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X鏡 12-35 35-100 確定光圈2.8

fongg wrote:
不瞞您說,前一陣子我...(恕刪)


根據我的了解,P家不是沒有畫質的好鏡頭~~~~~只是價錢的問題???

從圖表來看 O家的 9-18mm只是標準鏡頭,稱不上是高畫質的鏡頭。。。。

就我的認知,通常畫質會跟重量和價錢成正比,P家已經夠努力了!!

======================================================

就鏡頭而言,至少P家 我還覺得畫質還可以的有

Lumix G 14-45mm (不是14-42mm,以前有前輩比較論戰過了~~~比完他就把 14-42mm賣掉獨留 14-45mm)
Leica DG 25mm f1.4 (強調立體感)
Leica DG 45mm f2.8
Lumix G 100-300 (土香打鳥的圖可以證明)
Lumix G 20mm F1.7 (強調散景漂亮,室內好拍)

======================
畫質超好的有
Leica D 14-150mm f3.5~5.6
Leuca D 15-50mm f2.8~3.5
Leica D 14-50mm f3.5~5.6

還有已經停產的 Leica D 25mm f1.4
===========================

就機身而言 G2、G3、GH2 都算不錯的機器~~~~

P家何來差勁說~~~~~只是口袋夠不夠深的問題~~~~~雖然 P家不是濃妝豔抹,不過也算是上的了檯面吧!! 並沒有你說的這麼糟~~~~

我常常喜歡貼這張 Panasonic FZ-50類單眼的圖來說,P家並不爛 掛上Leica也算對得起 Leica公司了





如果你覺得不夠看我的相簿
有使用它夜拍~~~
=============================
以下是 G2 + Lumix G 14-45mm + kodar 0.7X 前端廣角鏡拍的。。。。





P家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
如果要有更好的畫質這個時候重量跟價錢就不能苛求了~~~

G2 + Leica D 14-150mm (聽說這一管現在已經漲到五萬多了)




J.J.player wrote:
根據我的了解,P家不...(恕刪)


個人認為P家機身在色彩表現上還應該要加強些,
也許raw檔好很多,可是最近用了一陣子,
對我還真是不方便…
我喜歡的就是o家的發色,所以我才說期待rumor中的機身…
也許到時配的是p家12-35的鏡頭,就看這顆頭的表現如何…
http://photo.xuite.net/fongg/
fongg wrote:
個人認為P家機身在色...(恕刪)


P家本來就走比較清淡路線,這樣要吃重鹹的才會跑到 O家啊!! 這應該是他們的默契~~~

天到底要多藍~~~~個人見解不同,我只是認為比原來的藍一點我還可以接受,太多我覺得太假了~~~~

我記得不知道哪位前輩發了 Nikon拍的天空~~~~藍到不合理,好像地球剛創那時候的藍。。。那種藍是大力懸浮粒子一定很少的那種~~~~要到合歡山才看到的藍~~~

我不知道這樣好還不好~~~不過我不太喜歡這樣,我的第一台是O家的,確實他怎麼拍怎麼漂亮,漂亮到有一天開始覺得有點噁心才轉到 P家~~~~~

這篇的#358~~~他也是用O家~~~

還有我不喜歡後製、銳化所以圖看起來就是當時拍的參數~~~而不是經由後製產生

我常常很懷疑他們都有後製~~~~(也有可能我才疏學淺,無法用P家拍出那樣的藍吧??)

==============

再說個秘密。我之所以會轉到 P家是因為我發現 O家拍完,回家都還要銳化圖才能比較銳利(因為我都會放大看細節)。。。。。
繼續期待中.....
關於12-35在低光源的通用性的問題,我這邊有個小經驗給大家參考看看。

前兩天去跟攝友聚餐,現場有很多琳瑯滿目的相機與鏡頭,從低價到高價都有,當然D700+S24-70/2.8也有,而聚餐的餐廳其實燈光很昏暗,我在現場拍食物使用不同設備拍攝,

GF1+20/1.7,光圈全開,A模式,ISO800時快門30
GF1+14/2.5,光圈全開,A模式,ISO800時快門13
(請以上面兩项數值作基準,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其中一顆)

D700+S24-70/2.8,光圈全開,A模式,防手振模式1,ISO1000時快門10
拍起來是清楚的,可以說是防手振的功勞,但別忘了D700在ISO1600時的純淨度大概是M4/3在ISO400的純淨度(朋友描述的),所以ISO1000時自然也是高品質的畫面。不過別忘了M4/3再ISO800以上時已經抹了些。

所以假若真的是12-35/2.8在昏暗環境下,快門勢必快不起來,但我還蠻期待Power OIS的成果,之前01測試文有說過X14-42在快門10~15的成功率也蠻高的,相信12-35這頂級鏡的OIS也會相當不錯,只不過別強過頭變成災情就是了..........

巨爪召集人 wrote:
繼續期待中........(恕刪)

D700+2470...有防手震?
featheringer wrote:
D700+2470....(恕刪)

當時看到鏡身有mode 1跟2可以切換,想說是防手振,所以說不是嗎??
我不清楚你說的那個mode是什麼,不過我確定目前全幅用的2470通通沒有防手震...
featheringer wrote:
我不清楚你說的那個m...(恕刪)

我有順便玩70-200/2.8,難道我記錯.....Orz
總之跟朋友借來玩是想要試試看未來那兩管的使用FU
巨爪召集人 wrote:
我有順便玩70-20...(恕刪)


應該是記錯了

24-70mm 無防手震 且 只有自動對焦開關


鏡身上有 MODE 1 2 不是CANON在用的嗎


NIKON 70-200mm F2.8


CANON 70-200mm F2.8


Sigma 70-200mm F2.8



VR II 效果很好


MODE1 上下左右
MODE2 上下

匿名 wrote:
應該是記錯了24-7...(恕刪)

看到S70-200那個機身,果然記成這隻了XD"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