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M4/3的淺景深


建築虫 wrote:
樓上有人PO用150遠砲的糊照,勸你看看就算了
因為他沒告訴你他站離被攝影超過2公尺以上
...(恕刪)
所以M4/3相對來說較不易取得淺景深,不是不行,是較不易


報告虫大:該照片的物距約為五公尺

所以我也給一個很正確的說明 : 每一家的淺景深都要付出代價, 只是 4/3 (M4/3) 會比較難而已.
打個卡細細研讀~
看完還是有點模糊><
Mooncat wrote:
報告虫大:該照片的物距約為五公尺...(恕刪)


大學攝影課裡講師有提到一般人的使用大多都在2公尺內取景
超出2公尺,通常是具某種意義性或主題性的拍攝
我理解為超出2公尺是較少人,且較少機會會去做的事,而且可能需要更高的技術力、財力與興趣
因為少做,所以就不太常發生在生活中

您說的對,要淺景深都不容易
而這不容易中,FF、APS與M4/3的相較,M4/3是最不容易的一個
(連有錢想買一顆0.6大光圈都沒有)

當然這個「不容易」可以用下列形容詞代入
較不容易 = 較貴 = 較多限制 = 較不明顯 = 較少資源 = 較高技術力 = 較花時間等待
絕不會辦不到
只是在泛用性與取得限制上很容易就會遇到門檻

如果樓主能開個合理的價位,也許大家立下就能為您做個決定
比方一機一變焦鏡,3萬以下,我想沒有朋友會排斥建議您用APS+17~50/2.8副廠恆定光圈鏡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R6.2 wrote:
creamy...(恕刪)


我果然才疏學淺~~~~~http://www.idigitalphoto.com/dictionary/gradation

字典找不到~~~~
建築虫 wrote:
大學攝影課裡講師有提...(恕刪)


超過兩米外取景比較少應該是指都市吧!!! 離開都市人在兩米外都可以拍~~~~兩米不長,M4/3 的150mm端就可以辦到了!!

有時候學校的講課歸講課,還是要以實拍為準,不然還沒開拍條件一大堆~~~~套句周星馳在偉小寶裡面唱的「不知何年何月得償所望」

藝術在學習中其實只要抓大方向,實拍實做才是最終的呈現,不管中間過程如何,結果出來的比較重要!!

創意才是藝術的主軸~~~有時候某些狀態的創作是要打破原來的規則的

例如:你說過的「一般人很少在兩米外取景」

如果要拍出色的相片就得想辦法在兩米外取景,也就是要打破 一般人的作法
1.焦距跟片幅所得的視角,也就是放大率,這是片幅大小真正影響的地方。

2.用同一顆鏡頭(假設),假設FF的焦距是1m,要維持相同的放大率,APS-C必須後退到1.6m,m43必須後退到2m,以此類推。

3.散景只跟physical aperture有關,就是鏡頭焦段除以光圈,這裡的散景不是指local blur而是distant blur。

4.m43要達到跟FF,APS-C同等散景,並不困難(按照3來看),但是考量到放大率的問題(其實還有鏡頭體積的考量),m43需要更長的焦距,猜猜即將上市的MZD 45mm F1.8的散景表現跟市面上所有的50mm F1.8(包含FF,APS-C)鏡頭差多少?如果按照2所提的方式。

5.望遠焦段在人像拍攝裡很普遍..包括家庭拍攝。

6.其實小弟對MZD 45mm F1.8最有興趣..等這顆等很久..XD,..呃..哄睡去..

J.J.player wrote:
藝術在學習中其實只要抓大方向,實拍實做才是最終的呈現,不管中間過程如何,結果出來的比較重要!!
創意才是藝術的主軸~~~有時候某些狀態的創作是要打破原來的規則的
例如:你說過的「一般人很少在兩米外取景」
如果要拍出色的相片就得想辦法在兩米外取景,也就是要打破 一般人的作法...(恕刪)


所以..我哪裡說錯了嗎????請指正

「藝術」這見人見智的議題直至目前為止,是您打開的
我談的是很平常、一般和常見的事物

事實上對搞設計的我們來說,是沒有啥「規則」可言(不要在這細談,你想聊我們可以開版另聊)
數據是給普羅大眾使用的
2m內的取景以人物主題來說,幾乎是生活使用慣常的區域(我前文也提及生活,不是藝術)
甚至是標準焦段常用的範圍(您想想百微最近距離都要快1m)
不管是不是都市或鄉村
而我只是在說明這個「常態」
只是個常態
犯不著什麼事都要頭腦說、藝術說的來與人對談

不過您說「某些狀態的創作是要打破原來的規則的」的也沒有錯
只是在這時出現
個人感覺頗怪異...........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建築虫 wrote:
所以..我哪裡說錯了...(恕刪)


沒有!! 你沒說錯!! 謝謝~~~~~~
biaw78 wrote:
http://www...(恕刪)


我比較認真看待 creamy bokeh 這一詞!! 很努力在網路上找定義~~~因為定義不清楚很容易有爭議!!

後來只好找維京百科 先是 creamybokeh合在一起的一詞!



沒有結果~~~接下來是 分開的一詞 creamy bokeh 有兩筆 不過都分很開


我只是要搞懂西方對於 creamy bokeh 這一詞是不是有定義,沒有其他意思!!

從古歌找的應該都是民間說法,並沒有被納入字典裏面,代表可能這個定義真的很難下,或者是還有其他的原因。

~~~~~~~~~~~~~~~~~~~~~~~~~~~~~~~~~~~~~~~~~~~~~~~~~~~~~~~~~~
不過還是謝謝告知網址~~~~也可以好好的欣賞大師級的大作!!
~~~~~~~~~~~~~~~~~~~~~~~~~~~~~~~~~~~~~~~~~~~~~~~~~~~~~~~

為甚麼這麼認真?? 既然有大大說我們這篇是很有水準的文章,我比較希望的是可以引經據典、或者是提出佐證~~~而不要淪為謾罵之文~~~謾罵文章太多了!!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