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神經網路只有學習,沒有思考,會把類似的東西做統計歸納,把相似的東西視為同一結果,所以不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和類神經網路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自動對焦用人工智慧,是因為要模擬人類思考,思考畫面中那個物體才是該對焦的地方,那是SONY想做的,做不做的出來不知道
果排斥自動對焦,用手動對焦就好了,那不就沒GH5對焦亂飄鳥鳥的問題
如果不喜歡相機那些自動測光等等功能,拿個測光表測光也可以解決,不過我幾乎沒看過拿數位單眼的這樣幹過(商業攝影除外)
人臉對焦不是人工智慧,只是把顏色作分析而已,有興趣的自己可以去找論文看
別忘了NOKIA的金句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科技也始終來自於人的惰性
是你自己先提AF要直覺,又提了Sony AI Auto Focus出來,
所以我才回覆,AI不見得會讓AF變成"直覺"
因為"直覺"本身就沒有任何的定義存在,
因為AI的基本概念不見得一定會做出你所認為的"直覺",尤其萬一你的"直覺"放到統計上只是"小眾"時
怎麼你又把它當成是:
"我不知道什麼是AI"?
"我不知道人臉對焦跟AI無關"?
你的思維會不會跳太大? 還是根本是故意的?
你從來沒回答所有質疑你的問題,一個都沒有,
你一開始只是不斷的在跳開原本的質疑,這招被拆穿之後,
就趕快畫一個靶,然後忽然全部變成是我什麼都不知道,把你自己轉變成一個智者的角色,
自導自演說我不懂,要我去找論文找什麼東西來看
況且,真要比工程技術經驗,我還不見得比你少,
而真的懂的人也不會這樣回答問題,貼一堆連結貼一堆名詞,
卻是一問就倒,也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
如果你真的是故意的,我也只好呈報站務處理了
https://www.facebook.com/LUMIX.Taiwan/posts/1441346909230356
https://www.facebook.com/LUMIX.Taiwan/posts/1456276391070741
https://www.facebook.com/LUMIX.Taiwan/posts/1457198270978553
以上來自官方粉絲專頁
另外,GF9也將引進
https://www.facebook.com/LUMIX.Taiwan/posts/1441335545898159
直覺不是你以為的直覺這樣而已,直覺有些時候是依照以前的經驗或是遇到的狀況作出判斷,"我覺得"這個回答並不是100%沒依據的,當我遇到甚麼狀況時我會怎麼做,這是直覺的一種,是經驗累積或是教育變成的反射動作
類神經網路用在測光的地方,依據學習與統計作出部分客製的測光結果
你要排斥科技我沒意見,但是現在的你就是在享用科技
好不好用是一回事,SONY有心要發展那一塊是好事,不然IBM沒事搞個下棋程式出來幹嘛,那個西洋棋程式不是只有能下棋那麼的簡單。AI對焦當SONY做到了別家做不到,那就是SONY的優勢
數位相機的科技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相機是高度整合的產業,很多東西變通改一下就可以用在軍事上面
我回的PO從來就沒有在爭吵,提個AI對焦也反彈這麼大,提個把這些科技用在相機工業上面有那麼好不高興的?我不知道這樣要提報管理員甚麼?問題是,有甚麼好提報的
Wahaha214 wrote:
人會思考,會根據所...(恕刪)
厲害,一下子就把所有事情推到別人身上,
現在又給他人戴上「排斥科技」的帽子
你有意識到你不斷在繞圈圈嗎?
當你提了AF就是要直覺,Sony在發展AI Auto Focus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後,
我根據AI的運作方式告訴你的直覺與AI資料庫內的直覺有所不同
然後你再告訴大家,其實相機不需要AI?
自己提的東西又想當沒這回事?
更不用說後續一下子跳到類神經網路,
一下子又跳到AI,立場飄浮不定,甚至把自己搞出的問題轉嫁成是別人的
為什麼說你一問就倒?
因為只要碰觸到核心問題你就跳到別的議題了
再來,我很明白的說了,
如果你是故意這樣做的,我會提報站務處理
「你是故意的嗎?」
aztec1234 wrote:
厲害,一下子就把所有...(恕刪)
我沒提到相機不需要AI,請自行去看我的所有PO文,要直覺除非用眼控對焦不然只有靠AI輔助,AI包含類神經網路,也就是類神經網路是AI的一部分,沒這部分AI就失去學習的功能,人會去思考到底要選哪個對焦點最好,這個判斷是從經驗而來,經驗是從學習而來,大多數的直覺是基於這些經驗所做出的判斷,你如果不懂我再解釋給你聽,為什麼紅色代表危險?火焰的顏色從黃色到橙紅色分布,你去碰火焰會不會被燙到?答案是會,加上教育告訴我們紅色代表危險,所以我們一看到紅色就知道那是代表危險的顏色,變成是種直覺,反射動作,AI的資料庫不會是死的東西,會一直改變與增加,不會改變那只是個普通的資料庫罷了,也因此AI才要類神經網路,所以你真的知道甚麼是AI嗎?不然你怎會說這句"我根據AI的運作方式告訴你的直覺與AI資料庫內的直覺有所不同",重點是AI是會學習的,需要使用者去教他,下棋程式已經預先把棋路輸入進去了,但是重點是程式會根據現有棋路已具碰到的狀況創造出新的棋路,這就是人工智慧
PO那些連結只是讓你知道AI是甚麼,不是我說了算(包含定義)
AI對焦是在模擬人選對焦點的行為模式,我不期望那會是100%完美的東西,但是只要能應付85%的狀況就很好用了,只要有辦法做出來我會使用
類神經網路並不是AI,我也沒說類神經網路就是AI
至於你問我要多少G的容量才夠,要不要多的DSP去做? 抱歉,我不是SONY的PM與RD,問我沒用也得不到答案
SONY這種大公司沒無聊到沒事去發展AI自動對焦,研發是要錢的,不管這科技會不會成功,但是這研發的出發點就是要應付自動模式在選擇對焦點時的不足,OLYMPUS就有所謂的泡泡對焦(我沒說泡泡對焦是AI對焦,別扣我帽子),拍攝動態照片下自己會去抓對焦點,錄影能不能用我不知道,但是這功能對我來說會很好用,因為我跳開DSLR只有中央對焦點最強的缺點,拍攝動態照片我可以不用擔心萬一物體離開中央對焦點就會拉風箱
你不想用或是排斥用是個人選擇(如果哪天真的發展出來了),反正你切手動選擇模式去用就好了,除非相機沒提供你手動選擇對焦點模式,如果目前此台相機在4K影片下的自動對焦還是不盡人意,那就切手動對焦吧,只是一台機器那麼貴,如果能更好一點才對得起那個價格
不認同跳過不要看就好了,我也沒得罪你或是對任何人做人身攻擊或和任何人包含你惡言相向,只是討論個東西而已這樣就要去告管理員等等的,我只能說無言
Wahaha214 wrote:
我沒提到相機不需要AI...(恕刪)
對技術了解的人,會去思考技術的可行性與可能碰到的困難,
再去思考這是否符合消費者所想要的,以及是否出發點就錯了,
而不是坐在那裡等科技進步
對技術一知半解的人,只會不斷把提出質疑的人打成是反對科技發展的一份子,
不斷以"科技會進步"去逃避技術的可能障礙在那裡
這是我最後一次回覆,對於怎樣都不想正面回答問題只會不斷繞圈圈立新靶來打的人,
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累了,
完全不看我寫了什麼,回答的東西與別人問你的完全不同
甚至不斷拉更多東西進來混淆焦點,
例如你一下子說相機有AI可以讓AF更直覺,一下子說相機不需要AI而是類神經網路,
造成別人混亂,這個我已經說了兩三次了
現在你反而說別人是在質疑你說"AI等於類神經網路"?誰說的?那一段?那一句?
你連別人在質疑什麼都可以搞錯,甚至我認為是故意扭曲,來避開自己的問題
你講了什麼我列了兩三次了,你只想當那些都不是你講的,
而且又跳到前面沒有人提的眼控對焦,立另一個靶來打,自己想像等一下會有人針對眼控對焦攻擊,
想像那些完全沒有人提的東西,也沒有人想理會的東西
說真的你連基本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了,完全沒有必要扯到那些部分,扯到了你也只會被問倒而已,
篇幅長的文章卻內容空泛,就只是充字數
說別人無聊,你這樣的行為就不無聊?
我再問一次,
「你是故意的嗎?」
如果你不在意站務回報,上面這個問題你應該可以很直接回答是或不是,
而不是繞那麼多圈子卻怎樣也不回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