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DSLR 將死

年獸 wrote:
這篇文章,小弟看的有...(恕刪)


先看了您的問題以後,在下看這張表多花了三分鐘...
其實這張表要橫著看,不能直著看
橫著看的話,這張表告訴您對焦結果有三種
最理想的當然是正確對焦,所以影像銳利
差一點就是對焦結果尚可
最糟糕當然是沒對到焦就模糊了

所以這張表裡面是將一台相機的三種對焦結果百分比列出來
您如果橫著看,那麼他總合就是100%
至於驗證次數在下當然是不知道,所以也不做評論

至於您說為何銳利機率最高,卻在尚可部份表現較差...
因為這兩者並沒有絕對關聯性呀
應該說,相機對焦系統設計目標當然是讓銳利的結果趨近100%
從這觀點來看,那尚可跟模糊都是對焦系統行為錯誤的結果
那...發生錯誤的機率孰高孰低...這應該沒有比較的意義吧?
錯誤就是錯誤了,您只能拿來看錯誤結果分佈比率
因為那些都是非預期性結果

至於這個測試的內容...老實說在下認為在胡鬧
原因在於測試鏡頭太多,並沒有將鏡頭變因控制好
所以取樣變因不同的情況下,把這些成功失敗的結果硬湊起來有何意義?
請問有排除單一鏡頭移焦或是副廠鏡頭相容性問題嗎?
這個測試結果還真如作者自己寫的
看看就好,不要太當真

虛像 wrote:
您如果橫著看,那麼他總合就是100%
感謝您的解答

arhaliu wrote: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恕刪)


"手機可以做到更小,但不符合人體工學,手機體積變大,可以加入更多新的誘因優勢(如智慧手機觸控面版不宜過小),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來考量,這才是真正成功的產品。"

Nice talk!

虛像 wrote:
在下比較好奇的是,這翻譯跟名詞是怎麼蹦出來的?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 SLR Camera = 單鏡反射式相機 = 單眼(一眼)相機
Digital SLR Camera = DSLR Camera = 數位單鏡反射式相機 = 數位單眼(一眼)相機
這是比較常見的兩個名詞解釋
為何會突然冒出Digital Single Lens出來?(恕刪)


因為這說才能讓某些搞不清楚數位單眼"反射式"跟數位單眼"非反射式"的人
連貫彼此間的差異,
不然一直在鬼擋牆。

不然平常沒人只說Digital Single Lens是真的(單眼單眼,精隨不就只是Single Lens嗎?)
不過你也沒辦法說我錯(攤手)

如果用有人提到的Single-lens translucent camera是比較精準
but無反光鏡不一定是要做成SONY那種 translucent,所以用Single Lens就好了


至於震動有沒有變小,以在下的經驗,快門速度夠高,震不震都沒差
如果快門速度太低,沒有防手震,不管您是哪種機身設計都一樣
不會因為您拿Leica就不會手震

高階相機會需要反光鏡預鎖,就是針對反光鏡有無的差異下去改善的
我要說的東西跟快門不完全有關,實戰時跟長焦段比較有關。


至於講到Mirrorless系統會不會取代SLR Base系統
在下認為這根本不值得討論
坦克跟挖土機都是履帶驅動式特輸車輛
您會認為這兩者可以互相取代嗎?

關於這點我看法比較接近SONY這某人兄言論(會不會成真當然是另一回事)
不可否認高階相機因為光學觀景窗的因素很難脫離反光鏡(除非之後有別種機構可以取代)
但從中高階以降的數位單眼,未來走向無反光鏡化我覺得是非常有機會的
從消費者和廠商的立場而言似乎利大於弊

你舉的坦克跟挖土機的例子,跟有無反光鏡不太一樣
至少後兩者都是拿來拍照的,拍出來的東西也沒有差異
azuki21 wrote:
就算Olympus(或者其他公司)真的造出了高端的m4/3 body甚至是高端的無反光鏡135全片幅數碼相機,
可是以目前的電子觀景窗(顯示屏)的技術(耗電、反應慢一拍、低動態範圍...)
仍然稱不上專業和可靠!

那,SONY 的 A77 呢?
(它也符合 SONY 的 EVIL 定義喔 ..)

或是說,沒內建手把的就不能算高階?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SONY A77的定位只屬於中高端而已。而且這部的電子觀景窗(顯示屏)也是做不到零延遲、和人眼接近的高動態範圍和不損耗電力(可理解為長時間取景),這樣能進入專業的領域裏嗎?
而且電子觀景窗(顯示屏)在極地的環境下(高溫低溫、日夜大溫差)還能可靠地顯示嗎?
以現在的電子觀景窗(顯示屏)的技術造出不專業的頂級昂貴的無反機種,市場能有多大?


azuki21 wrote:
SONY A77的定...(恕刪)


最好的DSLR就算其OVF有零延遲的特性,光是反光鏡上升就足以貢獻70ms的shutter lag
只要EVF與EVIL-shutter lag的總和低於這個門檻就贏了,真的發展起來哪需要幾年?
反而是反光鏡組早就已經發展到了極限,想要更快更好的機械結構就是不成比例的成本增加

SLR是用來給底片相機的發明
數位時代專業相機早就應該從新設計了
只是一開始各家能力都還不到位
CN大廠暫且僅抽換感光元件其餘一切沿用SLR的老設計來快速切入市場

現在就是電子感光元件和電子顯示器等關鍵技術即將到位的時候,一定會開始更動不合理的SLR數位相機架構的
其實不用看相機啦

看看競爭最激烈的PC市場吧

PC效能越來越高 壓縮了中低階伺服器的空間

但是伺服器有死嗎?

筆電效能越來越高 桌上型PC有死嗎?

現在平版正夯 筆電有死嗎?

一切都還言之過早

กิิิิิิิิิิิิิิิิิิิิ ก้้้้้้้้้้้้้้้้้้้้ ก็็็็็็็็็็็็็็็็็็็็
其實不太一樣啦

畢竟講的是架構你講的是領域

電腦上的架構已經不知道死了幾代去了

就跟現在LAG 1155要面臨改到2011上去了

至於小型伺服器賣的不只是產品,還有大量的服務




現在相機面臨的是領域一樣,但是部分架構不一樣了



反光鏡這東西遲早會被拔掉的,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無反系統也才出來多久,最早出現的歐巴還有國際牌到現在不知道三年了沒耶...

還是小眾市場自己玩資源又少成長又慢

能有今天的成績不也就是代表有很多消費者還是希望自己的相機可以越來越小


同理全幅機可以縮小,性能可以因此提高(從SONY上來看,先不講其缺點,畢竟缺點都會改善,優點只會放大),不管是縮多少,也是不會有人反對


Ailio wrote:
其實不用看相機啦看看...(恕刪)
個人認為DSLR不會死,但會逐漸走向高階化,全幅可能也開始平價
EVIL快速崛起,打敗DC和類單
手機拍照功能突飛猛進,趕上DC

結論:DC面臨EVIL和手機2面夾殺,可能會死,DSLR不會死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