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

[號召]來蓋Panasonic L1 ,L10大樓!


在下三年前買L1 kit時,回家才發現鏡頭第一片鏡片周圍有很細小的黴絲..
當下也覺得很扯,以為是店家保存不當.
隔天跟店家反映問題後,店家很客氣的幫我送修(老東西,也沒新品可以換).
只是台灣(在下買的是公司貨)沒有辦法維修,只能送日本,
雖然來回花了點時間,但回來看到完美的鏡頭還是非常開心.
我以為是個案,想不到這鏡頭邊緣真的容易發霉啊(雖說對畫質幾乎無損).
猜想是鍍膜的材質太營養了...哈哈..

話說L1的kit鏡是我手邊唯一的AF鏡(畫質真的棒,一顆就超好用).
不過我對於Kit鏡的手動對焦是用馬達拖的,這點讓我有點擔心.
畢竟只要鏡頭電系故障,整顆鏡頭就廢了.
所以只有搶時間的場合,我才會為了AF的理由動用它.
平常都放電子防潮箱,好險到現在還沒發黴....

在下手動鏡常用的是 Konica Hexanon 50mm F1.4
還有Sigma 8mm F4 (For Konica AR).
雖然也有 Pentacon 50mm F1.8,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Hexanon 50mm F1.4的手感.
但Pentacon散景真的很奶油啦,產量大,所以價格相對低廉,
即便目前來看,我覺得還是50mm手動鏡的best buy.
話說手邊很多50mm焦段的老鏡,最便宜的一顆全新才nt999.
我的心得是,50mm標準鏡要找到肉腳真的是非常難,隨便一顆都很強.
用在L1上相當於100mm,也蠻符合個人使用習慣.

在下第一次發文,請指教...


超帥的新郎
Konica Hexanon 50mm F1.4


最近剛整理好的兩輪車
Konica Hexanon 50mm F1.4


Konica Hexanon 50mm F1.4


常去的地方
Konica Hexanon 50mm F1.4
Django Tai wrote:
在下三年前買L1 k...(恕刪)


拍得不錯,我蠻喜歡這種感覺的.
我感覺我其中的一隻D鏡是前玉鍍膜剝離...
是不影響拍攝,但感覺就有點不舒服的..所以大家要好好愛惜鏡頭.

L10+14-50mm/F3.8
再來貼圖相同地點但不同日期及時段,還是有不同的感覺..













Espresso168 wrote:
拍得不錯,我蠻喜歡這...(恕刪)


感謝欣賞...
鍍膜剝離我想這或許是品管的問題(如果不是被黴菌吃掉)...
對畫質的影響大概就抗耀光會差一些吧.
不過不管抗耀光性如何,我都習慣幫鏡頭上遮光罩.
而且上遮光罩後,我習慣不上鏡頭蓋了.
使用起來會快速一些.

閣下的照片應該是在西濱苗栗段的好望角吧....
我覺得L1白平衡有抓準的話,色澤都很棒(閣下這幾張都蠻準).
戶外大部分都還蠻準,只是有時還是有點Lumix的冷調.

snapped by Lumix LX3
Lumix L1 + Konica Hexanon 50mm F1.4 + Metal hood


snapped by Lumix LX3
Lumix L1 + Tokina 28~80mm F2.8 + Metal hood


Lumix L1 + Sigma 8mm F4 (For Konica AR)


Lumix L1 + Tokina 28~70mm F2.8 + Nikon-4/3 adapter


朋友的傻狗
Lumix L1 + Sigma 8mm F4 (For Konica AR)



Django Tai wrote:
感謝欣賞...鍍膜剝...(恕刪)


在黃光下斜看比較容易看到,還好位置是在鏡片靠外圍側,不是在成像範圍內.

Django Tai wrote:
照片應該是在西濱苗栗段的好望角吧.......(恕刪)

您眼力不錯是西濱路上,但是沒那麼南啦,大約是大園進入觀音路段沒多遠...


L1 & L10 自動白平衡還滿正確的,而且拍起來的色調還滿合我的感覺,..
有一種舒服慵懶的感覺就像是音樂的"巴沙諾瓦"(Bossa Nova)...


喔!您還轉接那麼多的鏡頭,照起來真不錯.....

Espresso168 wrote:
在黃光下斜看比較容易...(恕刪)


手邊這顆Konica Hexanon 50mm F1.4是買konica機械相機時人家送的鏡頭蓋.
它當時真的只是鏡頭蓋,因為第一片跟最後一片發黴嚴重而呈現霧狀.
在下一時好奇,於是動手拆開清洗(洗劑 : 1/2乙醇 + 1/2乙醚),約莫30分鐘便拆了八成多,後來黴絲也清完了(不知道是沒吃掉鍍膜,還是鍍膜吃光光),一整個晶瑩剔透.
在下邊讚嘆鏡頭的製作工藝,邊組裝回去,結果花了超過六個鐘頭才裝回去(應該邊拆邊拍照).

在下以前常騎西濱,想不到還是猜錯了...哈哈
不過你也知道,西濱很多地方看起來都很像....
你說的這路段我知道,那段路風車密度非常高.
不過在下要小小提醒一下,摩托車騎那段路時,安全帽的面罩務必放下(開車空調請開室內循環).
在下以前騎摩托車路過之後,回家摸摩托車的擋風鏡都會有一種奇怪的油漬.
附近又是工業區,根本無法想像那些油漬是甚麼東西.

我忘了你的相機是L10(還以為是L1),L10當年最後出清時(kit組大約兩萬一吧),實在很想再買一組,因為出門有時會帶兩顆鏡頭,想說有兩個機身方便多了,不過這個想法最後都只是自己的嘴砲啦...哈哈.
不過兩萬出的L10 kit真的是非常超值,雖然kit鏡光圈略小於L1,但網路上評價似乎很不錯.
當時L10我唯一在意的是,為什麼不走L1的復古外型(畢竟很難大賣,那不如外觀有特色),
否則其他方面的確是足以取代L1,特別對我這個常用手動鏡的人來說,L10更明亮的觀景窗實在是很吸引人.

在下當年接觸的第一台單眼,是爺爺留下來的Konica TC,接著買了台M42的Chinon CS機械單眼,後來才購入了人生第一台數位相機Lumix Lx1,接著的是Lumix Lx3.
因為手邊有些Konica跟M42的老鏡,最後決定選擇4/3系統的L1,畢竟只有4/3可以用一條橡皮筋上Konica的老鏡(不過無限遠需要動點手腳),所以其實我是很習慣手動鏡的,手邊兩顆有AF的Tokina 28-70mm/28-80mm F2.8 for Nikon,我都只是拿來轉接當手動鏡用(在下手邊沒有Nikon單眼).

相片中是哪家咖啡廳/餐廳 ?

Lumix L1 + Contax 85mm F1.4


Lumix L1 + Contax 85mm F1.4


Lumix L1 + Sigma 8mm F4 (for Konica AR) + FL360


Django Tai wrote:
在下一時好奇,於是動手拆開清洗...(恕刪)


您還真是厲害自己清洗,要是我可能裝不回去了..
或者是裝回去了,但零件一定會多出來....

西濱那個路段我還蠻常走的,多謝提醒.

L10我是最近才入手的,我是爬文曾經看過有人也說過L10觀景窗比L1比較亮,
但對我來說手動合焦確認...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

從您的描述您玩手動鏡應該也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有空再向您請教一下手動泛焦調整,我Canon FD老鏡,在G2上還抓不到泛焦的方式.
雖然曾爬文看有人說轉至無限遠處在回轉一些,不過還是沒有那種有泛到焦的感覺.

上一張照片是在一家連鎖咖啡店拍的,實際上店內是沒有那麼暗..
我是點測光在右邊牆上比較亮的地方,讓他產生那種我要的感覺.


L10+14-50mm/F2.8
...(恕刪)


















玉山石竹
L10 kit






....(恕刪)..
歡迎參觀土香的xuite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hoohiun
很久沒上了。。。再加一塊磚頭。(因該夠15字了)
EricssonAng wrote:
很久沒上了。。。再加...(恕刪)


西門町紅樓,L10
















自從E-3賣了之後,L1的出勤率高上不少!
雖說M4/3很方便,卻還是難以改掉眼貼OVF的習慣...

最近敗了PL25 F1.4
趕快過來堆個磚,分享喜悅!







  • 19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