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本文已刪)-勿點-Lumix S9 小全幅機種之雜談

t30314 wrote:
我覺得出這台除了搶消費級相機市場外,也是看可不可以讓一些攝小白入坑L接環的市場,要不然這台我覺得還是應該出在M43上,更新一下舊的餅乾鏡或直接配那幾個小變焦,賣個二萬靠低價也是很有競爭力了。


其實M43的片幅已經不太OK了。
錄影上或許有優勢,但如果純打拍照,就可能蠻危險的了。

拿我另外一篇文章的內容來說好了。已經寫了一年多好幾萬字的文章了。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個人心得

GF9的M43片幅表現~ (這是我出遊隨手拍的場景,想說用手機補拍一張)
(200%裁切比較) vs iPhone12 pro (已經是四年前的比較了)


補上一張銳利化跟HDR化到極限的圖,我們來看看GF9有沒有手震。


GF9是沒手震的,純粹感光元件高ISO掉細節了。
這個比較的照片是iPhone12 pro (感光元件1/1.7”,1200萬像素)
GF9為M43尺寸、1600萬像素。


感光元件大小差異,還沒算上玻璃鏡片跟手機塑膠鏡片的解像差異。
基本上已經是不對等的比較了。


我不覺得M43已經是個好方案了,這就是為什麼pana開始積極地推全片幅了。

別說M43了,甚至APS-C
手持夜景。









上面是RAW裁切比較,左邊富士X-S20+XF 16mm,右邊是iPhone 15 pro
對比單眼的細節就可以知道,手機是實打實的在拍攝上用各種攝影方式去取得細節,而不是憑空猜測的。
只是手機的拍攝是完全"全自動"的。並不需要介入任何繁瑣的設定。

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全片幅已經是趨勢了吧。
相機廠不得不推阿。再過幾年,手機都不知道玩到什麼地步了。

富士老神在在鎖在APS-C,首先他們有中片幅,其次他們有強大的軟片模擬跟復古外型。
APS-C才有好攜帶的復古時尚精品造型阿 XD
牢牢的鎖住消費族群的拍照情感。

補上APS-C跟M43尺寸差異
alex2207

GF9 CMOS都多老,還敢用KIT開ISO 3200低快門拍照,說手機畫質比較好,到底是在發甚麼神經阿ZZZ

2024-05-24 10:28
yuxian
yuxian 樓主

哈哈,你隨意吧,我已經懶得爭了,但動不動說別人不會用的態度不太好喔。^_^

2024-05-24 10:30
做成數位相機,弄個35mm的鏡頭,加上EVF,就可以取代Sony Rx1系列了,小機身配其他大鏡頭怎麼看怎麼怪
其實手機時代,不要說M43了,連全幅夜拍也不見得成像會比現在手機利用合成降噪弄出來的HDR夜景強。不過畢竟就連GF10都五年前的東西了,感光元件提升加機身防抖,加上M43那幾個F1.7,整體還是十分輕巧,ISO能壓到800,不要說夜景會多好,但能和GR或X100比也可以了。
Wahaha214

M43高ISO本來就不行,我用GH5最高ISO是限制在1600我都快受不了了,高速連拍下去ISO 200也是很慘,要照片看我有一大堆

2024-05-24 11:03
alex2207

ISO3200 F2.8 1/6s那張照片還有個問題,M43 F2.8光圈大概是全片幅F5.6光圈的景深,那張照片前景與後景距離差距也不少,確定這範圍內都有對到焦?

2024-05-24 11:19
t30314 wrote:
其實手機時代,不要說M43了,連全幅夜拍也不見得成像會比現在手機利用合成降噪弄出來的HDR夜景強。不過畢竟就連GF10都五年前的東西了,感光元件提升加機身防抖,加上M43那幾個F1.7,整體還是十分輕巧,ISO能壓到800,不要說夜景會多好,但能和GR或X100比也可以了。

我M43留著只是保留過去拍攝過的情感才留機身跟KIT,不過鏡頭已經脫手的差不多了。
實際出門拍攝我並沒有大膽到拿M43拍攝旅程。

說真的要我再度入手M43機身或者鏡頭,我不會再花這筆錢了。

相機要帶至少APS-C等級會比較保險,
鏡頭還不能光圈太小,不然ISO一拉高畫質崩了,那會比手機還難看。
不用1:1放大都可以看得出來的慘。

當然如果架設腳架長曝光,大感光元件還是有畫質優勢。
但手機輕輕鬆鬆兩手一擺就拍出夜景照片來了,

現代人也沒那麼有空背根大腳架去架設單眼。
然後跟旁邊一起出遊的家人或朋友說等我長曝光喔。

說不定家人朋友手機拿起來夜景拍好就直接遠離還在那邊架腳架長曝光的自己了。
然後一路被碎念說浪費時間在那邊架腳架。


我覺得全片幅微型化+IBIS+輕便鏡頭是很明確的趨勢了。
起跳光圈也不能太小,不然高像素感光元件一拉高ISO恐怕也是雜訊狂冒。

而濾鏡因為富士的成功,未來其他家廠商應該會慢慢地更注重。

Pana這次全片幅+2530 萬像素...
其實是很好的選擇,像素如果不斷拉高在手持夜景上,反而會造成麻煩。

或許M43換個跑道如走錄影或者輕便打鳥機種或許還有一片天。
但資源我覺得還是投資在全片幅身上比較好。

至少看到pana推出S9來,可以慶幸還好是走對了全幅微型化的方向。
Hsin信

說起來,在一些新聞稿中,OM現在也強調他們是戶外品牌了,論壇蓋樓中也是滿滿的打鳥照

2024-05-28 10:25
才談到M43,徠卡就推出D-LUX 8
pana的姊妹機就是 Lumix LX100 III

使用21MP M43片幅,有效像素17MP。
售價58500

不過可惜不是APS-C片幅,所以這台就Pass了。
GR3就很夠用了。(理光表示:都出五年了還沒對手)

目前出門的變焦需求不大,手機就可以完成了。

而且片幅大小至少APS-C以上才夠用。
原本乳摸猜測的是APS-C等級,沒想到是M43,有點小失望。

汲取徠卡Q系列相機設計精髓,徠卡將於今年7月2日推出全新D-Lux 8隨身相機
ROXSOUL

這台應該只是LX100M2換殼跟換TPYE C而已...

2024-05-24 9:51
yuxian
yuxian 樓主

這台就有可能看到X100VI熱賣想要跟一波的機種。但改版的誠意感覺不太夠。

2024-05-24 9:53
yuxian wrote:
輕便打鳥機種


對焦要先突破,打鳥要高ISO因為必須用高速快門,所以..................
這次去東京LUMIX展示中心測試機器,對焦(S5II G9II)對我來說大概和RP差不多或再好些,但是非特定物體辨識這個不行
不到玩具鏡頭拉! 簡單丟在包包裡比較方便可以當隨身機
再怎麼樣,都比現在最常用的iphone好多了
Wahaha214

現在手機鏡頭拍出來解像力可不差,我之前有比較過了,別用以前思維看現在的手機

2024-05-24 11:06
wilddog

那就是我技術不好~~

2024-05-24 11:14
百花齊放的世界啦
我很尊重富士那台x100第6代溢價搶瘋了
也祝福松下S9搶錢成功
hyl1234 wrote:
百花齊放的世界啦
我很尊重富士那台x100第6代溢價搶瘋了XD
也祝福松下S9搶錢成功XD

等我X100VI到貨我一定上來炫耀
但可能要明後年了。😂

我已經把X100VI當神奇寶貝了,什麼時候會跳出來不知道

反正手上已經有一台口袋玩具了

(感謝iPhone 14 pro協助拍攝 XD)
Wahaha214 wrote:
對焦要先突破,打鳥要高ISO因為必須用高速快門,所以..................
這次去東京LUMIX展示中心測試機器,對焦(S5II G9II)對我來說大概和RP差不多或再好些,但是非特定物體辨識這個不行


以目前的情形看來。
各大廠都在往全片幅發展⋯

Olympus應該是完全退出市場。
M43也勝沒幾家在支撐消費市場了。

鏡頭也逐漸變得不好買,多數鏡頭市場都變的稀少了。

既然pana都出了S9這種微型化全片幅機身了。
大概就清楚M43已經逐漸會淡出了。

雖然我是在想M43可行的方向,但就跟你所說的一樣。
有著不可避免的先天劣勢。

而目前全片幅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年代了。
是全片幅百花齊放的年代。

我的話是不會回頭去追M43系統就是了。
留著GF9/GM1僅僅是回憶而已。
ROXSOUL

不會啦,O家可以繼續出機身,它留下來那些二手鏡頭價格是真的不錯,但全新的話...

2024-05-24 14:26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