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cer4451 wrote:
原來那是最佳畫質啊我...(恕刪)
可惡~~~~被蚊子吵醒了~~~~
我因為使用的是 D系列鏡頭,他有光圈環~~~
我有一隻 Lecia D 14-150mm 他也是有光圈環 不過每次我設定在 3.5的時候,當我拉到望遠端 150mm 曝光出來的值卻不是如此~~~~通常都跳到 5.6 (陽光很強下)
於是我開始使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找答案。。。。就是用手動 M 模式開始亂拍~~~~~~反正不用洗底片 (不過那時候似懂非懂)
直到最近買了兩支便宜的手動鏡頭(有光圈環)發現了光圈的秘密~~~~ (我在類單眼時期其實是先迷上快門先決,所以光圈概念似懂非懂)
早期手動鏡頭的光圈環是可以設定死的,也就是當我轉 F3.5他就必須要乖乖在 F3.5下工作~~~
這時候相機會尋找適當的快門~~~當我把 ISO 又設死的時候,萬一快門沒有在 125 完成曝光而是更低就會耖成搖晃或是曝光不足的相片產生~~~~
我目前還不懂早期的相機 快門為什麼會在 125是一個紅色的顏色~~~至少我爸爸便宜的 Konica 相機是如此~~~
我自己解讀這個紅色為安全快門~~~~
實驗結果發現 如果沒有防手震 快門在125以上到250之間加上連拍很容易拍到成功的相片~~~~
如果有防手震要看那隻鏡頭的 "最低安全快門"~~~~~
早期的相機跟鏡頭很有意思 相機身上的快門有顏色,鏡頭上面的 光圈有顏色~~~~
===============================================
接下來一連好多時候都對長距離的 "定焦" 鏡頭發生興趣,不過還沒有投資,觀察得到一個結論,135底片的鏡頭距離 在 200mm 以上(M4/3很好換算直接除以2)通常都定在 F 4.0 (恨貴) F5.6 比較廣泛便宜~~~
F2.8 已經是天價了 (二手的還天價)~~~~而且還很大隻~~~
50mm (等於M4/3的25mm) 最低可以做到 F1.2 (也很貴) 不過 F1.4 跟 1.7 就非常頻繁 更便宜的是 F2.8~~~
我開始自我解讀了~~~~哈哈!! 這些數字應該是 "安全最低光圈"
不過根據實驗理論下發現如果要相片好看 光圈範圍 F4.0 ~ F6.3 可以拍出色澤濃艷的相片~~~~即使小25乃也是如此~~~~
===============================================
以上都是土法煉鋼 就是 1.疑問 2.亂拍 3.回來看看,上網找手動鏡頭資料~~~~
後來看到 洗鏡光老師的文章才恍然大悟~~~~
=================================================
不過我還是覺得土法煉鋼有個好處,至少腦袋不會被理論限死~~~~~藝術不是如此嗎?!?! 從多拍的經驗中找答案,萬一答案還找不出來,再上網找答案~~~
有時候我不急著找答案,就傻傻拼命拍~~~~反正總有一天會有解的~~~~
~~~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