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舊皮新骨 內建4K錄影‧Panasonic Lumix GH4


LynnfieldShow wrote:
兩隻燈要一起比較出力...(恕刪)

L大要的是這個嗎??
http://www.43rumors.com/download-three-new-gh4-manuals/
吉姆林 wrote:
GH4可說是專為錄影而打造的機種,錄影途中支援全手動曝光,可調整光圈、快門、感光度及曝光補償,針對每個國家的需求也設有NTSC、PAL的影片格率可以選擇,另外也有專影專屬的24fps影格可套用。

在MP4及MOV的檔案類型中均支援4K記錄能力,唯獨AVCHD僅能紀錄FHD的影片大小,這次均以MOV 3840x2160 30p(29.97fps) 影片流量100Mbps的畫質來拍攝;還可直接以HDMI 4:2:2 無損直接輸出影片訊號至外部監視器。

可否請教樓主 GH4 三個重要問題:

1. FHD及4K錄影皆支援「錄影中拍照(邊錄邊拍)」嗎?

2. FHD及4K錄影皆有「單段錄影只能30分鐘」限制嗎?

3. FHD及4K錄影,長時間下皆不會有過熱之虞嗎?
(目前市面上手機4K錄影約5~15分鐘就會因過熱而停錄)


感謝在先。
jamistw wrote:
FL360L跟FL5...(恕刪)


LynnfieldShow wrote:
兩隻燈要一起比較出力...(恕刪)


感謝Jamistw及LynnfieldShow兩位大大多次不吝指導
回文較遲,是希望有些實際心得一併提出,以免純因相同問題再次佔用版面

日前租了GH4及三元鏡和原本慣用器材(D800)一起帶去工作,感覺GH4的對焦及各方面反應確實可以勝任採訪或平面記實型態職業需求,比較殘念是租不到任何相容閃燈,因此仍無法確定整組設備到底可靠度*如何.

GH4的追蹤對焦(補丁mark那一檔)相當有趣,有時可牢牢釘在設定的主体上,有時主体移走了,補丁就掛在空氣中,像氣球一樣還是會有點飄動(這時按快門,主体還是會大致準焦--應該是主体動線沒離開原本對焦平面吧

我用Nikon閃燈加上去,手動出力,結果是非常之醜,可能是我一時沒辦法調到最合適出力;但也發現GH4的M模式似乎也是"虛擬"的並不十分穩定(?)這點令我有點遲疑(是否可以信賴它作為唯一工作用机)

*比較困惑的是,當我用P模式(其實它效果十分出色)感覺曝光under時,+1/3ev可能就會讓亮度爆掉,但調回+/-0又是under、以相同光圈快門組合切到M模式,色溫卻和在P之下完全不同(都是AWB),色溫似乎也影響亮度感覺,臨場沒法慢慢試,只能切回P靠更改構圖讓亮度變合適,像用傻瓜相机那樣;這令我有點無所適從,變成一部無法駕馭的机器. [測光模式都是最上面那個符號(⊙),ISO auto關閉],後來改成點測光搭配P及AE lock,狀況有所改善,問題是小相机那個AE lock鈕其實行程很淺,有沒有按下去憑觸覺是不太確定,又不是剛好在拇指旁邊,實戰中要養成反射動作,恐怕還要練習一下

關於原厂閃燈規格,在看過机身之後我變得不再懷疑(材質強度),雖然同是ISO規格,GH4的熱靴其實比Nikon秀氣很多,Nikon是一整塊厚金屬嵌硬塑膠(看到的金屬部分就是金屬),Panasonic卻是表面有墊薄鋼片(鋼片之下的結構体金屬佔多少/有多厚不知),拿Nikon的金屬閃燈腳去插,有點像重型機具開進裝璜好的屋子,雖然門進得去但你會怕但Pana的熱靴蓋居然有做lock(背後有片薄鋼片和熱靴表面呼應)這是令我頗驚豔的.

另外,Lynn大提供的P家閃燈回電時間顯示,似乎確實不需要附加電包~~Nikon最快的SB900(910)系列用四顆eneloop還需要2.1秒(這已是前代GN38主燈 = Canon/Pana標示的58燈的一半,算是重大進步),必須加上最新電包才能到1.2秒;而Pana的FL36(等於Nikon標示28)已可達1.5秒、FL58 1.7秒,等於是介於Nikon旗艦加與不加電包之間;為了輕便,大多數人應該會選擇[不加]吧!也就毋怪乎P家不做外接插孔了

cbmtvb wrote:
可否請教樓主 GH4...(恕刪)


1. 可以, 有分兩種, 錄影優先的話只有2MP而已, 但影片不會中斷, 照片優先的話是可以錄影時拍最大解析度/RAW, 但拍照的期間錄影會是黑格

我是覺得還不如錄影4K然後再抓圖方便 (4K影片是8MP解析度, 無限抓圖)

GH4 4K抓圖


2. 看在哪區買, 歐洲的有30分鐘限制, 但其他地區就沒有, 我用256GB記憶卡可以錄影6個小時的4K影片

3. 不會, GH3/4有特別散熱設計, 我一顆電池可以連續錄4小時都沒問題, 這期間機身都只是溫的
ntsan wrote:
1. 可以, 有分兩...(恕刪)
感謝熱心解答。

可否再請教三個重要問題:

1. GH4 與高價 4K 電影攝影機直接對決的話竟然畫質上還更勝一籌,這是不是代表 GH4 就夠好了,而明年依然很貴的 5D4 應該會比 GH4 強在哪邊?

2. GH4 用的依然是 CMOS 感光元件常搭的 Rolling Shutter (滾動式快門),比起 Global Shutter (全域式快門),前者可能易有兩大錄影畫面的缺陷「移動時的果凍現象」、「閃光燈下的斷層現象」,不曉得 GH4 錄影時這兩大缺陷嚴不嚴重?

3. 您個人覺得 GH4 拍照、錄影時分別有什麼較大或較不適應的缺點嗎?


感謝在先。

cbmtvb wrote:
可否請教樓主 GH4 三個重要問題: 口水

1. FHD及4K錄影皆支援「錄影中拍照(邊錄邊拍)」嗎? 不知

2. FHD及4K錄影皆有「單段錄影只能30分鐘」限制嗎?

3. FHD及4K錄影,長時間下皆不會有過熱之虞嗎?
(目前市面上手機4K錄影約5~15分鐘就會因過熱而停錄嘆氣)

cbmtvb wrote:
可否請教樓主 GH4...(恕刪)

抱歉,因為機器已不在手上,不敢貿然回答,另外感謝ntsan大大代答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cbmtvb wrote:
您個人覺得 GH4 拍照、錄影時分別有什麼較大或較不適應的缺點嗎?


個人是錄影門外漢,主業平面攝影,分享一下平面部分的使用心得.

在一天實機作業(工作)中發現,GH4的色溫,同樣是AWB,在P模式下與M模式結果不同.會有這發現,源自另一個操作上的困擾:P模式under2/3~1ev情況下,+1/3ev竟然大over,只好趕快切到M並設定曝光條件同P,這時發現色溫與原來不同(拍攝環境是某個大講堂,三層樓高處有窗子--自然光,室內照明是某種燈管、舞台上有另一種較黃的強光燈)原來AWB時色溫校正呈琥珀色,改成M變回青歸青/黃歸黃),設定3500K在P模式下很漂亮,但在M模式下就不理想.我auto ISO一直是關閉的.



cbmtvb wrote:
5D4 應該會比 GH4 強在哪邊?

...(恕刪)


你的問題很難回答喔~

5D4都沒有出 這樣猜應該很難猜準吧~

目前4K最佳方案..就屬GH4了...CP值最高了...

Canon單眼與P牌的M43 兩種系統架構差異這麼大

各有優缺點...
Canon 破解後Raw video 處理耗時
拍照較佳


GH錄影較強

錄影自動對焦...
4K
想請教有用過這台GH4錄影功能的朋友

例如:我正在錄影離我約5公尺的一群人,這時5公尺內突然跑進一個人或車輛...
這樣自動對焦會改變嗎?
對焦跑到突然出現的物體上,然後原本要錄的人變模糊了(景深變淺了)
tengya wrote:
例如:我正在錄影離我約5公尺的一群人,這時5公尺內突然跑進一個人或車輛...
這樣自動對焦會改變嗎?
對焦跑到突然出現的物體上,然後原本要錄的人變模糊了(景深變淺了)


需要一段時間反應,影片放大來看一定看得出落差,"最清晰面"不會從那人衝出的一刻跟著一併前移;如果這時能立刻zoom-in使那人比例變大,則重新聚焦時間會縮短.

另外也要看用那顆鏡頭;我試相机平移經過[不同距離物体]自動對焦的順暢度,竟然是7-14比12-35好,這點蠻出乎我意料之外(12-35照說應該很快,結果卻是一定看得出重新對焦的過程,反而7-14比較能順順的pan過去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