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情報]Panasonic DC G9

有點好奇的是,GH5 跟 EM1.2都是接 Oly 45mm f1.8來測,DPReview測G9時為何不繼續用相同鏡頭,卻改成leica 42.5mm f1.2,GH5不就被陰了?
piyopiyo765 wrote:
要論雜訊的話,G9...(恕刪)
高ISO雜訊表現本來就是個人自由心證,我也只說出我的看法
但我從不會要求Panasonic在高ISO上花功夫去改善
因為改善高ISO,勢必要犧牲低ISO的畫質
再者,除了少數環境會用上高ISO以外,高ISO提供的幫助也就那樣而已
國外的網站幾乎都對G9有不錯的評價,有的網站還說G9是難以擊敗的相機:
http://www.photographyblog.com/reviews/panasonic_lumix_g9_review/conclusion/
http://www.pocket-lint.com/review/142737-panasonic-lumix-g9-initial-review-the-mirrorless-camera-choice-for-pros
至於自動對焦有影片可以參考:

地頭蚯蚓 wrote:
有點好奇的是,GH5...(恕刪)

請問鏡頭對高ISO的影響為何?
有沒有影響我不清楚,只是在做測驗時,測試環境應該要一致。 若不論ISO,解析度上的比較就差不少。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請問鏡頭對高ISO的...(恕刪)


雖然我也是JPEG直出的懶人,但如果是拍RAW檔為主的朋友,建議也看一下RAW的比較,不妨從6400開始...

地頭蚯蚓 wrote:
有沒有影響我不清楚...(恕刪)

個人認為解析度應不會影響高ISO細節保留及純淨度能力
地頭蚯蚓 wrote:
如果是拍RAW檔為主的朋友,建議也看一下RAW的比較,不妨從6400開始...
剛好看到國外有人在質疑 DPR 的 RAW.

左邊是一般光源,右邊是低光源
是不是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低光源反而更乾淨?

同樣一般光源,iso6400 RAW 跟 iso6400 JPEG 的曝光參數竟然不一樣?!!
更可疑的是拍 RAW 卻不提供 RAW 給人下載...

被人懷疑一般光源的 RAW 根本是整組都欠曝再後期增亮,雜訊才爆出那麼多。反而低光源那組 RAW 才是正常水準
tyf000 wrote:
剛好看到國外有人在質...(恕刪)

原來國外已有人提出疑問了。其實昨天看JPEG圖時,也有發現GH5的ISO 6400照片參數怪怪的,但為免叉開話題就沒提及。在此也貼出供參:



二者的快門跟EV不同。上圖的比對結果是否跟實際差異很大,我沒有意見。只是讀者如果有從事過研究或測試,DPR這樣的測試安排很容易被人質疑,因為程序優先實質,這應該是個一般準則。

測試工作是很單調又複雜的工作,DPR的測試者是很辛苦的,只是過程中有這樣的瑕疵,測試結果的信度跟效度就難免打折扣,很可惜。
tyf000 wrote:
剛好看到國外有人在質...(恕刪)

看來不只DXO,連dpreview的測試也有問題,測試前要先確認曝光是否一致我以為是基本常識...

自從DXO測GM1用電子快門被抓包後,從此對它打的分數先打八折再說
DPR 可能是把各種相機都用相同的參數去拍,結果照片亮暗明晦各有不同,只好後製拉

但我覺得不同機身鏡頭的測試,為了得到同亮度的照片,曝光參數是可允許不同的.
不同機身可能會設置 ISO 灌水的高低,所以需適時改變曝光參數.
而鏡頭不同時,也需要改變參數來補償 F光圈跟 T光圈的落差.
但是同機身、同鏡頭、同場景,RAW 卻跟 JPG 參數不同,這就有誤導之嫌了
GH5s 延期發表了,移到明年 CES 展覽才公開..

若以松下這新的除噪演算法,搭配傳聞中 GH5s 低畫素 sensor
低光錄影可用上推 iso25600 甚至到 iso51200 感覺並不是難事.

改進製程,需好久才能爬個 1/3 級
改進演算法,輕輕鬆鬆跳個一兩級 (也不算輕鬆啦,新的演算法搞不好要研究三年)
而且不同 iso 還可以用不同的演算法去最佳化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