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又去研究了,學會了手動對焦,手動對焦轉鏡頭到左邊靠山的地方大約0.5公分~1公分,如果還看的到路秒數最好設在15~30秒,若是全黑就非得要開大光圈秒數60秒,手動對焦的部分可以再調整,但是手動對焦打到底就全糊了(往左有山的圖案,右邊打到底有小花圖案),所以可以靠調整來影響到光點的遠近,另外記得拿個東西把景光窗的光擋住,再拍照的同時也可以靜靜的賞螢,拍攝的技巧請用定時10秒或者10秒連拍3張,這樣就不用擔心手晃或者已經對好焦的時候,發現螢火蟲都飛到其他地方,還有秒數可以移動腳架方向喔!另外ISO400 800 1600,都是可以拍到蟲子的。
小時後住美國東岸,一到夏天的晚上,就會在後院的樹林看到一閃一閃像是萬盞金燈般的螢火蟲群,那時完全將惱人的蚊子與毒藤蔓拋之腦後,跟哥哥在樹林中玩耍,甚至回家後還有一兩隻鑽到衣服裡面,非常的懷念。18年後,在台灣深山裡,我再度被眼前的美景震撼。
2013-05-04在苗栗,唯一一張看起來『嗯,應該是在拍螢火蟲』的照片,其他看起來都像是『鏡頭蓋沒開』XD...只顧興奮,也忘了帶腳架...只好放在地上拍><",GF1+20/F1.7,iso400,曝光皆在30秒~1分鐘以上,有開降噪,連調整+降噪+對焦+倒數、還有讓車經過,近兩個小時拍不到10張....好辛苦,還要被蚊子猛烈攻擊!新手初學拍螢火蟲,能否請有經驗的大大們指點一下,先說聲謝謝。對了,什麼是疊圖?
赦生斬業 wrote:請問第一張照片的設定...(恕刪) 我疊了25張光圈F2.8全開,手動對焦在後面樹林,iso 400~800,M模式,關除噪,每一張15~20 秒不等,但是因為天色變暗非常快速,亮暗差很多。我的做法是把一張時間稍早,天色最亮的當背景圖,其他暗的沒差,只要螢火蟲流線清楚就好,疊起來有達到心中的構圖就差不多這樣的感覺。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拍螢火蟲,準備非常不充足,構圖也不怎好,幸好有碰到前輩帶路,否則很難找到好的點。Gf-1 比較可惜的是它的感光原件片幅真的有差,這樣拍攝的暗度,我幾乎無法手動對焦到對焦點上,就算長曝也沒有辦法完全將背景拉亮,而且雜訊會飆高,因此第二張才會想說直接單張拉亮背景+除噪軟體,可是結果還是不太好。Ps帶路的前輩一位帶著1DX配24-70 f2.8,一位帶Nex 5n+ leica R 35mm f2,長曝吃光比m43多很多,因此最近在思考是否要上FF了...晨家 wrote:2013-05-04...(恕刪) 疊圖是使用 Startrails 這套免費軟體(本來是製作星軌的軟體),很方便且實用,微距、星軌、其他長曝光攝影都很很好用。另外,建議關掉長時間除噪,會漏失很多拍攝機會且為天色變暗非常快,也許你第一張比較亮可以找到對焦點可以慢慢等慢慢拍,但是你一換其他地方,會暗到你根本對不到焦。除噪可以選noiseware 免費版,蠻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