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哥 wrote:
如果没有友商参照,...(恕刪)
不好意思,友商沒有人用在該場合,
不是「沒有問題」,是「沒人用」
其中之一的場合是拉力賽擺在車內拍駕駛座
疯哥 wrote:
哪里看到文章里有限定只是M43的高ISO王者,全画幅的不能拿来对比吗?A7S2和A7M3不光ISO高于GH5S,宽容度也大大好于后者,这不是给个4K60p和10bit就能解决的事儿,规格可以很容易给,核心技术不在松下手里就没办法了。
aztec1234 wrote:
1. 真正以錄影為工作的,打燈是免不了的,尤其是Log拍攝要是曝光不足,管你是不是a7s拉曲線拉曝光都是大災難
實際上要用高ISO硬拼的機會不多,而且還要考慮高ISO時DR會衰減的問題。我沒看過有任何團隊是可以打光時不打硬要用高ISO硬拼的
2. GH系列從來就不是以Youtuber為導向,至少官方從來沒這麼說過。GH5與GH5s甚至是Panasonic吸取各影片工作者反應的意見得到的產物,詳情可看Image resource還有EOSHD的訪談
3. A7系列8-bit 4:2:0配S-log3只能說是個災難
4. 跳家與否要看你的圈子,我是看過不少GH5的用戶
5. 又不能比10-bit 4:2:2,又不能比4k 60p等等,把GH5/GH5s的優勢拿掉再說不如買A7,這跟把A7是FF的優勢拿掉要求只能開APSC Crop比有什麼不同?
6. 電影攝影機為什麼沒換A7? 大多數電影攝影機都是Super 35mm片幅,比FF小不少
7. Sony FS7這台的Super 35mm跟GH5s那片片幅大小很接近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除了片幅以外,我實在看不出來α7s還有什麼值得購入的理由(恕刪)
ki_min wrote:
(不過小編很困惑,那到底規格表上面寫的ISO160是怎麼來的?又延伸ISO80是怎麼得來的?小編花了整整一夜在Google這看似兩種不同ISO的差異。比較有相關的說法是從DPReview的編輯得來,他說錄影產業用的叫做"Native ISO",相機產業用的叫做"Base ISO",兩者不是相同的概念。但至於兩者的關聯性我是真的沒有看到在討論這個主題的文章。請問這裡有沒有對此瞭解的大大可以替我解釋Native ISO與Base ISO兩者的關連性與差異?)
Mark0527 wrote:
確實如此,這一年多...(恕刪)
疯哥 wrote:
看来你还不懂专业二...(恕刪)
xx12345 wrote:
這台GH5S我在台...(恕刪)
窮苦人 wrote:
幫補充:大底不是猛,SONY才是,因為我喜歡這品牌。
疯哥 wrote:
索尼有粉丝是因为有...(恕刪)
tyf000 wrote:
閒閒補充一下 Sony...(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