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我也要說 片幅與景深^○^"

rokorec31 wrote:
不好意思,怎麼會跟片幅沒有關係!? 同樣焦距、f3.2的光圈,景深在APS-C和FF上就不一樣啊。


------------以下是我的判斷-----------
EX.如果說同樣用50mm的鏡頭,FF機可以在2m把畫面填滿(舉例),到了APS-C上則要3m才能有和FF一樣的畫面。
而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淺,由此得知片幅越大景深越淺。所以最主要還是和片幅有關

有錯請指正,感謝!!...(恕刪)



把你的發現跟Canon、Nikon這些光學大廠分享一下,原來景深跟片幅有關而且是這樣比較的,所以公式要修改一下...


前幾天還有人跟我說他用15吋螢幕、17吋螢幕、19吋螢幕、24吋螢幕看同一張照片的景深也有不同的感覺

rokorec31 wrote:
不好意思,怎麼會跟片...(恕刪)


如果景深計算公式是正確的:

1.景深和物距(被攝物到鏡頭的距離)的平方成正比
2.景深和焦距(應該是指鏡頭的焦段)的平方成反比
3.景深和光圈值成正比(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
4.景深和最大模糊圓直徑成正比

所以片幅的大小並不影響景深的計算
看不出來會對景深造成何種影響

如果有,那也是因為片幅大小,影響了拍攝者的視角
導致拍攝者採用了不同的物距或是焦距
因而對景深產生了影響,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影響


riklin wrote:
把你的發現跟Cano...(恕刪)


「前幾天還有人跟我說他用15吋螢幕、17吋螢幕、19吋螢幕、24吋螢幕看同一張照片的景深也有不同的感覺」

有人認為這跟「模糊圈」有關

有家有名的攝影教室,出過類似的景深題目
在網路上引起很多討論

它是說,同一底片,放大為5吋、20吋,那一張的景深較淺?

供參考
feng wrote:
但是有一點,這樣二者...(恕刪)



謝謝大大們的說明,



大大們有提到透視兩個字




feng 大有提到說明雖然片幅透過物距或焦段來獲得一樣的被攝物的大小, 但不同物距透視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喔~ 謝謝feng大提出說明~

請尚未瞭解的注意被攝物與景深外的東西 , 除透視感與壓縮感還有散景與焦平面表現(壓縮感小弟還搞不清楚)


因為我知道很多人跟我一樣會被文字直覺上搞混,所以另外再加上圖片

給還不懂得人 : 這邊講的透視名詞不是 X man 那種超能力啊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focuslight63 wrote:
如果景深計算公式是正...(恕刪)


「拍攝者採用了不同的物距或是焦距」

我認為是這個原因

因要在同光圈、同視角、同一對焦點下來比較,才較有意義
這樣,唯一變因就只有焦段了
結果就清楚了

但這也是我從相關的已知定理中來推論的
不是純粹的實驗結果

也許有漏洞,所以只供大家參酌
akira911 wrote:
國外網友Steve做...(恕刪)



謝謝akira911 大大 提的不錯實拍比較照 ^^

canape wrote:
...(恕刪)


謝謝 canape 大提供的資訊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4.景深和最大模糊圓直徑成正比

片幅當然會影響景深喔~

因為模糊圈這個數值,會隨片幅不同而不同,例如:

Pentax 645D: 0.05mm

FF: 0.03mm

APS-C:0.019mm

m43: 0.015mm

基本上景深除了光圈,焦段外,片幅大小跟物距焦距都會有影響。至少要考慮到這麼多因素。

這也就是為什麼把淺景深跟散景混為一談大有問題。

公式不用特別去背他,但是至少要知道有這麼多因素會影響,FF可以用較短的焦距取得相同的放大率,散景模糊,其實都是用機身體積跟鏡頭體積換來的,相對來講,m43對於望遠則比全幅更有利。為了維持體積不做更大的鏡頭也是他的考量之一,弄清兩者之間的差別,比評論誰優於誰還更重要喔~


allen6812 wrote:
先感謝樓主不吝分享的...(恕刪)


謝謝大大 ^^


但是大大你最後幾句可能得... ,因為FF透過焦段變更的視角透視感是不同M43的

因為如feng大所說, 物距實際上還是不一樣的,只是焦段拉長視角變窄的放大作用

(但引起的變化同樣可使景深有物距變短的景深變化)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吉諾0408 wrote:
....模糊圈這個數值...(恕刪)


嗯~ 其實我覺得片幅大在鏡頭設計上就有些改變了~ 包含鏡頭裡面的光路

所以應該還有其它會影響更多細微成像情況


模糊圈....嗯 .... ( 太專業的詞了)

大家如自己真有興趣,空閒時搜尋一下是否有更多此相關資料來了解它吧 ~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happyspirit wrote:
嗯~ 其實我覺得片幅...(恕刪)


其實沒那麼誇張啦~~小弟quote一下這個網頁的解說:

中型片幅的模糊圓為60微米;35mm相機的模糊圓是33微米;而像Minox間諜相機片幅(8×11)的模糊圓則為15微米。此外,還有另一種說法,意義相同:模糊圓大小,應該等於底片對角線的1/1418,1/1309,以及1/907。

對於一般使用者,只要知道這跟片幅的關係就行了。:)

再參考一下這裡

這樣應該夠清楚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