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姆摩西 wrote:水貨都已經剩大概一萬...(恕刪) 原來有降了以P家的傳統來看這樣的程度還不算跳水啦GF1不確定,GF2~GF5可是都有跳到萬元以下的前陣子看GF6降的不多,還以為P家的傳統不再了
每次有新機發表都會聽到類似的意見...想想以前GF1和GF2,到了GF3拿掉熱靴只留內閃還有人開砲呢,結果現在相對於GM1,GM5反而把熱靴和觀景窗放進來了又有人不滿意。要談產品,怎麼會去避談公司的產品定位策略呢。不管產品設計的初衷,就老是會聽到有人拿GH旗艦機系列來嫌M43不夠平價,也沒有做到最輕巧最迷你的承諾,那把GF和GM系列的入門機擺在哪裡?不然就是聽到嫌GM1沒翻轉螢幕的,那把GX7擺在哪裡?去買GX7阿,嫌GX7翻轉螢幕不能自拍的,那把G系列和GF6擺在哪裡?去買GF6阿,嫌G系列和GF6沒有4K錄影和防滴防塵及高性能的,那又把GH系列放在哪裡?以GM1內建閃燈來和GM5內建觀景窗和熱靴來比較,我還反而比較喜歡GM5的定位呢,更有專業小微單的感覺,有個熱靴也能玩得更多樣,雖然體積來講裝閃燈有點奇怪,但也不一定要裝閃燈,裝個離閃器一樣能拍得很漂亮、裝個LED燈來錄影都可以,此外又有觀景窗,在大太陽下就是能看得比較清楚,可是這只是因為產品設計有打中我的胃口,也並不代表單純輕巧又內建閃燈的GM1不好,只是訴求客群不同,不是嗎?P家產品依照以往經驗,跳水價都是遲早的,雖然近期跳水的現象好像越來越不膨派了~但可以預期就算是GM5也總有一天會降價,這我就不討論了,我想講的就是,產品不合一群人的胃口,不代表不合另一群人的胃口。不合自己理想的機種就表示這個產品本來不是為了你而設計,而是為了需要的人而設計,沒有必要這樣大肆批評,好像自己的需求就是所有人的需求,搞不好別人正需要呢。以我個人的"推測",GM1和GM5很可能是不同定位的產品,那個數字不是單純後代的意思,而是整理產品線,未來和GX7搭配起來就有點像是NEX3和NEX5.NEX7這樣的產品線,讓剛接觸的消費者很容易從數字就可以知道機身定位。(好像相機廠都喜歡這樣...例如7D.70D.700D)以往GX.GF.GM.G.GH來區隔相機定位的做法,不理解英文意思又不熟悉的話只能死背,新人若沒有研究一番搞不好很容易混淆呢。所以GM1和GM5除了他們都是GM系列之外,我是覺得不用把這兩台當成後繼機種看待啦,所以也沒有什麼升級幅度只夠稱作GM2的問題。以上分享個人的一些淺見,供各位參考看看囉。
簡單講,這就好像你不去了解廠商的定位就來怪GH3或GH4身為M43系統不夠小台,殊不知很多人是很喜歡GH3及GH4的舒服握感和穩定度的。那些人並不是被廠商牽著鼻子走,而是各機型本來就是挑你需要的就好了,那些你沒興趣的其實與你無關,別人有興趣就好了。自拍很重要?那GM1和GX7為什麼會熱賣?自拍不重要?那為什麼有卡西歐自拍神機的熱賣?
之前看到大家很熱烈,很專業的討論GH,G與GF的差異....現在好了,又多了GX與GM...難道又需要來幫廠商找個適當,合理的產品定位嗎???未來...若又再出個產品線,是不是又要幫忙合理化理由認真討論定位問題,我只覺得很好笑而已.不要替人家賺了鈔票,還要幫忙悍衛人家的商品.還是回到重點,自己覺得哪個型號適用就用哪個型號就好.真的不要被廠商訂的產品線被牽著鼻子走了.另外,廠商的產品線定位區隔,只是為了閹割功能在找合理化的藉口而已.所以我理想化的GX/GF系列,才一直沒有180度翻轉與外接麥克風功能.試問,GX系列多這兩個功能有很難嗎???喜歡更輕巧的用家,GM系列 OK,去買.喜歡更有握感的用家,GH系列 OK,去買.我是中間的用家,那為何GX可做的功能,卻偏偏不出???您知道問題點了嗎??之前松下出了GF3後,開始拿掉熱靴,說什麼隨身型玩家用內閃就夠.GM1也是這麼定義.結果GM5出來,裝了熱靴,拿掉內閃已自打臉了,您還拍手叫好~~~產品定位都隨松下自己喊,而您隨人家叫好??這不是被牽著鼻子走是什麼??廠商也有一半機率是在試市場水溫而已,並不是萬能風向球.要不然,NOKIA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倒下了~~~我從GF1開始觀察M43的生態不比您少,我也會去看別家系統的生態,還請多多指教!!
weivanguard wrote:說了那麼多 覺得您應...(恕刪) 哈,我也這麼覺得...一定會傾聽使用者要的是什麼!!首先,應該要來顆可以拍出漂亮星茫的鏡頭(目前除了阿福手動鏡外,其他星茫都不夠優).
sssmitake wrote:全世界似乎只有台灣人...(恕刪) 星芒的點綴,可以讓夜景看起來更加璀燦耀眼~~不知道未採用可營造漂亮星芒的葉片是有什麼考量??M43原廠鏡頭至少來個一兩顆吧!!(* nikon 20-35借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