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dric8tpe wrote:小弟也來報到。目前還...(恕刪) 如果你是用4/3系統專用的數位鏡頭,不管是AF或MF時都可以在選單上面先設定以SELECT,在拍攝前按LCD旁的左右鍵去切換對焦點。但如果你是用轉接的手動鏡頭,那就通通只剩下:中心點,無法切換。
400D賣掉買L1.因為2台都有所以不建議出掉400d高iso 與 重量是我最近常用到的除非真的常拍風景 L1 就可以考慮.400d (KIT鏡+50/1.80 跟 L1 (KIT ONLY)比較起來 .L1拍起來比較容易清晰點.跟鏡頭有關吧.
alfred58 wrote:大大 請問CPL是...(恕刪) 看你在不在意那個CPL的效果吧。我是沒裝CPL在拍攝的,因為我個人覺得好天氣與好的空氣度會比那個CPL來的重要一些,而且我覺得濾鏡裝的越多,越會影像鏡頭原本呈現的顏色與感觸,小小意見僅供參考。
kanae wrote:看你在不在意那個CP...(恕刪) 平時,我也不太愛用 CPL,但是在豔陽下時會慎重考慮使用。記得兩年前爬玉山,空氣清晰光質佳,去時沒用 CPL,回程用,結果後悔無全程使用。反光影響很大。
最近搜尋到 DP Review 對 DMC-L1 深入解析,是目前看過最"深入且專業"的解析。忍不住分享給大家(或許早有人已經分享過)。該文除了對 L1 報導外,也包含了同級者(如 E330, 30D 等)的比較和 Leica 14-50 這棵鏡頭的測試(筆者表示:這是少數 Kit 鏡的測試)。比較特別的如下:在 12. & 13. Features 中有不同底片模式的測試照,以及改變對比,飽和及銳利的差異。在 14. Features 中OIS 的效果,尤其 Mode 2 遠優於 Mode 1在 16.Photographic tests 中有 L1/E330/30D 在各感光度的測試,其中也提到長時間使用 Live view,並不會造成更多雜訊。在 17.Photographic tests 中針對動態範圍做測試。其中底片模式標準>自然=平滑>動態;ISO 100 >400>1600;L1>30D>E330在 18.Lens tests 中此鏡最佳光圈是 F5.6/6.3;桶狀變形在 14mm 端只有 1% 而在 50mm 為 0%(FYI: R28-90, -3%~1%)(雖然有人認為這不是真正 Leica 的鏡頭,個人認為,此鏡的整體表現已經很像手邊的 Leica 鏡了;即使只是 Panasonic 設計的,也很了不起!)。在 20.Compare to ... 中Leica 14-50 vs Olympus 50 macro (個人覺得這棵 Kit 鏡比較優)在 21~24. Compare to ... 中有 L1/E330/30D/A100 的比較,雖然 E330 與 L1 是同一個 sensor,但表現出來有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