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ley55688 wrote:誘人的規格,不知道KIT鏡會不會配12-35 那支目前都只有單機身的價錢 含鏡頭套組配的是 LUMIX G VARIO 14-140mm/F3.5-5.6 ASPH./POWER O.I.S.Yodobishihttp://www.yodobashi.com/%E3%83%91%E3%83%8A%E3%82%BD%E3%83%8B%E3%83%83%E3%82%AF-PANASONIC-DMC-GX8H-K-LUMIX-%E3%83%AB%E3%83%9F%E3%83%83%E3%82%AF%E3%82%B9-GX8-%E3%83%AC%E3%83%B3%E3%82%BA%E3%82%AD%E3%83%83%E3%83%88-%E3%83%96%E3%83%A9%E3%83%83%E3%82%AF-%E3%83%9C%E3%83%87%E3%82%A3%EF%BC%8B%E4%BA%A4%E6%8F%9B%E3%83%AC%E3%83%B3%E3%82%BA%E3%80%8CLUMIX-G-VARIO-14-140mm-F3-5-5-6-ASPH-POWER-O-I-S-%E3%80%8D/pd/100000001002790666/
6 control 「Dual I.S.」不是 6軸,實際上是 4 軸,分給 6 個加速感應器去偵測控制.官網的 GX8 防手震說明鏡頭2軸(x旋轉, y旋轉)機身4軸(x旋轉, y旋轉, x平移, y平移)跟5軸比起來,少了 z軸旋轉但是鏡頭的 [x旋轉, y旋轉],跟機身的 [x旋轉, y旋轉] 效果是可以疊加的 (世界初)最大可以達到過去 3.5 倍的角度補正假若 14-140 II Power OIS 可以補正 5 度的軸線搖晃.加上 GX8 BIS 後,廣角端可以達到 17.5 度的補正 (望遠端效果就沒這麼好)要使用 Dual I.S.,必須更新舊鏡頭的韌體而錄影使用的 5 軸 Hybrid OIS+,機身負責的部份是 [x平移, y平移, z旋轉],防震效果沒有跟鏡頭疊加========其實我對這個比較有興趣...極光的亮度 -3EV~ -6EV,星星亮度又低於極光拍星星還可以自動對焦 XD
kanako0605 wrote:許多APSC高階機也不比入門FF輕阿甚至重很多也有,為何大家都不買入門FF畫質更好而要買高階APSC畫質相對較差呢?也許對某些人來說,GX8或是M43失去輕巧優勢,那不如去買其他APSC/FF機種吧,也沒人逼你要用GX8或M43對吧。 12-35 f2.835-100 f2.8兩隻都買了怎麼跳不然我早跳Fuji了雖然是01鄉民但是小弟沒有很有錢啊而且我是很挺Panasonic的我也沒有要越小越輕越好像GM就有點小過頭了手感反而不好畢竟m4/3是追求平衡的不是嗎片幅大如Sony Nex系列也是不平衡的手感這樣也不是我想要的會想換是因為GX1畫質真的稍嫌不夠尤其是白平衡都得自己再微調加上46萬像素的LCD畫質跟拍出來的結果很容易有落差後來看到GX7之後的產品畫質都有很好的提升所以打算再升級一次小弟沒有批評的意思只是在想下一隻相機該用哪一型會比較好(原來G系列也不會太大啊)不過自從用了這兩管f2.8之後有時會覺得GX7有點小(頭重腳輕)說不定等玩過GX8實機我的煩惱就嫌多餘了還是感謝大仔說明
體積變大這是沒辦法的,畢竟這是台加強了防護,加強防抖的,具備4K功能,加大了握把,還升級一個較大EVF的機器,不可能和原來一樣大,除非根本不在乎散熱,長曝之類的問題。即便如此,現有橫截面也無非是和EM1大致一致,但是沒有軍艦頭,整體維度也不過如此,當然了,我覺得松下更應該推出一台以GX7為基礎,換掉sensor,提升AFC,IBIS,以拍照為核心,剝離三防+4K的低階機型。
產品線夠多了啦GM極限輕巧GF輕巧自拍G 中階入門機GX高階品味準專業機GH高階專業機5條線在跑,一年半一台,一年有2-3台新相機加上LX高階隨身機跟FZ大砲機小朋友不停被出賣12-35 與35-100 F2.8 兩管也差不多到更新週期了吧現在看來被O家鏡壓著打就價格與輕巧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