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了拍好動的小孩..買了GF1....拍出來還是會糊掉耶...誰可以教我怎麼拍嗎??

parter wrote:
用閃燈拍 最好別說出...(恕刪)


美國喬治大學調查了兩家醫院的330名新生兒,結果發現,新生兒出生後暴露
在強烈的燈光下,眼部損傷率達36%,如果是早產兒,約有86%會發生視網膜病,
嚴重者還可能失明。
為什麼瞬間的閃光或居室燈光過強,會損害新生兒的眼睛呢?這和新生兒的眼結
構有關。人眼的結構和一架照相機很相似,眼球前邊的角膜和晶狀體相當於一組
鏡頭,虹膜相當於光圈,眼球周圍的鞏膜和脈絡膜相當於暗箱,而眼球最後面裡
邊的一層視網膜,則相當於感光底片,它對光線反應最為敏感。因為視網膜裡主
要為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它們是感光細胞。細胞裡的感光色素在接受外來光線
刺激後,可以起化學變化、釋放能量、經視神經傳至大腦視中樞,就可形成圖像
,使人感知外界。
新生兒的眼球還處於發育階段,視網膜裡的感光細胞還未發育成熟,非常怕強光
刺激,也最容易受到強光傷害,即使閃光燈短暫地一閃,哪怕是正面分之一秒的
閃光燈光束,也會傷害眼球裡對光異常敏感的視網膜,而且閃光燈距離越近,對
視網膜的傷害越大。
因此,為了保護孩子的眼睛,給新生兒和嬰兒拍照時,最好利用自然光,不要使
用閃光燈。一般來說,嬰兒至少要4~6個月以後,才能接受閃光燈照射。


對啦,對拍照魔人而言,只要拍照拍得爽,拍得美,連腳架到處亂放,爬進禁區,剪花剪枝管其他人看不看的到都可以做了,只是baby的眼睛"可能"受傷有啥了不起,這也可能是錯誤的醫學資訊阿

只要沒人看到,沒人知道就好啦,我贊同你啦!人品高尚的網兄










反正那又不是我家的小孩
SKIN wrote:
先不論閃燈傷眼,現在...(恕刪)

碧落 wrote:
很小的孩子,閃光燈會...(恕刪)

山村一夫 wrote:
就是嘛.我在想怎麼就...(恕刪)



除了閃燈會嚇到小孩,半夜尿失禁跟睡不著之外
請問三位先進,全世界有哪些案例,是小孩被閃燈閃到失明跟脫窗的引用一下吧!
只聽過直視太陽傷眼傷視網膜的案例,還沒聽過被閃燈閃到失明的
那是不是小孩要等到一兩歲之後才能出門去見太陽?
一堆以訛傳訛的傳聞還信以為真咧..
crusher wrote:
美國喬治大學調查了兩...(恕刪)

GJ!!!
之前討論也一直想找這種報告, 醫生口述都說有研究報告, 可都在專業期刊...(期刊的英文太深了也借不出來 ~"~)

我沒有GF1, 但是我有30D+LX3, LX3用AI就可以拍得很清楚, GF1沒道理不行, 應該是設定上的問題.
30D我都用M模式, 快門1/60或1/80, 光圈儘量小(F1.8~F2.8之間), ISO拉高到800, 曝光補償+1.
室內電燈打開, 沒有拍不起來的.
失去座標的青春,能不能回到夢最起初的地方?
crusher wrote:
美國喬治大學調查了兩...(恕刪)


引用的很好!總比一堆只會放話而已的好.給你鼓鼓掌!!

那請問樓主的小孩幾歲啦??? 照片看起來是4-6個月嗎?
SKIN wrote:
先不論閃燈傷眼,現在...(恕刪)


没图没真相
请用GF1在室内晚上拍张美美的小孩照片给大家看
抱起來會坐立的直挺的,應該是九個多月以上了。 我在懷疑 那些經常說閃燈對小朋友沒影響的,是否真的有小孩?
又是否有小孩,會忍心對小朋友直閃閃燈的? 這樣的文,好像鬥到爛了。
跳閃還稍微可以接受,而且加上閃燈可幫助對焦,但儘量避免直打閃燈,至少我對我的小朋友是這樣。
所以..
如果要避免拍出來小朋友糊掉..

(除了調高ISO和開閃燈之外)

要將快門調快..光圈調大...

這樣不就只能用自訂模式了...

因為S模式下...並不能設定光圈大小..

A模式下...光圈調到最大...但有可能相機決定的快門太慢..導致糊掉..

是這樣沒錯吧

Chinghaui wrote:
A模式下(光圈先決)下:你決定光圈、相機決定快門。
S模式下(快門先決)下:你快定快門、相機決定光圈。
hahalife wrote:
没图没真相请用GF1...(恕刪)


你要斷章取義我也沒辦法....我是說很多相機。不是只有GF-1
不過我至少室內拍小孩是沒在用閃燈啦...要看圖,自己去搜尋
就一堆了。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我昨天還沒搞清楚相機...
我應該是開IA模式...

而GF1的IA模式..通常是光圈1.7 快門1/30

我想應該是1/30導致糊掉的關係...

因為樓上都是建議快門要1/80以上...

看來我只能自己設定光圈和快門了


Deray Xu wrote:
LX3用AI就可以拍得很清楚, GF1沒道理不行
拍人像要有較高的成功率
快門速度基本上要高於六十分之一秒
當然有人說十五分之一秒就ok~高手另當別論
但是要滿足六十分之一秒這個條件
戶外光線充足當然沒問題
但是室內條件相對嚴苛許多
所以才會有輔助功能與周邊器材
例如~
閃燈加強亮度
高iso增加感光度
鏡頭大光圈增加進光量
還有軟體多張合成
都是為了拉高快門速度
增加照片成功率
目前就這幾種
看自己情況來挑選適合自己的方式
iso~快門~光圈都是連動的
你沒得選
閃燈您自己看著辦
用反光版或是用led燈來補
都是方法
不然就買高iso的相機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