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上星期六正好有場朋友的外拍,數位照片的部份,全程都用GF-1+20mm/f1.7部份場景搭配Nissin Di466 以無線觸發器做離機閃試拍.試圖了解它的獨立作業可能性.
a.大部份場景使用20mm/f1.7餅乾鏡就足以應付.它真的是顆很實用的鏡頭,如果有人問我哪一顆為Panasonic m43必買的一顆鏡頭?不用懷疑,就是它了.光是它的體積小就是必選的,不然為何選m43系統?
b.為了測試,還是使用Di466做壓光等試拍.閃燈在人像的使用上,還是以離機閃自由度較佳,還是建議大家搭配一組無線觸發器做離機閃,拍出來的效果會好很多.相對的,有了無線觸發器,能不能搖頭就更不是重點了.
c.以GF-1這種小相機來說,它已經算是在輕便與功能性中取得最大的平衡了,雖然還不致於完全取代大型DSLR的地位,但它足以應付大多數的狀況了.
以下是試拍的照片.全套請參考[我的flickr]或[我的痞客邦]
1.在大白天底下,使用算是短焦(標準焦段)的20mm/f1.7,在人多的外拍場合,距離MD太近可能會被後面的大砲幹到臭頭,距離太遠,想要拍出淺景深的照片....有難度,只有靠構圖去加強.

2.1.7的大光圈,在暗一點的地方也很容易拍到很明亮的照片.

3.想要有淺景深,不是被攝物較小隻就是要靠MD很近而且只能特寫.

4.20/1.7的抗耀光以這種SIZE的鏡頭來說算很不錯了.

5.即然全身景深沒長焦段鏡頭那麼容易就只有利用構圖,把前景(找小物)或後景(距離拉遠)給模糊.

6.使用Di466做壓光測試,GF-1縮光圈壓光的效果並不會比大型相機差.一樣是可以做到的.問題還是在於焦段,一般做壓光拍攝為了增加張力,通常都會用超廣角鏡拍攝,但偏偏超廣角是m43系統最缺的.這張的天空只吃到一點點,做測試還算是合格的.

7.要拍出好的人像,離機閃還是王道.光在控光方面就比機頂自由太多了.單手握GF-1的缺點是不符人體工學的握把設計很容易右手一伸,就把相機當成拔辣給丟了出去.

8.這張是光比較小的設定離機閃拍的,high key一點的fu.

9.這張是光比較大的設定離機閃拍的,low key的fu.

10.基本上GF-1 和Di466+無線觸發器做離機閃,能取代大部份DSLR可以做的拍攝,剩下的還是鏡頭焦段排列組合的問題.(跟DSLR沒什麼兩樣)

11.由於前一天拍我的貓,所以設定在16:9的設定在隔天忘了設回去,所以整套都變成16:9...


像GF-1這種輕便的小相機,一定會面對兩面刃的問題,又要小,又要它功能強,其實只要取個平衡點就好了,真的不必對它太苛刻.在建置它的閃燈系統時也一樣.當然如果你在閃燈的採購是配合你其它的DSLR系統,你可以有所取捨,像我也可以使用我的SB-900來取代Di466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我之所以發這篇文章的本意是建置一個單純的m43迷你的閃燈系統,讓GF-1這種小相機能做一些大相機做的事,但又不失輕便性.這才是初衷.
由於GF-1入手才一個多月,所以也算在測試階段,其實我跟我的女朋友還不算太熟,但我已經被她深深吸引了....一直在挖掘這台小相機到底還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