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in0128 wrote:4/3會消失的疑慮,實在讓人不太敢再花錢買鏡頭, 4/3消失後, 手上的相機會自爆嗎?不然為什麼要擔心這一點呢?反倒是4/3 system對鏡頭有規劃,不用擔心片幅改變或跟不上高畫素的挑戰,而變出一堆狗頭出來....只要CF卡還存在, 電池還能用,他還是能拍照, 不是嗎?
4/3的市佔率的確是低..但是在底片時代..嚴格來講olympus和panasonic在可交換鏡頭的自動對焦單眼上都是缺席的~~所以他們賣出的每一台每一套相機和鏡頭都是紮紮實實憑空建立的~~現在踏入4/3的每一個用戶都不是因為之前底片時代的鏡頭包袱而選擇他...因此這樣的市佔率雖低..我倒覺得是還可以接受的~~我用的是E300...我之前選擇他是因為他夠便宜..jpg直出色彩漂亮..而且在同期低階機種支中性能沒被閹割~~當年olympus擁有的技術也幾乎都在低階機中有呈現出來..並不因為是低階機而在性能上有所保留..不過說真的..4/3的鏡頭一開始並不讓我滿意..因為好的鏡頭價格都偏貴..而便宜的鏡頭選擇又太少..直到現在4/3第二章..我才開始滿意..最近買了新一代的40-150非常滿意..終於發揮4/3該有的輕便實力了!!
julien wrote:4/3的市佔率的確是...(恕刪) 市站率低不代表不能生存,雖然很多人看壞4/3,可是數位單眼對松下或olympus來說只是事業體的一部份,只要整個事業體是賺錢,一個數位單眼虧錢,也不至於要把這個系統收掉,更何況人家有沒有賺錢誰知道呢,4/3本來就是專為數位化建立的系統,什麼全幅 焦長x2那都是底片時代的思維,jukien大說的好,很多踏入4/3的每一個用戶都不是因為之前底片時代的鏡頭包袱而選擇他...,不過4/3轉接之王的特性確讓底片時代的鏡頭重生,
http://forum.ncphoto.cc/index.php?showtopic=15233各位大大可以去看這個討論串喔,看完後個人覺得APS-C 4/3 全幅,都是使用習慣的問題,對過去135底片用家而言,全幅的平價化是他們所期盼的,對只用過APS-C 4/3的人,也許那一天全幅平價了有機會用到,反而會不習慣全幅的焦長也是有可能的,當然雜訊就不用多說了,同樣的像素數 小片幅永遠玩不過同時期的大片幅,當然科技會一直進展,小片幅的雜訊 ISO已經滿足一般生活攝影的需求,
lvin0128 wrote:各位大大可以去看這個討論串喔,看完後個人覺得APS-C 4/3 全幅,都是使用習慣的問題,...(恕刪) 沒錯呀,所以說,沒有所謂哪個比較好的啦習慣了什麼,就用什麼,拍不出好照片絕對不是片幅問題,也不是系統問題,而是適不適合的問題,有沒有下功夫去學的問題 !!!
對啊不知在片幅上爭來爭去的有什麼意義君不見有人拿了5D照片拍起來跟DC差不多還有人認為某家系統未來不明朗之類的善用器材才能發揮器材帶來功能性若一直受限於器材本身硬體規格無法用心於攝影豈不喪失了攝影的本質
耕生 wrote:不過4/3能錄影之前我也不會買?所以你根本沒用過單眼?那麼以上所說的優缺點等等都是....? 我用過D70.....婚禮,活動記錄,好用......但好大.......單眼的快門聲真的有種說不出來的魅力....現在沒那些需求了,so...........DC也深入使用過4900,5700,8400....我覺得A200最均衡,出遊踏青最好用.---------------------------------------------你可能覺得我那句話是在說4/3不好對吧?不過事實上,我沒打算買4/3以外的DSLR.....除非APS能把鏡頭也縮的像4/3那麼小那麼短當然,還要能錄影
ziv0225 wrote:沒錯呀,所以說,沒有...(恕刪) +14/3.APS與全幅都是使用習慣的問題,而非必要!!擇你所愛,愛你所擇!!記得吉米王的書中有寫道:CANON的FF是稱其感光元件與135片幅底片尺寸幾乎同大小,而4/3的FF則是可以將整個感光源見佈滿感光點的"全框傳送"技術~~而135底片原本是柯達的產品代號,而他的大小就是常36mm與寬24mm的範圍大小,剛好可以完整結取鏡頭所投射出的成像範圍.而aps(advanced photo system)則是犧牲拍攝的可視範圍..不過...不需要拘泥於這些東西啦~~拍的高興比較重要阿~~雖然器材貴爽度就高,而目前全幅機很貴...就是爽度問題吧??!!不可否認...我也想"爽"一下,玩玩看沒玩過的全幅...只是...不過若是中樂透的話~~一定要全都收!!收齊4/3,APS,FF.中片幅跟機背與底片機,全都收齊,超爽!!!PS:其實...這一切都是阿本仔的陰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