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也有這種迷思~~但說穿了~
貫上了"單眼"這個詞就真的算專業嗎??
類單或微單就比較low嗎?器材控才會堅持所謂的單眼不單眼的名詞
拍得好~拍的漂亮才重要~像我就是喜歡微單眼輕巧的好處~才會去用它不是
相信在很多人的認知是~
"DSLR"就是用觀景窗來構圖拍照
"EVIL"就是用LCD來構圖拍照
為什麼~因為在我還沒接觸單眼的時候~就是覺得單眼好像就是這樣拍
但EVIL也可接EVF(電子觀景窗)來拍~
如果我手邊有台G3或是另外接了個EVF~別人是不是就會說這台"單眼"如何…
EVIL的設計就是把反光鏡去掉~省去了體積上的限制~
之前我也曾用過550D~說真的~用起來類似~差在用觀景窗取景
想想為什麼01把所謂DSLR~EVIL的相機歸類於"可換鏡頭數位相機"
因為爭什麼單眼類單真的沒什麼意義~不是嗎??
現在Y購或P購中心都已經把可換鏡頭相機全部歸類在"單眼相機"這區
所謂類單如:G1X則放在數位相機這區
這樣的區分~感覺就像"可換鏡頭"就是單眼相機
相信還是很多人覺得單眼就是一定要有"反光鏡"才是真單眼
這也暫時無法否認他的想法~因為他為他手上拿著"DSLR"而自豪啊~哈哈
科技在進步~觀念也必須跟著改變~
無可否認的是~EVIL真是愈來愈讚了~
相信往後單眼的市場~微單眼的角色指日可待~
SLR 當初之所以被簡稱為單眼,原因應該是區別一般雙眼式傻瓜相機。雙眼意味著觀景窗與感光底片光路不同,看到的與拍到的景像會有差異~ 無法 "所見即所得"。
先跳過視野率,現今不論光學觀景窗或電子觀景窗都能做到 "所見即得"。"單眼" 的字面意義似乎已經無法區別 iPhone 4s or 5D3 的差異。
但是別忘了 "單眼" 是 SLR/DSLR 的簡稱,構造上與 EVIL 仍有極大的不同。少了 "R" 反光鏡,除了觀景窗的不同外,更大的影響是對焦系統。EVIL 普遍採用對比式對焦,DSLR 則是相位式對焦,兩者取向上是完全不同的。
成像原理大家都一樣。但如果說到硬體構造,我認為 GX1 像 iPhone 4s 的成份還多於像 5D3 ... 如果iPhone 4s 不是單眼,5D3 是單眼。GX1 說來說去比較不像單眼!
當然了,是不是單眼,與會不會拍,拍得好不好無關。
SLR 當初之所以被簡稱為單眼,原因應該是區別一般雙眼式傻瓜相機。雙眼意味著觀景窗與感光底片光路不同,看到的與拍到的景像會有差異~ 無法 "所見即所得"。
先跳過視野率,現今不論光學觀景窗或電子觀景窗都能做到 "所見即得"。"單眼" 的字面意義似乎已經無法區別 iPhone 4s or 5D3 的差異。
但是別忘了 "單眼" 是 SLR/DSLR 的簡稱,構造上與 EVIL 仍有極大的不同。少了 "R" 反光鏡,除了觀景窗的不同外,更大的影響是對焦系統。EVIL 普遍採用對比式對焦,DSLR 則是相位式對焦,兩者取向上是完全不同的。
成像原理大家都一樣。但如果說到硬體構造,我認為 GX1 像 iPhone 4s 的成份還多於像 5D3 ... 如果iPhone 4s 不是單眼,5D3 是單眼。GX1 說來說去比較不像單眼!
當然了,是不是單眼,與會不會拍,拍得好不好無關。
就得用左手在那邊東遮西遮想辦法看清楚自己對的東西、快門多少、光圈多少
且,如果裝個長砲管,頭重腳輕的問題就浮現,這問題在低階的傳統DSLR也會遇到
傳統DSLR設計就是3點支撐,眼睛必須看OVF,兩手來捧相機+鏡頭,所以比較穩定
EVIL機講求就是用LCD對焦,在手持穩定上就比傳統的DSLR來的差
所以,廠商開發個EVF來補強這問題,但EVF也是得靠光在CMOS先成像後再轉拋到EVF上
姑且不論這樣更耗電的問題,光是EVF lag在拍移動物體的時候就力不從心
在體積上也越來講求輕巧,從GF1 -> GF3,相機Size越來越小,
相對的控制方面因為沒地方擺按鈕,所以依賴LCD或者組合鍵就越來越高,
簡單調個光圈+iso,就得多好幾道手續,一般輕User用Full Auto或者P模式都還OK
如果調到光圈優先模式或者快門優先模式,甚至手動模式就顯得累贅
在體積縮小情況之下,標準熱靴就被捨棄,轉而提供自家閃燈,
對User來說,實在不是那麼友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