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yeung5 wrote:
http://www...(恕刪)
jenhoxen wrote:
V-Log=寬容度...(恕刪)
應該這樣說,就我的經驗與理解(有錯請不吝指正),錄影可以分為RAW檔流程與曲線流程,
RAW檔流程可以想像影片真的就是是照片RAW一張一張,保留最大的相機取樣細節,
耗時耗力耗資源,曲線就是一種折衷的處理方式,細節當然不會超越RAW檔所能儲存的資訊,
但比起單純的錄影壓縮還是多了更好的彈性。
"多帶回家的東西(色階)後製時還是要砍掉,好比鑽石只有1克拉,把包著的石頭多帶一點回來,也不會增加有價部分"
個人的經驗與想法是,如果是一般後製鑽石的價值確實大於小石頭許多,甚至可忽略不計,
但有時候比較專業的工作需求來時,細節與資訊的保留絕對是有益無害的事情。
何況LOG把許多本來難以保留的極高與極低的色彩資訊(如太陽下的陰影細節或是反差大的天空白雲)為了在有限的位元空間儲存,
所以把全部色階都一起拉平了,所以看起來是灰階曲線,
但是看起來灰並不是失真,而是螢幕看不出這麼大量的資訊,這樣的曲線對後製時的調色與彈性是絕對非常有幫助的呢!!
P.S. LOG確實是比較常應用在錄影上,他是一種品質、彈性與效率的折衷方案,
拍照當然就直接拍RAW最好了(但這也取決於每家相機對RAW檔的資訊處理方式)!!
jenhoxen wrote:
我當然理解肉眼可見範...(恕刪)
簡單問:
RAW模式拍一秒鐘 檔案多大?
LOG-V(之類)模式拍一秒鐘prores或一般消費機用H.264格式多大?
結果顯而易見,
試想,你能找到一般相機,能夠拍raw檔,每秒至少24張,不間斷一直拍下去
有這種產品???
王小白2513 wrote:
應該這樣說,就我的經...(恕刪)
就如同這位所言
附上Arri介紹自家Log C跟一般影片Rec.709差異介紹
http://www.arri.com/DE/camera/alexa/learn/log_c_and_rec_709_video/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