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為啥有人覺得M43單眼 是類單?

我本身是用GF2~自覺得自己拍的照片不算差了
剛開始也有這種迷思~~但說穿了~
貫上了"單眼"這個詞就真的算專業嗎??
類單或微單就比較low嗎?器材控才會堅持所謂的單眼不單眼的名詞
拍得好~拍的漂亮才重要~像我就是喜歡微單眼輕巧的好處~才會去用它不是

相信在很多人的認知是~
"DSLR"就是用觀景窗來構圖拍照
"EVIL"就是用LCD來構圖拍照
為什麼~因為在我還沒接觸單眼的時候~就是覺得單眼好像就是這樣拍
但EVIL也可接EVF(電子觀景窗)來拍~
如果我手邊有台G3或是另外接了個EVF~別人是不是就會說這台"單眼"如何…
EVIL的設計就是把反光鏡去掉~省去了體積上的限制~
之前我也曾用過550D~說真的~用起來類似~差在用觀景窗取景

想想為什麼01把所謂DSLR~EVIL的相機歸類於"可換鏡頭數位相機"
因為爭什麼單眼類單真的沒什麼意義~不是嗎??
現在Y購或P購中心都已經把可換鏡頭相機全部歸類在"單眼相機"這區
所謂類單如:G1X則放在數位相機這區
這樣的區分~感覺就像"可換鏡頭"就是單眼相機

相信還是很多人覺得單眼就是一定要有"反光鏡"才是真單眼
這也暫時無法否認他的想法~因為他為他手上拿著"DSLR"而自豪啊~哈哈
科技在進步~觀念也必須跟著改變~
無可否認的是~EVIL真是愈來愈讚了~
相信往後單眼的市場~微單眼的角色指日可待~


ejeanstone wrote:
看到別人背著一大管一...(恕刪)


+1

恩...非常認同, 所以才買GX1
我個人的理解 GX1 並非單眼相機。

SLR 當初之所以被簡稱為單眼,原因應該是區別一般雙眼式傻瓜相機。雙眼意味著觀景窗與感光底片光路不同,看到的與拍到的景像會有差異~ 無法 "所見即所得"。

先跳過視野率,現今不論光學觀景窗或電子觀景窗都能做到 "所見即得"。"單眼" 的字面意義似乎已經無法區別 iPhone 4s or 5D3 的差異。

但是別忘了 "單眼" 是 SLR/DSLR 的簡稱,構造上與 EVIL 仍有極大的不同。少了 "R" 反光鏡,除了觀景窗的不同外,更大的影響是對焦系統。EVIL 普遍採用對比式對焦,DSLR 則是相位式對焦,兩者取向上是完全不同的。

成像原理大家都一樣。但如果說到硬體構造,我認為 GX1 像 iPhone 4s 的成份還多於像 5D3 ... 如果iPhone 4s 不是單眼,5D3 是單眼。GX1 說來說去比較不像單眼!

當然了,是不是單眼,與會不會拍,拍得好不好無關。
我個人的理解 GX1 並非單眼相機。

SLR 當初之所以被簡稱為單眼,原因應該是區別一般雙眼式傻瓜相機。雙眼意味著觀景窗與感光底片光路不同,看到的與拍到的景像會有差異~ 無法 "所見即所得"。

先跳過視野率,現今不論光學觀景窗或電子觀景窗都能做到 "所見即得"。"單眼" 的字面意義似乎已經無法區別 iPhone 4s or 5D3 的差異。

但是別忘了 "單眼" 是 SLR/DSLR 的簡稱,構造上與 EVIL 仍有極大的不同。少了 "R" 反光鏡,除了觀景窗的不同外,更大的影響是對焦系統。EVIL 普遍採用對比式對焦,DSLR 則是相位式對焦,兩者取向上是完全不同的。

成像原理大家都一樣。但如果說到硬體構造,我認為 GX1 像 iPhone 4s 的成份還多於像 5D3 ... 如果iPhone 4s 不是單眼,5D3 是單眼。GX1 說來說去比較不像單眼!

當然了,是不是單眼,與會不會拍,拍得好不好無關。
我記得小時候的課本解釋
單眼-->取景窗所見之成像與底片相同且來源都是拍攝鏡頭。
雙眼-->取景窗與底片分開成像,也就是取景窗也視為一個鏡頭。

依照定義只要景觀窗之成像與感光原件相同就是單眼相機,
所以現在的DC應該都算單眼...
至於DSLR,以後就直接叫DSLR,
這樣才能顯現出DSLR的尊貴與不同...



類單 單眼? 有差嗎
一台相機 就是你的朋友 你的工具
為你紀錄生活的點滴

不會因為大家都叫它單眼 就拍出好的照片
或者叫類單 就拍的爛

重點是 它能為你紀錄什麼?
5N我老公也有買一台
真的覺得不錯捏

我最喜歡它的普普風模式
哈哈 現在不是按鈕多一點或者變焦倍數多一點就叫類單嗎?
搞不好以後手機畫素再多一些 也會有人叫它類單的....
e-p3、GF3、G3、GH2、NEX-3、NEX-7等等我一概叫它「輕單眼」

很「輕」的單眼,不是嗎?
另外幾個問題,LCD取景最討厭的就是當大太陽的時候會整個看不清楚,

就得用左手在那邊東遮西遮想辦法看清楚自己對的東西、快門多少、光圈多少

且,如果裝個長砲管,頭重腳輕的問題就浮現,這問題在低階的傳統DSLR也會遇到

傳統DSLR設計就是3點支撐,眼睛必須看OVF,兩手來捧相機+鏡頭,所以比較穩定

EVIL機講求就是用LCD對焦,在手持穩定上就比傳統的DSLR來的差

所以,廠商開發個EVF來補強這問題,但EVF也是得靠光在CMOS先成像後再轉拋到EVF上

姑且不論這樣更耗電的問題,光是EVF lag在拍移動物體的時候就力不從心


在體積上也越來講求輕巧,從GF1 -> GF3,相機Size越來越小,

相對的控制方面因為沒地方擺按鈕,所以依賴LCD或者組合鍵就越來越高,

簡單調個光圈+iso,就得多好幾道手續,一般輕User用Full Auto或者P模式都還OK

如果調到光圈優先模式或者快門優先模式,甚至手動模式就顯得累贅

在體積縮小情況之下,標準熱靴就被捨棄,轉而提供自家閃燈,

對User來說,實在不是那麼友善....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