設定
那需要維修是測光元件 ........
7級曝光分別... 是我用F1.4, 你用F16; 我用1/50, 你用1/6400...
如果只是差2-3級,或長曝下出問題, 我跟大家絕對挺你去爭取權益
但差7級欠曝下出問題.... 就是用家問題了
S1R的感光元件“可能”是拼接的,但在正常使用、符合設計規格下,表現完全沒問題。你提到用同樣參數的Lumix S1(24MP CMOS)沒這現象,但S1R是47MP CMOS,兩者感光元件設計不同,表現當然有差。拿這兩個比有點像蘋果跟橘子,沒那麼直接。
12號四分衛 wrote:
如果只是差2-3級,或長曝下出問題, 我跟大家絕對挺你去爭取權益
但差7級欠曝下出問題.... 就是用家問題了
這我必須幫樓主平衡觀點一下:
1. 關鍵應該在後製加了幾級曝光而不是照片欠曝多少,樓主從頭到尾沒有提供他到底後製加了幾級曝光,但絕對沒有加到"七級",也許是兩級就能明顯看出問題了。
2. raw檔後製將原本嚴重欠曝的影像大幅加亮並不是多特殊罕有的方式,單張HDR就很常用這個方法,在保持高光不過曝的同時也能夠顯現暗部,樓主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3. 樓主的問題剛好處於一個尷尬灰色地帶,要解釋成正常或不正常我都覺得有些道理在,端看使用者會不會常有後製需求和是否在意了,我的話會感到非常困擾,但不會小蝦米去對抗大鯨魚,換一家用就是了。
shi201101 wrote:
一般使用者難以察覺,應列為重大潛在瑕疵
這哪算是重大潛在瑕疵,CDAF的問題發生機率比這高太多,我G6與G8和GH5都碰到,演算法缺陷害我出國拍了一些假對焦照片(除非脫焦嚴重不然有沒正確對焦從EVF或是LCD你根本看不出來),我在這邊講了被人說我在黑松下,還被一些人列黑名單,我還拍影片然後把會出問題的條件與狀況寫得很清楚,我也說了我以前當QA這種事情我不會亂說,一定要能重現3次以上我才會說這是BUG,然後這邊的人說我當過QA喔,真的嗎? 看不出我哪裡專業,總之就是被非從業人員沒做過這工作的人酸與奚落,很諷刺
你說松下有改這問題嗎? 沒有,因為松下也無此能力修改,現在不是乖乖地改用PDAF,我在這邊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又被這邊的人酸
你遇到的這問題不是松下的問題,是SENSOR的問題,你要松下怎樣? 松下又能怎樣? 我貼的YT裡面那台電影機多貴還不是遇到同樣問題。就是無解,要是有解還會讓你發現嗎?
你要兩塊晶圓特性接近是要花多少代價,就算弄出來了變超級貴你要買嗎?
萊卡鏡頭為啥這麼貴,就是把不及格產品的生產成本轉嫁到售價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