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來自日本]GX2 性能rumor


Willien Chen wrote:

防震的策略的....如果出了,不是代表當初開發POWER OIS跟MEGA OIS在鏡頭上是錯誤的決定嗎

應該很少廠商願意自己這樣子打自己的臉的
....(恕刪)


應該是真的被打過臉了

之前P社的作風是把鏡頭做大做的威風,O社則是做小做便宜

雖然那些又大用重的OIS鏡頭,對IS對錄影,長鏡頭的持續對焦有幫助,而且不像機身防震容易造成感光元件升溫...,但不是每個用戶都願意在重量上做出妥協。

於是O社那些小鏡頭,便宜,數量又齊,悄悄的吃掉了更多入門市場。


另外P社應該有打算要為定焦大光圈鏡頭群鋪路,機身防震很可能也是為了這個原因。
1. 鏡頭上沒有防手震不代表鏡頭一定可以做得比較小,更不代表比較便宜,
除非你所謂的"做出來的鏡頭"不是要拿去市場上賣的,而且要考慮到不同廠商鏡頭製造技術,
有人看過兩家不同廠商做出同樣規格的鏡頭用的鏡片組成是"完全一樣"嗎?
(除了幾群幾組,還包括鏡片的材質與品質)

另外可以再評估一下鏡頭組成的各個零件其重量分配為何,再看看鏡頭防手震的零件占了多少比例,
再算算看拿掉這個能對整個鏡頭的大小重量減少多少

再把廠商之間技術上的不同放進來考慮,會發現變因並不少,
你很難一槍打死說拿掉某組機構就一定可以怎樣怎樣,對我來說太沒有科學根據

(話說Olympus的鏡頭真的有比較便宜嗎? 我剛才列了我找得到的O/P鏡頭的價格來比較,
焦段光圈相近的大概就是Kit那幾管,說真的我看不出有很明確的價格差異,還是有人要提供詳細資料?)

2. 機身防手震在錄影上的問題: Shutter shock,尤其是快門速度在1/60秒或是1/125秒時,
在錄影上這兩種快門速度很常使用,尤其是要捕捉快速物體的動作時

在此情況下,Shutter shock會造成感光元件產生一定程度的shock,嚴重情況下會產生Double image,
這時機身防震就要去修正這個現象,對畫質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拍照時可以用設定Anti-shock delay time的方式避開,但錄影是避不開的

鏡頭防手震則是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對業務級或電影的拍攝需求,甚至連任何一種防手震都沒有,
直接採用各種穩定器材

3. Panasonic的Hybrid OIS是鏡頭防震加上機身電子防震,同樣是5軸防震機制,
Panasonic的作法是用鏡頭上的兩軸防震加上機身電子防震的3軸修正來達到目標,
而不是單靠其中一方

如果是同樣的概念放到GX2上,那麼有OIS的鏡頭還是有用處的,兩者的混用也會有可能




echoesvet wrote:
應該是真的被打過臉了...(恕刪)


個人倒不覺得P社的鏡頭有做得更大更威風,反觀O社當年4/3的鏡頭,那個才叫又大又威風吧(價錢也很威風)

M4/3的定焦來看,餅乾類的應該都是P家,O家的定焦走得很多都是瘦長,看看14 20 這兩顆再看看12 17 45

這三顆,(當然啦,早年的17 2.8也算餅,但是體機還是比20那顆還大),當然這些都沒搭載OIS

要說變焦,除了Kit鏡外,O家也真的沒出幾管亮眼的鏡頭,

7-14 對比9-18 ,9-18小是真的小,但是7-14的性能真的沒話說,P家會用9-18的人應該沒有O用7-14的人多

100-300 可能是唯一看來比75-300來的大管的鏡頭了吧.....不然O的40-150 跟14-150 沒比P的同類鏡

小到哪去,唯一小的可能真的就14-42這類的Kit鏡吧,

至於價格上....便宜?? 這點我倒還蠻保留的 小弟手上有14顆P+O的鏡頭(6顆O,8顆P)最便宜的應該就

15 F8,其他的就.....可能就45 1.8便宜些,其他像12 17 75都也不便宜,反觀P家8 20 25 45的價格

(還有14也很便宜)都不會比O貴到哪去,甚至以目前來說P的變焦鏡的價格(12-35 35-100)還真的不錯

兩家的互補性太強,缺一不可,就不知道在未來會不會有兩家交鋒的情況,同焦段相互PK才有完整的答案了

至於防震的方式,就等著看P怎麼出招了....機身,鏡身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要說誰好誰壞沒個準的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沒有翻轉螢幕的話
我就直接熄火了
翻轉螢幕還是比翻轉EVF好用才是
kanako0605 wrote:
類似L1的外型與體積還是很吸引人的


只要長的像L1是沒太多問題,但是體機千萬不要跟L1一樣,L1的大小就太大了

至於Leica 會不會跳進來貼牌M4/3 就真的想太多了點.....當然也不排除有意外發生

等到6/11 就見分曉....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傑森哈 wrote:
沒有翻轉螢幕的話
我就直接熄火了
翻轉螢幕還是比翻轉EVF好用才是

戶外大太陽下,翻轉EVF應該比較好用吧

collective wrote:
戶外大太陽下,翻轉EVF應該比較好用吧


大家喜歡的翻轉EVF是上下翻還是側翻呢?
可是以微單使用者來說
LCD取景才是最常用的方式
真的太陽很大到需要EVF才能取景的情況真的不多
就算是10%好了 (扣掉 室內 早上 傍晚 陰天 只剩好天氣的中午)

但是變成大部分的狀況都要把臉貼在EVF上
很多低角度和高角度取景還是必須要盲拍
況且LCD可翻轉的話稍轉個角度
就不會受陽光影響這麼大了
或者如果是OLED基本上也不太會反光

我還是認為EVF不是微單取景最好的方式
而是想辦法去改善陽光下螢幕反光的問題
不然來個Google glass也是不錯的方式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