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X鏡 12-35 35-100 確定光圈2.8

sola1979 wrote:
不過 即便是F2.5...(恕刪)

不,如果是2.5我就買帳了
關於全幅70mm端2.8造成的淺景深與M43在35mm端2.8造成的淺景深,提供兩張圖表給大家參考。



f2.8真的蠻弱的.....大失望~


最起碼也來個12-35mm f2-2.8是不是啊~~?


定焦鏡繼續用...

恩...

可能是我知識不足

不過就我所知,變焦鏡光圈最大不都只有2.8?

所以當有X鏡的大光圈變焦鏡消息時,我也只覺的他光圈最大2.8而已

什麼2.0光圈之類的,我還真的沒有認為會成真過 @@"

總而言之,F2.8不意外...但這體積...有點意外
SHUNG6666 wrote:
f2.8真的蠻弱的....(恕刪)

F2~2.8不可能做的,做的起來絕大多數的人也買不起,有看過其他大廠牌出這種焦段嗎?
之前傳言的12-50/2.5-3.5應該就是相當強大的旅遊鏡,但可惜終究只是謠言


shenamuro wrote:
恩...

可能是我...(恕刪)

聽說M4/3鏡頭會比大顆的那種好做,道理怎樣忘記了,總之不會是一般單眼鏡頭等比縮小就是M4/3鏡頭,所以有人會推測可能會達到2.5,體積的話我記得有人做過另一個使用色塊剪影表現的圖,看起來比較準確些,只比14-45大一些些。

fongg wrote:
蠻有趣的,如果你真的換了C家和N家的1755,你的小野人包塞了C或N的機身和鏡頭,
你還能夠塞其他東西嗎?你的廣角和錄影還有空間可以塞嗎?


fongg 2010-11-11 wrote:
呵呵…
對14-140的個人感覺沒想到引起一小陣風浪…
我覺得那只是我對於M43的鏡頭期待過高,
所以才會在發現14-140和16-85一樣大時有點意外,
(同樣是62mm濾鏡,單鏡身比1685短一點,加遮光罩後兩者差不多)
也因為期待過高才會失望,不代表14140這隻鏡頭做工或是技術很差…
不過這樣也讓我更期待未來M43的24-xx(x)的旅遊鏡…

昨晚看到大小後就讓我猶豫了起來…
本來下個月出國想要帶二機三鏡(D50+1685,GH2+918+14140),
以錄影來說,GH2+14140用起來輕鬆愉快,拍照來說,D50+1685應可以應付90%以上的場景…

這樣,我應該再買(帶)9-18來應付剩下不到10%的機會嗎?



看了一下您一年多前的發言,

太好了! 你不是只單摸P家的USER,
對APS-C及FF的純淨度表現 不同於M4/3, 有所實際體驗.....

我就不需用我爛爛的文字能力,去解釋 "用M4/3只是因為輕便,而對於畫質的妥協."

(要出動紅線鏡和金線鏡,我還有四五個用了十五年以上的美系品牌包,
最近也對A77+ 16-50 F2.8拍影片的操作及成像也有極佳的好感)
淫魂 wrote:
看了一下您一年多前的...(恕刪)


"用M4/3只是因為輕便,而對於畫質的妥協."

這不就是M4/3設計的初衷嗎?
問題就是這個所謂畫質的妥協,對使用者而言是否可接受。
同樣的取捨也適用在片幅差距更大的FF和APS-C。

另外,A77的ISO表現差,不是有目共睹的嗎?
http://picasaweb.google.com/azatodeth

zakkwang wrote:
阿法系統的16-50...(恕刪)


原來真的有...感謝提供資訊,
之前很少注意Alpha系統的鏡頭

淫魂 wrote:
看了一下您一年多前的...(恕刪)


不瞞您說,前一陣子我入手了E-PL2+MZD 9-18mm,
我的計劃就是慢慢把手中N系統出清,
我是個會帶全家(2大2小,3歲和5歲)出國自助旅行的人,
不想妥協DC的畫質及特定的焦段,但也不想要APS-C或以上的體積重量來增加負擔,
但目前P家的畫面真的是不滿意的,
如果不討論高ISO的純淨度,連多年前的D50的表現都比GH2好(jpg直出),
還不就是為了GH2的體積重量和功能?
而我買E-PL2也就是補P家畫面的不足…

其實在我心目中比較理想的狀況是…
O家出一支稍大功能好些又好握的機身(iso稍差無所謂),
再搭配O家的12-35或12-50的高品質大光圈鏡頭(快於F2.8),
主要功能就是拍照…

而P家就是類似GH2大小錄影功能齊全的機身,
再搭配輕量化的類14-140旅遊鏡,
主攻錄影及小望遠…

另外再備用一顆14-42X之類的餅乾鏡輕便出門用…

如此兩機三鏡小於1.5kgw出國旅遊就再理想不過了…
http://photo.xuite.net/fongg/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