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lympus 並未加入 Panasonic 的 FF 系統
2) Leica 有可能與該系統有關聯
目前有確認的消息 (FT5):
Panasonic 將於 9/25 發表新 FF 相機系統
Panasonic 將展示原型機,以及非最終定案的規格
該新相機系統將於 2019 3 月上市
Panasonic 已經設計了新感測器
該相機將超過 3000 萬象素
該相機有優異的錄影品質
尚未確認的 (FT2… 可能對也可能不對):
該相機可透過轉接還轉接 M4/3 鏡頭
售價約 $3,000 美金
沒有 IBIS
2 個卡槽
FF 下拍攝 10 bit 4:2:2 4K 無裁切
耐氣候機身
Olympus 並未加入 Panasonic 的 FF 系統(咦,上面不是提過一次了)
追加(FT5):
Panasonic 的全幅無反新機不僅會是一台專注於攝影功能的相機。同時,它也不是一台入門機,而是一台把目標放在與 SONY A9 和 Nikon D850 競爭的相機。並擁有兩項特點:
1) 強大的錄影(4k)與照片拍攝能力(擁有高解析度感測器)
2) 比競爭對手便宜-> 未確認,不過應該約在 $3,000 美金
Jiayou wrote:
4/3 Rumors...
該相機可透過轉接還轉接 M4/3 鏡頭...(恕刪)
新全幅系統能轉接M4/3 鏡頭,表示鏡後距更短了,
希望能夠成為真正北港香爐,連現在SONY E環鏡,NIKON Z環鏡的都能轉接
另外如果要達8K錄影規格,其實感光元件就設計16:9的,剛好全像素讀取,
拍照可選16:9、3:2或4:3,當然畫素就從兩端裁切了,或許尚可達3千萬像素
至於轉接M4/3 鏡頭,裁切像素或許至少還可以到4K的規格,可以拍4K 60P影片
真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期待P家機身的強大電子性能好過其他全幅機,
但怕如果又跳回P家全幅,現有使用的SONY全幅 E環鏡不能轉接就浪費了,
但至少手頭上許多P家M4/3 鏡頭還是可用,裁切後拍照又怕畫素太低啊

aztec1234 wrote:
不是消失在市場的東西就不用提,觀察事情不是這樣做的
Lumia 1020的高畫素目的有兩個:
1. Oversampling到800萬畫素
2. 更多的裁切變焦空間
第一個用途也同時具有降噪的特性,許多人只拿48MP的原檔去說它夜拍不行,卻不去看它的真正用途是什麼
再來,Lumia 1020的感光元件是1/1.5",如果原檔的夜間能力不能接受,你跟我說你可以接受雙鏡頭的第二鏡頭?畫素密度差不多的東西你知道嗎?
這的確是消失在市場的手機,但原因不是相機而是選擇的OS,它當時採用的技術即使現在來看也很值得拿出來討論
再來,我說到第二第三鏡頭的感光元件會變小,
看你的回應似乎沒搞清楚我在說什麼
這是要告訴你一件事,去查查看目前有在生產的最小Sensor size是多少以及對應的畫素數目
然後你就會發現,更小的片幅多是錄影用的低畫素Sensor,例如640x480的1/10"
而且越小的片幅越難放多位元的ADC,這東西不會隨片幅等比例縮小
如果真的要推三鏡頭,第三顆鏡頭的實體焦距大概要做到7mm以內,不然手機會有厚度增加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對應的片幅要1/5"才能讓等效焦距為100mm
1/5"或以下的Sensor要做高畫素...
經過這些推估就會發現三鏡頭要不就是犧牲手機厚度讓Sensor size可以沿用常見的尺寸,要不就是犧性畫素用小尺寸低畫素的Sensor在望遠端
後者就會面臨一個質疑:那為何不裁切就好?
前者的問題在就算用1/3.6" sensor,實體焦距還需要10.27mm才能達到等效100mm,手機的厚度比10mm厚能接受嗎?
當然,學DC用伸縮式鏡頭就有機會讓收納的尺寸變薄,但長寬就要讓出更多空間以便鏡頭收得進來,手機背面會有一大片是鏡頭,而且那些伸縮用的機構也讓整體的厚度也薄不了多少
對我來說,科技不是「我相信會進步」就沒我的事,而是要去看目前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去推測可能的發展型式
...(恕刪)

健人就是腳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