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台灣首開] 史上最輕巧超廣角變焦鏡 Panasonic Lumix G Vario 7-14mm F4 ASPH

看了樓主的分享照真是非常不錯,只不過這隻鏡頭唯一吸引我的還是重量和體積。

對於廣角變型和透視變型,說實在,沒有很讓我驚豔。

尤其是PANA還用上了電子技術校正,結果變型和透視還是差強人意(對我而言)

不過以一隻300g的鏡頭來說,是非常nice的。

(但是三萬多我是下不了手.........因為較不廣一些的9-18更便宜、4/3可用、有等效35可用)
這種超廣角的畫面,很像某些FPS遊戲的視角....
arthuraya wrote:

看了樓主的分享照真是非常不錯,只不過這隻鏡頭唯一吸引我的還是重量和體積。

對於廣角變型和透視變型,說實在,沒有很讓我驚豔。

尤其是PANA還用上了電子技術校正,結果變型和透視還是差強人意(對我而言)

不過以一隻300g的鏡頭來說,是非常nice的。010101

(但是三萬多我是下不了手.........因為較不廣一些的9-18更便宜、4/3可用、有等效35可用)


分析的非常正確

但有一點 我也是一直那悶
電子技術校正 之前有網頁說 jpg跟解raw就會露出馬角
也就是電子技術校正指會出現在jpg
阿災 我過幾天來試試
我這些照片都是解raw






1.
關於解raw的問題,國外的評測有相關的說明。
http://www.photozone.de/olympus--four-thirds-lens-tests/414-panasonic_1445_3556?start=1

"RAW ?
As mentioned in the introduction your G1 RAWs may not always be as RAW as they may appear - or to be precise: the RAW processing. The Panasonic G1 RAW files contains unprocessed image data (more or less) but neither Adobe ACR/DNG nor Silkypix will give you access to it - reads: distortions, vignetting and lateral CAs are pre-processed. Here's a comparison of Silkypix vs RawTherapee based on a 14mm f/8 image (move your mouse cursor across the image for the Silkypix variant): "

2.
"鏡後距超短所呈現超廣角鏡頭之低變型與低透視感"
低變型我可以理解,但可否說明低透視感是和什麼比較?
http://photofan.jp/camera/html/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5300&forum=2
G1的鏡後距還是有20mm,和RF的後鏡組幾乎貼上sensor還是有差別吧。(而4/3是40mm)
再者,等效焦距下,鏡後距較短者透視變型真的比較小嗎?我翻了翻網路,還是沒找到類似的討論。
還是只是單純地鏡後距較小廣角鏡較好製作,桶型變型也好校正。

我對RF不熟,但對於這個鏡後距短的說法倒是滿好奇的。
希望最好是有實圖或是物理上的解釋,謝謝。
看了8樓拿蘋果日報的那位熟面孔的照片
看來
我們是同行同科
www.wretch.cc/blog/spiralman
arthuraya wrote:
1.關於解raw的問...(恕刪)

1.此問題 中國4/3攝影網內的泥巴象大大也解答了
silkypix, LR等可解讀DMC-G1的鏡頭修正碼
所以解raw依然是機身校正過的

2.此問題 超過小弟的能力 要請武力高強的先敗來解答
透視變形 目前我當然是直覺
當然RF鏡後距短 應該不是唯一
只是感覺使用過的頭RF比較不會
但也有用過RF超廣角頭會的 例如Konica M-Hexanon 21/35 dual lens
結構我猜也是關鍵
像同樣RF 同樣菜頭 hologon 16/8 跟 ZM distagon 15/2.8 透視感就明顯不同

而使用lumix 7-14後
正如同小弟在開箱文中的最後面寫到
這顆表現 沒有比olympus 9-18好 包含桶狀變形 透視變形 耀光等
所以 鏡後距當然也不是唯一的因素了

論超值 還是olympus 9-18超值
論屌 則當然是lumic 7-14屌



spiralman wrote:
看來
我們是同行同科


我粉好認的啦
我跟老胡有出過兩本書 一本封面還有照面哩 全台暢銷書那本

不過我下個月換工作了

挑戰SICU
嘿嘿
台灣不知有幾位跟我一樣
有三張識別證: ER, MICU, SICU

butterdada wrote:
2.此問題 超過小弟的能力 要請武力高強的先敗來解答
透視變形 目前我當然是直覺
當然RF鏡後距短 應該不是唯一
只是感覺使用過的頭RF比較不會
但也有用過RF超廣角頭會的 例如Konica M-Hexanon 21/35 dual lens
結構我猜也是關鍵
像同樣RF 同樣菜頭 hologon 16/8 跟 ZM distagon 15/2.8 透視感就明顯不同


謝謝你的回覆

看來鏡後距短=透視變型少的說法在學理上並無法證實。

如果有實圖說明會更好就是了。
arthuraya wrote:
謝謝你的回覆
看來鏡後距短=透視變型少的說法在學理上並無法證實。
如果有實圖說明會更好就是了。


我也有相同的疑問耶

相信在過不久便會有人拿O家的7-14mm來PK了吧
焦距,光圈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鏡後距
到時候就會有答案了
現在需要的,只有等待
是已經有olympus 7-14接到G1的圖
後面也接著po lumic 7-14的圖

但還沒有同一景AB test了
http://forum.getdpi.com/forum/showthread.php?t=7089

我是打算將lumix 7-14借給寫真迷的collective大
讓他test (他有olympus 7-14 & G1)

我也很想知道 價錢差這麼多 體積差這麼多 年代差距也不小
但成像差多少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