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11 wrote:照理說,RAW檔的存檔速度也會和記憶卡的速度有關係,不知大大是用那一張記憶卡。 我用的是ADATA 威剛 Class6 SDHC 速度我測試過,讀取/寫入是21MB/19MB,可以說是窮人版的Toshiba 白卡。供你參考看看。
[三]伴隨LX3的個性配件喚回攝影初衷的古樸經典 - Panasonic LX3(三)配件介紹隨著LX3的上市,這次LX3也半隨著許多配件上市,一方面或許是因為聽到消費者的殷殷期盼,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專屬配件的市場相當廣大並且獨佔,是一個相當大的商機。在文章的最前面,我們有提到過LX3並沒有附上一條手腕帶,而是附上一條背帶。這是LX3綁上背帶的樣子。背帶的樣式跟材質,比較接近Sigma的背帶,跟Ricoh的背帶材質與質感略有不同。LX1/LX2付之闕如的配件,是許多LX系列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心理的願望,LX3的推出,也讓大家的期盼有了一個完滿的結局。但比較遺憾的,這些配件是LX3 Only,過去的系列是無法使用的。先來看看的是外接的觀景窗VF-1。Panasonic的配件,外部的盒子上都有多國語言的註明。VF-1是利用一個絨布套來裝置的,這個絨布套,同時你可以當作擦拭布,他的材質近似於麂皮。與鏡頭蓋大小的比較。這個觀景窗的亮度相當不錯,外型也很古典雋詠,整體看來,這個觀景窗的舒適度,並不會比Sigma與Ricoh的幾顆光學的觀景窗差。觀景窗的框線是3:2的,背後也有顯示觀景窗的型號DMW-VF1。注意看的話,裡面還有一個比較小的框線,那是近拍的時候使用的。如果你使用4:3跟16:9的拍攝模式,會有一部分會被切到或者一部分無法包含在內。想必你一定會想問我,我使用外接觀景窗的目的是什麼?基本上這些類型的相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幾乎都是抓拍型的輕便P&S相機,使用觀景窗的話,原則上使用感受會比較貼近過去的一些機器的使用感受。再者,由於LCD會因而關閉,也可以減少機器使用的電力,拍攝張數比較多。但要注意的,這種觀景窗並不會跟機器本身做連動,就是跟單眼相機不同,並不會有光圈快門的資訊顯示在上面,同時也因為他並不是透過跟相機相同的光路(很靠近,但是是跟相機拍攝的平行)所以會有些許的誤差。當你使用觀景窗時,在選單透過設定,原本無時無刻開啟取景的LCD,便會只有顯示合焦指示,有對到焦會顯示一個小綠點。如果你想要外接鏡頭,或者使用UV、ND、或者PL鏡的話,需要利用這個套統。型號是DMW-LA4LA4的材質是全鋁合金的,也就是金屬,在套筒密合度方面,我認為相當的不錯,以第一次出原廠配件就有這樣的搭配,實屬難得。使用的方式是需要先將鏡頭前的螺牙環旋開,露出螺牙才可以安裝。等等,螺牙?是的,螺牙的好處就是用旋轉的,密合度較好,但是卻缺少了些什麼...對了!那我裝上廣角鏡以後,要怎麼知道到底有沒有裝?這就是「穩固」跟「偵測」必須要取捨的地方了。Ricoh的是用一個旋轉的卡榫來裝設套筒,其中會有一個小小的開關,巧妙的在套筒轉進去的時候卡到,進而開啟偵測鏡頭的機制。LX3很可惜的就是單純的套筒而已,但也因為螺牙的穩固性,讓密合度更好。這是原廠的PL鏡,口徑是46mm。裝載在機身上的樣子。PL鏡的前端可以轉動。「偏光鏡」簡明地解釋,就是:可以控制採用[偏]向某一特定角度的[光]之[鏡]片。另外一個受矚目的,就是專用的廣角鏡,LX3接上以後,可以達到18mm的廣角效果。外接的鏡頭,也附上了一個略有保護性的防震軟袋,就跟Ricoh的GW-1、DW-6一樣。Lumix的鏡頭蓋。這鏡頭蓋滿有厚度的,很具保護效果,比起薄薄的GW-1鏡頭蓋,確實是讓人安心不少。水汪汪的大眼睛,LW46其實體積挺大的,另外,LW46也沒有附上遮光罩,某些時候可能會造成困擾,比方說在拍攝風景的時候,旁邊出現的耀光可能會有些許困擾。LW46說真的,體積相當的龐大,使用上的時候確實有感到一些不便,首當其衝的,就是會檔到對焦輔助燈跟內閃。其次,裝上的銳利度表現是還不錯,但變形實在讓我比較無法接受,稍後我們可以來看看變形的表現。LW46跟LA4組合的樣子,LW46的後蓋可以直接蓋在LA4上,剛剛好一對寶!其實你也可以看到,當我們在煩惱GH-1+GW-1裝上以後,後蓋要怎麼處理的時候,Panasonic在某些時候的完成度跟密合度卻是令人驚奇。說真的這些配件,我沒有什麼太多好嫌棄的,唯一能著墨的還是在「組裝品質」、「光學素質」、「價位」。而這幾個方面,質感跟組裝品質的營造,LX3做的相當成功,在其他兩點方面就稍微比較不盡人意。鏡頭的表現我們留待後續來看,價格我們倒是可以先談談。LX3的定價與GX200相仿,在日本的售價LX3:64800 yen;GX200:64400 yen。但配件的價格卻是比較大的,以廣角鏡來看LA4+LW46為19500,而GX200的DW6是14180,差價約為台幣一千(但GX200套筒比較貴,因此剛好抵消,但LX3還是比較貴)觀景窗是24150,GX200沒有光學觀景窗,而GR的GV-1是18480、GV-2是21730,還是相當的高昂。下一篇,我們將來談談LX3的功能選單。
謝謝大大詳盡的測試...但這個配件的價格實在太驚人了 .... 雖然還蠻喜歡這個觀景窗的設計....有點疑惑的是,lx3廣角其實也已經夠廣了...為什麼不出望遠端的加倍鏡呢.... (如果能有個魚眼,那就更好玩了,不過大概購買者太少眾了...
什麼,我的Canon G9才剛買不到一個月竟然就出Panasonic LX3說真的,當初我還有去試過Ricoh的GX200但在產品發表會現場,我發現~他的快門反應與存檔速度實在是無法接受的~ 慢因為一直在尋找一台小巧的隨身機,這一台顯然是比我的G9小而且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廣角端可以拍出有別於一般小相機拍出來的視野~想請問大大~~ 經過實測之後快門的反應速度與存檔速度如何?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跟G9比一下~如果可以到達G9的水準~ 那我就準備把G9出掉~ 換 LX3囉~
rickpeng wrote:他的快門反應與存檔速度實在是無法接受的~ 慢 GX200存檔跟快門反應並不慢,當天所有機器都沒有裝SDHC卡,全部都是內建記憶體,當然讓你無法接受的慢。照這種體驗測試法,LX3也一定不會是你滿意的速度。當你批評一台的機器的時候,請先確定你真的熟悉他嗎?在會場有三名恆隆行公司人員,GR Fan Club十位站務,我自己也在現場,現場有一位聽障的老先生,操作馬上有疑問就問站務,站務不懂不夠了解就馬上問我。用Sandisk extreme III試過,單張RAW檔寫入約1.5秒,五張連拍raw檔後寫入約7.5-7.8秒一個聽障的老先生都可以這樣不懂就發問,就為了知道他不熟悉的東西,為什麼我們還經常在公開的論壇看到許多在一知半解底下試驗就下定論的言論?
aspect 看起來取跟LX2相同寬度必須退到更後面的樣子...選單改善了一些之前蠻care的問題, ex. auto ISO可設上限值...如果夜拍可接受ISO從200提高到800! 那我的小朋友又要離我遠去了...
謝謝您的指教,我只是說明我自身的測試感受而已。所以據您的說明LX3與Ricoh GX200的架構是相同的嗎?如果您是這個產品的專家,那想請問一下-為什麼內建記憶體會外接的比較慢呢? 我不是硬體工程師,但我玩電腦也二十多年了,沒聽說過內建的記憶體會比外接的慢?-我直覺在使用播放功能GX200就是比我手上的任何一台Canon S60(四年前的機器)、D70S、D300都要慢,我想這是出一個使用者的感受吧~如果一個產品設計出來,還要那麼多的解說,這是內建、外接記憶體~~ 什麼之類的~我想這個消費性電子產品的PM就該好好想想了~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去了解他的細部規格買了相機就是好好拍個照~ 就這麼簡單
rickpeng wrote:謝謝您的指教,我只是...(恕刪) 內建記憶體確實"很有可能"是比較慢的,記憶卡有快有慢,你可以用高價買快卡,或用低價買慢卡。然而內建記憶體,你並不能做選擇,而若廠商用高速記憶體,則成本上成升,相對的賣相就不好。所以就市場因素(而非技術問題),內建的記憶體通常是比較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