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請問]該如何解讀DXO網站的數據?

icekaolb wrote:
照你說法,你的同一套...(恕刪)


也不是這麽說
DxO是要以機械快門為準來測試
那就要把GM1設成機械快門來比,這樣才叫同一標準

現在的做法反而是讓GM1的量測基礎和大家不一樣了


除去GM1這個case,
DxO測試目的是要精準反映感光元件的表現, 如果有新技術造成無法反映
DxO要做的應該是使用新方法除掉新技術造成的影響, 抽絲剝繭以逼近感光元件的正確表現
而不是墨守成規止使用老方法, 這樣只會得到不正確的測試結果


wazer wrote:
D700/D610我...(恕刪)


你提的這二個例子dxo的數據合得起來呀
基本上DXO給的基數還蠻正確的不是?
GX7感光和幾年前的G3 ISO只相差51分
這兩台我都用過

EPM2和GH3,EM5 差100多分 有人解釋說差異很小

但GX7和G3只相差51分,還不到100多分一半

差異有小到EPM2對上GH3 EM5 一半還小嗎

GX7 RAW ISO明顯比G3 好太多了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站不住腳就刪光所有對你不利的回應,
讓不知頭尾的他人產生偏向你的言論,原來高級會員都在幹這種事?
這種招式有其他人也用過,早就對此免疫了

夠帶種的話就把我的帳號停掉,否則我絕對會繼續噹那些不合理的言論

不過要是真的照我說的停了我的帳號,所有人都會認定是你在搞鬼,
除了共犯結構下的關係人,到時看各人怎麼表態的,通通無所遁形

如果停我帳號就可以把搞鬼的傢伙全部現形,
那也不錯

仔細想清楚啊! icekaolb
還有01的站方

就算把我這篇用各種理由刪了也沒用,自己想清楚

繼好一陣子前的 等效景深 魔人後~
現在又出現另一種DXO標準魔人....
mywang wrote:
http://www.dxomark.com/About/In-depth-measurements/Measuring-sensors-using-RAW-and-testing-lenses-on-cameras
有加料的RAW會試圖還原成原始資料,沒辦法的在評測中會標註提醒使用者

"Pre-cooked" RAW?
Certain manufacturers embed a small part of the processing directly in the sensor, which means that some degree of processing occurs before the RAW image is sent to the RAW converter. In this case, measurements for these "pre-cooked" RAW images can be biased by this processing.

To avoid any potential impact on our measurements, DxOMark always tests all cameras to detect any pre-processing of RAW images. A processed or pre-cooked RAW image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a genuinely unprocessed image. To some extent, these characteristics enable us to walk back the processing and reconstruct the original image to perform unbiased measurements, and we always inform the user about models with embedded pre-processing


一些小問題請教:
1) 請問哪些機型被DxOMark認定有內建pre-processing被提出來?
我試圖用"pre-process DxOMark"或"pre-cook DxOMark"搜尋, 但似乎找不到有這樣的相機...
請網友幫忙找找看, DxOMark是不是有做過這樣的標記....

2) 以文中所言, DxOMark是以pre-cooked RAW與unprocessed image之間的特性差異來做某種程度的反推
但如果所謂的"unprocessed image"其實已經被處理過了呢?

舉例來說,
DPReview上X-E2 ISO6400的RAW, 看起來比D7100/A6000甚至RX1R ISO3200都還要"乾淨"
其chroma noise幾乎完全不可見.... 個人覺得就是對RAW動了手腳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fujifilm-x-e2/14
wazer wrote:
至於有沒有牌子在DXO的測量下吃虧?有啊!C牌因為DXO加權DR,所以近幾年測試都被sony sensor打得很難看。DR是不是應該加權這麼重,這就是大家爭議地點了。


我也覺得DXO的"總分"參考性不高,
看分項比較有意義,
畢竟每個人的需求喜好不盡相同,
且我也不覺得DXO設定的加權有盡量貼近一般人對畫質的觀感。

不過就算分別看各項分數,C家表現也是挺慘的。

wazer wrote:
對了,討論串裡似乎有bot,一直在說同樣的話?

你是在說我嗎?
我沒有一直在說同樣的話喔~
你是不是貼錯人啦?
我認為比較各相機畫質高下的方法,參考性由高到低:

實際拿來拍各種場景

網上找各種實拍對比,或載RAW來自己解解看

看DXO各項分數表現

看DXO總分

看片幅大小

看價錢

看銷量

其實前陣子pana的15mm f1.7出來的時候
我也被DxO的數據搞得很疑惑

在sharpness這個項目為什麼測出來可以差距這麼巨大?
不過當時沒有問到答案...
專業霸氣的dxo不容質疑
評論拍照不用看照片,看數據就對了
跟使用者經驗不符,就是使用者的問題
以上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