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本文已刪)-勿點-Lumix S9 小全幅機種之雜談

Wahaha214 wrote:
這要試過才知道,而且松下無反(G8 GH5)的影片進PREMIERE片頭會有大約0.5秒的聲音空白,如果這台也這樣那聲音接不起來,分段錄也是沒用(又是所謂專業網路與YT評測不會告訴你的事)


大概就是當短片錄影用,15分鐘卡一段久了應該就習慣了。

VLOG長時間目前最方便的應該就是OSMO Pocket 3了。

我自己的話,很常用愛鳳錄空間影片,然後拿去meta quest 3看很有臨場感。
已經不怎麼去用相機錄影了。
絕大多數都是OSMO Pocker3,或者iPhone拿起來就錄影,然後順便錄錄空間影片。

單眼錄影,好像很久很久很久才做過沒幾次的事情。

所以我看到一堆人在討論S9錄影的事情,
我正在抓抓頭想說,這麼多人會拿著一台大單眼長時間錄影嗎 ? (沉思)
手都酸了。

我寧可拿OSMO Pocket 3錄影。
yuxian
yuxian 樓主

體積大小不是絕對,看的是鏡頭搭配起來的配重跟握持感。如果他們影片有收入,自然願意為了鈔能力拍攝更高畫質的影片討好粉絲。

2024-05-25 8:50
flody

支國那邊的團隊製作都是幾個女的托機托燈去的

2024-05-25 10:01
yuxian wrote:
我正在抓抓頭想說,這麼多人會拿著一台大單眼長時間錄影嗎 ?


會啦,還是有需求,就像我遇到的CBS記者,我問他怎不用SONY業務機拍,他說SONY單眼拍畫質比較好,不過他也沒連續長時間錄
我是用單眼補長鏡頭,不然就是放在那錄比賽(松下的長處,長時間錄影OK)
我GH5手持錄過最長的是遠東航空大樓拆除紀錄,拿的手好痠,還有用G6錄迪士尼煙火和遊行

這次用POCKET 3錄TEAMLAB連續錄40幾分,握把處會熱但是沒熱當,不過話說我手上的INSTA 360 ON RS也能連續錄45分但是過後就熱停機
Wahaha214 wrote:
會啦,還是有需求,就像我遇到的CBS記者,我問他怎不用SONY業務機拍,他說SONY單眼拍畫質比較好,不過他也沒連續長時間錄
我是用單眼補長鏡頭,不然就是放在那錄比賽(松下的長處,長時間錄影OK)
我GH5手持錄過最長的是遠東航空大樓拆除紀錄,拿的手好痠,還有用G6錄迪士尼煙火和遊行


拆除記錄這個有專業的長時間縮時儀器去做紀錄..人不用在現場的。
我有買過。

因為Pocket 3是蠻多自媒體或者VLOG很喜歡拿來錄影的裝備了。
一隻也沒相機+鏡頭貴,喜歡錄影的可以買來用,會輕鬆不少。
Wahaha214

我不是縮時紀錄,是類似記者會那種的

2024-05-24 22:20
yuxian
yuxian 樓主

專業媒體人可能就不適合了 。S9感覺設計上看來也不是設計來久持使用的,拿來長時間錄影應該蠻拚。除非要練麒麟臂..XD

2024-05-24 22:39
S9本身機身設計是輕薄,但並非好握持跟配重好的機身。

我不知道配上全片幅鏡頭後各位握持的時間能夠撐多久。

我個人以這種造型的相機是無法維持同一高度久握的。
通常出遊很多時候錄影時都是單手握持為主。
這是需要考量清楚的。

入手前以錄影為目地想購買的,要好好的想一下配上大顆鏡頭後,估算一下自己的握力喔。

因為就算我用GM1,都還是會乖乖的鎖上握把吧。

但GM1輕巧,握把配件可以簡單解決問題。
S9是全片幅,購買前以錄影為需求的,仍需考量清楚喔。
握把配件不見得解決得了問題。
lav1147

我也用GM1,倒是沒感覺握持有多難也沒用握把,不過我都用餅乾鏡不會用大鏡頭就是了,畢竟GM1的特色就輕薄口袋機

2024-05-27 9:00
yuxian
yuxian 樓主

我過去蠻多大鏡頭的,GM1我都會裝握把

2024-05-27 15:17
小紅書有人花了一個影片的時間說明,
他的看法是價格肯定會跳水

大意大概是:
高不成、低不就,對專業者綁手綁腳。
對初學者而言太貴。
買回去後才發現F8鏡頭很廢,大光圈定焦鏡又很大顆。
LUT有一定的學習成本。


flody

支那首發9599送鏡頭握把,今年大不了變7999甚麼都不送,算不上跳水,明年末也不太可能6999

2024-05-26 20:19
yuxian
yuxian 樓主

其實就如同我原文說的一樣,反正都機身LUT了,鏡頭就做小一點全數位修正就好了,這台沒餅乾鏡會變得很不好推。

2024-05-26 23:23
有人提出對於S9相機首發評測的批判了

內容可以自己看看

GM1(大約9年前)剛推出就買了(銀黑色)小巧可愛又能更換鏡頭(26500元含電動變焦鏡)現在還放置防潮箱內
yuxian
yuxian 樓主

S9目前感覺鏡頭配套沒完全,後續有待觀察

2024-05-27 14:44
Lemurian888

GM1/GM5 二手價上升了,一機難求。小巧+復古=市場需求

2024-05-29 13:09
幸好我玩富士跟M43。

去了一趟徠卡版發現他們真的優越感滿滿的
不是亮出機子叫別人閉嘴。

要不然就是整天跟富士版說徠卡直出色彩更好,
跟X100VI用戶叫囂說不值得。諷刺富士算什麼精品,原來都是徠卡的優越感來亂的。

結果整個徠卡板都在比誰修圖修得好。
全部都進LR AI一下才敢放照片。
(Adobe自己說全面導入AI了)

富士那邊反而真的直出分享照片一堆,對比徠卡那邊的照片真的滿滿諷刺了。
無法直出給人看的照片說徠卡直出有多好看?(問號滿滿)

所以panasonic還是加加油,不要再幫徠卡做什麼姐妹機了。
就算YT噴pana的首發做秀。
但我仍然蠻佩服pana可以一本初衷出了全片幅的S9,還支援LUT

不像徠卡只會拿LX100m2再來拉皮一下出D-Lux 8。
還是一堆人捧著錢買可樂標。

至少這邊S9蠻創新的。
pana加油
還有多出點餅乾鏡吧。
糟糕,
是不是開始要推GM1了?

但我覺得這台比D-Lux 8好,光是可換鏡頭就贏翻了

msucoo93

除非出新版更新2400萬感光,不然1600萬感光,電子前簾最快1/500,電子快門10bitRAW,1080p30p,各方面都太舊了。

2024-05-29 16:29
yuxian
yuxian 樓主

其實回頭撿相機只是為了要復古而已,停產了才有價值,畫質跟速度都是其次。

2024-05-29 18:58
yuxian wrote:
幸好我玩富士跟M43...(恕刪)





看起來還不錯
松下加油啊~
ROXSOUL

對啊 被別人領先有點漏氣耶

2024-05-29 19:17
yuxian
yuxian 樓主

S9畢竟是全片幅,餅乾鏡應該都靠大量數位修正,原廠鏡參數修正上可能會比較完美。副廠鏡就要看pana機身有沒有提供修正了

2024-05-29 20:29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