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好奇M4/3的操作反應到底能多接近傳統DSLR (以GH1為例)

就我現在的觀察
之所以會一直提到目標客戶這件事
就是因為O和P在M4/3的定位差異主要就是在這,而這點就影響了機身造型和功能

P家的M4/3已經出兩部了,而廣告主打都是女流單眼
主要是因為機身和鏡頭相對於其他DSLR輕便許多,另外GH1又多了實用的錄影功能
從它類似DSLR的造型和宣傳文案看起來,他針對的客戶
應該是想使用專業機種卻又對器材重量有所顧慮的新手或女性,錄影算是加分功能

至於O家的EP-1,廣告還是沿用宮崎葵
而造型是很明顯的復古外觀,機身和鏡頭更是大幅減少體積,一樣有錄影功能
用女性代言人或許是針對女性市場,而復古造型卻更明顯的指向玩家
我認為這說明了EP-1的定位,與其說是給女性使用更像是雅痞玩家的第二台相機

比較之下,這兩家最大的不同就是
P家針對未接觸過DSLR的消費者這一塊下了一些工夫
O家針對的是已經有DSLR的消費者這一塊來想辦法讓他們掏腰包

簡單說,我認為這兩家出的M4/3機器,都是很好的東西
應該會為4/3系統拉入很多新客戶
或許現在有些地方還沒辦法趕上DSLR,不過我還是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這兩家
目前我就正在考慮是要入手GH1或是EP-1

如果您對我的照片有興趣的話,就請多逛逛我的相簿吧 http://www.flickr.com/photos/8884105@N05/
今天在秋葉原的yodobashi摸到EP-1了 試了17mm定焦和1442的對焦速度....好像常常會來回跑2次,體感速度的確差g1一些啊

其實我主要目的是拿自己的g1去接17mm和1442
結果發現韌體沒更新到1.3對焦會一直前後亂跑好幾次

隨手拍了幾張,拍很爛就當參考就好

(注意!原始尺寸所以很大張)

17mmF2.8
http://www.flickr.com/photos/essoenia/3661951369/sizes/o/

17mmF4
http://www.flickr.com/photos/essoenia/3662754824/sizes/o/

17mmF5.6
http://www.flickr.com/photos/essoenia/3661952141/sizes/o/

1442 14mmF4(沒發現光圈沒全開,42mm手晃到失敗,抱歉)
http://www.flickr.com/photos/essoenia/3661950577/sizes/o/

自己感覺EP-1還不是很穩定,希望以後韌體更新後能變好,還有....其實不算小台呢
youbou wrote:
還有....其實不算小台呢

這就跟那時候E420出來一片叫好聲一樣, 其實他只比E520少了把手部位,
其他大小都一樣啊, 結果大家都說E420真的很小巧? 那E520到底大在哪啊?
大家都說G1做太大, 結果看了EP1的size, 我不禁想問, G1是到底大在哪啊?

後來陸續有E420手感不佳的評語出現.

我覺得體積跟手感之間一定是互相取捨的, 就算是G1, 手感也絕對比不上一般大小的單眼.
端看使用者的衡量. 只是觀感這東西很奇怪, 往往超越事實.

我想G1應該就敗在外型唄.
Psychofox wrote:
我想G1應該就敗在外型唄....(恕刪)


偶個人就比較喜歡G1那種比較傳統的外型 可惜把手處沒有做像一般的覆皮
(不過G1那種類皮革漆表面偶有點擔心用久了會因為手汗還是什麼的造成脫皮...)

EP1那種扁平方正的我反而不怎麼喜歡...

我想外型喜好這是因人而異的吧...

我覺得G1/GH1跟E-P1的擁護者不應該互戰,也根本戰不起來
這兩組機器到目前為止都還是unique
都各自瞄準市場上不同的定位與訴求

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鏡頭可以互通罷了

所以吹捧E-P1又怎會讓G1/GH1的user看不下去?
這之間也許有很微妙的氣氛
讓我這粗枝大葉的人怎麼也想不通
ku6045 wrote:
(不過G1那種類皮革漆表面偶有點擔心用久了會因為手汗還是什麼的造成脫皮...)

我可以跟你說G1那不是漆皮, 是一層人造覆皮, 質感奇特, 跟皮革感相去甚遠
市面上好像沒有相機採用類似的材料, 我是不知道那是啥, 不知道有沒有材料專家知道?
但是照我看是不會脫皮, 甚至要造成刮痕都不太容易....
怎麼這麼多人覺得G1會脫皮呢? 一定是被G1的商品照片騙了啦.

還有我關於G1外型那句, 是感嘆句哪.
Psychofox wrote:
我可以跟你說G1那不...(恕刪)


對啊!
從來不覺得G1的漆跟皮有啥問題

倒是哪個可翻轉螢幕
我用了G1才知道為啥A300要堅持直接拉出來翻轉不能直立

因為翻到旁邊去
頭跟鏡頭不是在一個軸上
用起來總覺得自己頭歪歪的
就是不直覺
再者
一定要先外翻後才能上下看
比SONY A300直接拉出來就可以搶拍感覺差些了
但是多了可以直立用翻轉螢幕
這些是用過才知道咧
本來是很期待G1的全方向翻轉螢幕的說

其他就沒啥好挑的

G1與M4/3系列就是一台蠻專業的單眼相機啊
這點無庸置疑
不覺得有啥不同

還有一直說M4/3景深不夠淺的問題
實際用起來跟A300比,鏡頭跟光圈的影響遠大於片幅(修正一下說法)


淺淺淺

為麥克傑克森哀傷中....................................KING OF POP
http://panysgood.blogspot.com/
panypan wrote:
對啊!從來不覺得G1...(恕刪)


景深不是看等效焦距,鏡頭上標50/1.7就是只會跑出來50/1.7的景深
不會因為片幅裁切掉了就變100/1.7的效果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景深不是看等效焦距,...(恕刪)


感謝指教已經修正說法

我的心得是如果要拍同大小
用老鏡轉接的話
要跑比較遠
越遠景深越淺,所以得到的效果跟A300是不相上下的

再來如果是原廠M4/3專用鏡的話
他的成像圈符合M4/3片幅
在焦距跟成像景深的算法跟直接算老鏡裁切的算法應該是不一樣
實際使用KIT鏡 G1跟A300同場景的景深也是差不多的溜

下次再多些實拍
天氣變好了說
http://panysgood.blogspot.com/

panypan wrote:
要跑比較遠
越遠景深越淺,所以得到的效果跟A300是不相上下的

沒有吧~~不是應該是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淺的嗎?

panypan wrote:
再來如果是原廠M4/3專用鏡的話
他的成像圈符合M4/3片幅
在焦距跟成像景深的算法跟直接算老鏡裁切的算法應該是不一樣

沒有哦~~景深跟成像圈是沒關係的~
影響景深最主要就是焦常在來是光圈大小最後是片幅大小~
其實嚴格來說~片幅應該是可以無視的~因為光學的東西~物理特性就是固定的~
今天35mm在DC上可能是望遠~在4/3上算中長焦~在APS上變標準鏡~在FF上變成小廣角~在120上又變成超廣角~
一樣都是35mm~但是拍出來的東西大大不同~
我們會把片幅當成影響景深的要素之一~只是因為我們要讓這些不同的規格拍出一樣的成像畫面才會成立~~
然後拍攝的畫面要一樣~這就牽涉到了等效焦長~在往下影響對焦距離~
同樣的焦長~同樣的光圈大小~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淺這是不變的~樓主可以試試~
要不然35mm就是35mm~光圈要是一樣景深也通通都應該要一樣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