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是 GX8 跟 GM1雙機流GM1是用14mm 2.5廣角餅乾鏡,放在包包隨手拍很方便輕巧,也好構圖二手GM1現在不貴,搭上14餅乾鏡入手沒壓力或是搭配15mm 1.7兼顧體積跟畫質其實都很好用的SkySweet wrote:小妹我聽完大家的意...(恕刪)
建議無反APSC,M43以前的優勢在於體積小巧,現在無反APSC也很輕巧了,毫無懸念不過現在用單眼的人比以前少很多了,真的對攝影很有愛才能堅持下去,出門玩背個機身單鏡頭都有人嫌重趁年輕摸索自己喜歡的攝影方式,也許將來你會直上FF,也許會像我....覺得手機就夠了
其實你的問題要問你自已。你用來看相片的顯示器是什麼規格再決定要買什麼片幅的相機:42吋以下 1080P的顯示器: M43以上都可以65吋以下 4K大電視: M43以上都可以75吋 8K大電視: 四千萬相素全幅相機。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打算在8k大電視看自己拍的相片的話,根本不需要全幅相機。記得在4K或8k大電視上要看最清晰的影像,一定要把相片縮圖到 4K 3840x2160 或 8k 7680 x 4320的解析度,才能得到影像點對點的最佳視覺效果,否則會出現圖像細節變形所產生的模糊現象。GM1可以直接從相機拍出 3940x2160的相片,直接在4K大電視看到畫質極佳的相片。任何相機你市面上能買到的都有相機自動白平衡設計不良所導至的色偏現象,你會很快就討厭自己拍出來的相片。所以買了相機後,你第一個要買的配件,是專業白平衡工具,幫你直接從相片拍出色彩完美的相片,而不必進行任何後製。這幾張相片都是Panasonic相機利用白平衡魔鏡XXXX作過手動白平衛隨手拍出, 你可以把它們的原稿放到4K大電視看看畫質效果:
樓主的預算其實沒有很高,可大家一直推上FF/APSC,這...APSC倒是還好,很舊的機型中還可以稍微找到符合預算的機+鏡,但是FF光是機身就超過預算了。這已經不是捏一下就可以過得去的差距,可能會像奶油麵包一樣把內餡全都擠爆....
記得樓主大約7000左右的預算吧?這樣的預算其實根本不需要考慮廠商棄不棄坑這些瑣事,而且在那之前你已經在考慮可能不會繼續使用要轉手的問題,那表示你很有可能潛意識已經感覺自己其實沒有這麼愛攝影。只是喜歡輕鬆的出遊拍拍紀念照,並不想麻煩的頻換鏡頭來拍出符合心中那唯一構圖的美照。那這樣的狀況下很有可能你也只有一機一鏡需求,所以會不會退流行、廠商棄不棄坑?其實也沒這種擔心的必要了,因為你也不會換鏡頭,機身更是只要符合自己需求可能好幾年都不需要換,這樣跟買不用換鏡頭的類單眼也沒什麼兩樣,反正預算這麼低的需求鏡頭也好不到哪去,還不如等到你真的拍出興趣,而興趣的需求權重已經大於預算考量、覺得花大預算才能符合你攝影的慾望時,再來考慮這些廠商問題,到那個時候只需要連機身鏡頭一併換新就好。所以現在只需要好好考慮7000左右的預算下,怎麼達到自己使用上的需求,是輕便?畫質?焦段?還是相機本身的外型顏值?是需要單眼嗎?還是其實只需要不用換鏡頭的類單眼就可以?又或者其實只要將預算合併到手機的預算中,提高手機相機的素質就可以了?
AkiDorian wrote:記得樓主大約7000左右的預算吧?...(恕刪) 預算考量不一定適合樓主, 要有升級感、要比手機拍攝好, 換手機為相機才會有感, 才會繼續用相機拍下去, 樓主買相機的錢也才不會白花。不然預算若只有1000元, 介紹一些比現在新手機攝影還差的舊消費型相機, 用過後可能繼續用手機拍攝, 那花的1000元也浪費了!
不覺得m43會這麼快放生,我認為可以放心買m43好處是有很多便宜又輕便的鏡頭,入門者買二手鏡頭逐一去試玩也沒負擔我FF為主(A7R3),M43為副(GX9),M43畫質很多情況下畫質還是不錯的就算iso稍高,我到日本旅遊晚上街拍的相片,打印一張2L的相片也是可以的攝影最重要是捕捉那個畫面,非專業,不用沖印大圖的,畫質不是第一-----------------因應你的選擇,推Panasonic GX7+ Panasonic Leica 15mm F1.7優點已經有板友提出了如果可以的話,再找一個二手Olympus 45mm 1.8加上這支小tele大光圈,作品可以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