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Panasonic 7-14mm 超廣角鏡是否有更新改版的期程?

我也在等7-14出X版, 但我希望除了可上濾鏡外最重要的是減肥, 最好在250g以下, 目前的7-14對gf系列來說太大太重了, 所以現階段先選擇 m9-18, 剛撿了一隻二手保內水貨 14k, 這幾天好天氣拿出來試拍






這隻真的和 43 版的 9-18 差很多嗎? 不然為什麼要捨小巧的 m43 去轉接呢?
wjesse wrote:
很忠肯的建議,我也有...(恕刪)


這裡有個套裝方案,含 Tiffen 72mm 濾鏡 清潔組包 才$502.37

只是不知道限定幾組??

~~提供參考~~

marlon.wu wrote:
我也在等7-14出X...(恕刪)


差是一定有差的,但親身沒見過大的拍出來的圖
是不是了解的。
Nick Yang wrote:
差是一定有差的,但親...(恕刪)


就 MTF表來看在末端確實有差

M4/3 版本


============================================================
4/3 版本



~~~~~~~~~~~~~~~~~~~~~~~~~~~~~~~~~~~~~~~~~~~~~~~~~~~~~~~~~~~~~~~~~
資料來源
http://asia.olympus-imaging.com/products/dslr/mlenses/9-18_40-56/

當然 MTF 只是參考,真的還是要拍出來才知道,只是還沒有買之前 MTF 也不失參考的方式之一!!

不過 O 家4/3 比 M4/3 便宜這隻還是頭一遭,通常 4/3 鏡頭都會比較貴。。。。

~~~以上提供參考~~~
marlon.wu wrote:
我也在等7-14出X...

這隻真的和 43 版的 9-18 差很多嗎? 不然為什麼要捨小巧的 m43 去轉接呢?(恕刪)



聽說還是43版的畫質比較好,

不過我覺得我用轉接Tokina 11-16mm的畫質似乎就不錯,
但不知道是否用 43 版的 9-18會超過更多。

給一張參考看看:

GH2+Tokina 11-16mm 11端 f/8.0 用LR解RAW,銳利化是預設值(總量25)

全圖



原尺寸中間部份裁切
wjesse wrote:
聽說還是43版的畫質...(恕刪)


感謝分享。。。。一個不請之情如果不要銳化,是不是可以再重新在別的地方拍一張!??

或者是使用這張的 RAW 直接輸出??
歡迎小型化的改版,但不接受DC化的操作,我不喜歡撥桿!
J.J.player wrote:
感謝分享。。。。一個不請之情如果不要銳化,是不是可以再重新在別的地方拍一張!??

或者是使用這張的 RAW 直接輸出??...(恕刪)


這張是RAW輸出的沒錯,我也沒有拍JPEG,
因為LR開GH2的RAW出來,銳利化預設值就是25,所以我沒有特別去動他,
如果刻意把他調成0,無論哪顆鏡頭應該都會是鬆散的影像吧?
LR只有開JPEG出來的銳利化預設值才是0

有空我會再試試看
wjesse wrote:
這張是RAW輸出的沒...(恕刪)


如果是開 AF+MF 模式配合部分對焦放大,應該就不用銳化了吧??

有時候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並不是很清楚的把焦距對到,尤其是拍遠方的時候~~~

我通常會使用兩種方式拍遠方

第一使用點對焦把焦距框調整到最小
第二就是開 AF + MF模式反覆調整到最清楚,有時候很耗時間,不過拍出來的相片自認為還算不錯

~~~~參考試驗看看囉~~~

J.J.player wrote:

如果是開 AF+MF 模式配合部分對焦放大,應該就不用銳化了吧??

有時候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並不是很清楚的把焦距對到,尤其是拍遠方的時候~~~

我通常會使用兩種方式拍遠方

第一使用點對焦把焦距框調整到最小
第二就是開 AF + MF模式反覆調整到最清楚,有時候很耗時間,不過拍出來的相片自認為還算不錯...(恕刪)



GH2+Tokina 11-16mm 11端 f/8.0 那張是手動對焦,確定沒有失焦

原圖裁切的比較來了
用LR解RAW,銳利化是預設值(總量25)



用LR解RAW,銳利化是刻意調到0(總量0)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