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全幅與4/3的未來

有人說APS是裁切系統,
是因為APS犧牲拍攝的可視範圍嗎?
那如果4/3能完全受光,
4/3就不能也被稱為裁切系統嗎?
APS被稱作裁切系統我想應該是因為沿用135規格的接環,鏡頭,但感光元件卻比較小
Lanxlot5475 wrote:
那麼,由於在 4/3 系統的感光元件只有 135mm FF 機的一半大,因此相同面積中的畫素也等於是 FF 機的2倍密。

對喔~這也是一個問題
C 家的大兔有效 2110萬像素
聽說一般的鏡頭不能滿足它的感光元件
要定焦鏡才可以...
toto0833 wrote:
對喔~這也是一個問題...(恕刪)


135 FF的2100萬象素. 其實像素密度並沒有特別高.
頂多是怕週邊畫質有下降而已

Olympus也不用擔心. 因為ZD鏡頭本來設計時的解像力規格就比較高.
可以應對更高像素密度的感光元件


ps.順帶一提. 其實小DC的鏡頭解像力是非常非常高的. 只是因為片幅小. 機身小. 所以不起眼而已
lvin0128 wrote:
4/3會消失的疑慮,
實在讓人不太敢再花錢買鏡頭....恕刪)


全幅有比較好嗎?全幅的名詞還不是被教育出來的....

我只知道電子商品應該愈做愈小才對(當然也要合乎工學),FF太重了,動不動主機就要1~2KG加上鏡頭比步槍還重了....

如果有人要扛桌上型電腦出門那是他的事....我寧願用Notebook 或 PDA

電子商品本來就不是耐久財,何必考慮太多.....
看了很多大兔EOS-1Ds Mark III 拍攝的照片
感覺定焦鏡比較銳利...
有幾支鏡頭,原本在中階機上面表現不錯的變焦鏡
接在大兔上畫質有些鬆散

也有站上的前輩提出
這樣高的像素是否已經超越鏡頭的解析度?
現在才2100萬象素
據說Canon 已經在實驗室
試做出更高畫素的CMOS

全片幅是不是真的需要?
到時候發現手上鏡頭的解析度不能滿足CMOS
要重買新的鏡頭...
加上重量級的體積...

以上只是個人意見
有錯請指正...
謝謝各位前輩...

lvin0128 wrote:
SONY開發出 35...(恕刪)


我比較好奇,以前35mm底片機可以輕型化,為什麼數為時代反而全幅機要搞到1~2KG.....搞不懂
CMOS 全幅一片面積不小

很好奇怎麼沒有一間公司願意做低階的全幅機來供佔市場

只是不斷的往高畫素 高對焦性能 高電子系統 作導向 ???

1000萬畫素全幅的CMOS 應該會比2200萬素來得好做吧 ???




xbox0922 wrote:
CMOS 全幅一片面...(恕刪)


可能相對之下!APS的利潤還是較高吧!
畢竟平價全幅真的下放.APS用戶應該會有所轉移~

時機未到阿~
鳥先生&鳥夫人 http://www.birdcp.com.tw/
以前底片市場不同片幅都活的好好的就是品質區分不是嗎?135容易攜帶品質優.要更大品質的就去找更大片幅的更昂貴的.

也許未來也可能按照品質跟價格區分吧!43系統容易攜帶品質優.APS-C重一點更好一點的品質.135再重一點品質再優一點.

OK!其實重疊的感覺滿嚴重的.市場機制會自然的淘汰吧!!現在討論有點太早了!畢竟購買攝影系統不是投資,是為了創作或紀錄.CONTAX會掛掉也是跌破眼鏡@@

不過電子元件進步到時候全片幅只要跟FM2一樣大台跟重量還有有人嫌他重嗎?也許到時候43應該只有大型DC重了吧!!不過應該都是能接受的範圍.打了一堆廢話@@總之市場會決定一切的.我公司哪一家的相機都有我也都用過,感覺就是用你習慣的就是好相機!!批評自己喜歡的系統才會讓廠商知道進步的地方,攻擊別人擁護自己就有點小家子氣了.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