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被不肖購物網站FotoConnection欺騙一次的經驗後(放在文後再說吧!),剛剛終於從UPS的手上接到還是燒燙的Panasonic DMC TZ-1(沒辦法,德州太陽火熱啊!),趕緊測試並分享給01上的各位先進,畢竟在這裡似乎沒看到有什麼人討論這台十倍光學變焦相機,希望經由小弟拋磚引玉,可以吸引更多人對這一台性能/價格比很高的數位相機多一點關注。
有關TZ-1的詳細規格及其他網站的測試報導請參考下面的連結,只要善於膜拜Google、Yahoo等幾位大神,大家可以查到更多的相關資料,在此就不贅述了。
Panasonic USA:
http://www2.panasonic.com/webapp/wcs/stores/servlet/vModelDetail?storeId=15001&catalogId=13401&itemId=96359&catGroupId=24999&modelNo=DMC-TZ1K&surfModel=DMC-TZ1K&cacheProgram=11002&cachePartner=7000000000000005702
Panasonic Taiwan:
http://pcst.panasonic.com.tw/frontend/home.asp
Let'sGoDigital:
http://www.letsgodigital.org/html/review/panasonic/lumix_dmctz1/camera_2.html
MegaPixel:
http://www.megapixel.net/reviews/panasonic-tz1/tz1-gen.php
dpreview: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specs/Panasonic/panasonic_dmctz1.asp
DCView:
http://www.dcview.com.tw/article/newreadarticle.asp?id=4362
小弟我因為懶惰,所以只是拍些照片,並且跟現役機Olympus C730UZ稍微比較一下而已。需要強調一點,我不是專業的攝影玩家,而且拍照時也不會考慮什麼曝光值、快門長短、ISO、…等等參數,我只會最簡單的切到Auto模式,打開或關閉閃光燈而已,頂多就是轉盤撥一撥不同場景罷了,因此請不要問我太多專業的問題,我對隨身數位相機一切的需求都以能夠隨手拍照而畫面清楚為最高指導原則,相信大部分非專業人士應該也是這樣吧!
廢話不多說,開始拆箱吧!(C730UZ負責拍攝TZ-1,TZ-1負責拍C730UZ)
原廠包裝盒,非常小巧,旁邊的自動鉛筆當比例尺:

所有配件都包裝在裡面,保護得很緊密:

攤開來看,右上角依序是電池盒、電池、充電器,還有鏡頭蓋繩及手掛繩,其他的應該不用說明吧:

給動力心臟來張特寫,規格是3.7V/1000mAh,CIPA標準測試可以照250張,但是原廠說明書有說,如果每張照片拍攝間隔大於2分鐘,則只能照62張。網路上有1300mAh的副廠電池可以買,出外旅遊時建議至少要兩顆1000mAh的電池才能撐過一天的使用,當然這因人而異啦:

小巧的充電器,可以接110V到240V的插座,而且內建插頭的設計,讓你出門不必再多帶一條電線:


跟插座比一比就知道充電器及電池有多小了,充電時電池並不會很燙,只有微溫,1000mAh充到飽接近3小時:

相機背面,照起來塑膠感很重,其實實際上看不會,不知道是不是Olympus C730UZ嫉妒他,故意把他照的那麼醜(730乖!我會再幫你找到個好主人的):

相機上面,因為光線的關係有點灰黑色,正確應該是偏暗的金屬色,給人穩重的感覺:

相機正面,因為怕弄髒難看,所以我買的是黑色版本,另外有銀色、藍色、香檳金色等版本,這張照片顏色比較接近實際色彩,不過說真的,實際的外觀比這個更高貴穩重,我想其他顏色應該都會蠻好看的:

從前面看上面,靜靜的散發一股黑色冷光,好酷喔:

加上閃光燈的正面,顏色又不一樣了,自動白平衡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相機的左半邊臉:

相機的右半邊臉,這種冷黑色跟金屬色才是TZ-1的真面目啊:

背面及2.5吋LCD:

下面(喔,好像不太雅觀,不然要怎麼說?哈哈,開個玩笑啦!),腳架鎖孔是塑膠製的:

上面是USB及AV Out共用連接孔,下面是DC In連接孔,比較遺憾的是外接DC電源使用時,並不能對電池充電。防塵蓋的開關機構蠻紮實的,一開到位,一關合上,比一些橡膠材質的設計有質感:

麥克風收音孔及喇叭孔:

轉盤、快門及變焦撥桿、防手震開關、及電源開關,大小適中,而且不會太緊或太鬆,不論男生或女生操作起來應該都很順手,不過快門按鈕的行程設計有點長,手指頭必須壓到底才會觸動拍照,跟C730UZ的設計不同,我每次都覺得手指扣進去很容易讓相機晃動,所幸結果都還好:

背面按鍵特寫,按鍵的排列及圖示(按鍵上有刻圖示,技術不好手晃照的有點模糊)非常方便清楚,有用過數位相機的人不必看說明書也能上手,而且不必擔心手指太粗會誤按:

2.5吋LCD特寫,想不到手震的情況下還把上面的毛屑照的那麼清楚,C730UZ真是用心險惡啊!LCD表面的透明保護層是凸出於背面上,可能有人怕容易刮傷,不過我覺得還好蠻硬的,應該沒有人不穿衣服直接把DC丟到口袋或包包內跟零錢鑰匙碰撞吧:

半正面再來一張特寫:

Panasonic有名的O.I.S.光學防手震標誌以及對焦輔助燈,同時也是延遲自拍指示燈,就我到目前使用的感覺來說,對焦輔助燈開關與否並不太影響對焦結果好壞,只要在TZ-1的有效對焦範圍內,他都能快速的完成對焦,唯一的遺憾是他的有效焦距範圍比C730UZ窄,廣角端為40cm到∞,望遠端為2m到∞:

閃光燈(不好意思,手又震了。奇怪,小弟不煙、不酒、不咖啡、不吸毒,怎麼手總是抖的那麼厲害?):

TZ1金屬字樣及十倍光學標誌(C730UZ又震了,這就是換光學防手震的原因啊!):

電池及記憶卡蓋特寫,裡面有彈簧機構,密合度很好,不會鬆動,開關都很方便:

內部空間,注意左側的小擋板,可以卡住電池不往外滑動,是個貼心的設計:

裝上電池卡住後:

取下鏡頭蓋的樣子(繼續手震中):

Leica授權合作Panasonic生產的鏡頭特寫,注意左上方部分被遮住的倒L字樣:

鏡頭蓋使用向外擴張扣住轉接環的方式固定,壓下兩側即可取下,密合程度還算不錯,不過自動鏡頭蓋的設計會更方便一些:

鏡頭伸出,長高囉。TZ-1有個貼心的設計,只有在變焦到望遠端時鏡頭才會伸出去,不像C730UZ一開機就把舌頭伸出去嚇人。另外TZ-1每次關機後倍率都會回到廣角端,以免下次在鏡頭蓋忘了取下的情況下開機,那就會看到…看到…看到鏡頭蓋被頂飛出去的畫面了:

有人嫌TZ-1太大,這是小弟我的小手(跟大部分成年男性相較)做比例尺,這樣應該比較能夠想像他的尺寸吧,當然如果想要把他塞到牛仔褲口袋是不可能了:


LCD開啟畫面,相當清楚明亮,還可以使用高亮度及大視角模式,有利於戶外取景及展覽會高舉相機拍攝。這片20.7萬畫素的LCD畫面好到什麼程度呢?有些暗部看起來還好的照片,傳到電腦液晶螢幕後,居然變成全黑,唉,誰說大就有用?19吋比不上人家2.5吋:

看到繁體中文的界面,我想很多人應該會拍手吧!TZ-1雖然沒有太多手動調整項目,但是內建了18種場景模式,對於旅遊及日常生活拍照的需求應該是綽綽有餘了,想要玩玩光圈先決或是快門先決的朋友還是直接上DSLR吧,不然腦袋中隨身級的DC也只有Canon A700能滿足您了:


底下比較TZ-1跟C730UZ在開啟閃光燈,Auto模式下各焦段的攝影品質,其中TZ-1開啟Mode2防手震,可以發現倍率越高,光學防手震的價值越明顯,不過TZ-1的閃光燈好像沒有C730UZ那麼夠力。(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C730UZ十倍望遠端的表現還是很棒的):
C730UZ,1X

TZ-1,1X

C730UZ,約3X,因為730只能以條狀位置顯示目前倍率(最底下是一倍,最上面是十倍),沒有確實倍率值

TZ-1,3X

C730UZ,約6X

TZ-1,6X

C730UZ,10X

TZ-1,10X

底下是關閉閃光燈,使用Auto模式,10X光學變焦下,兩者的表現,明顯的,C730UZ因為光線不足而且沒有防手震,所以變成霧裡看花,霧煞煞,而TZ-1在O.I.S.的加持之下,影像尚稱清楚(注意The Age of Kings字樣),不過似乎為了防手震效果,TZ-1有偷偷縮短快門時間(Auto內定1/8秒,可更改設定)造成曝光不夠的現象,不過用影像軟體調一下就好了,昏暗的照片還有救,模糊的照片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C730UZ

TZ-1

TZ-1使用影像軟體增加曝光量及亮度、伽瑪值以後,可以得到清楚的圖片,不過畫質就…

近拍功能比較,關閉閃光燈,使用近拍模式,因光線黯淡,即使我使出吃奶的力氣憋氣還收縮手肘,C730UZ還是無論如何都會因為手震而模糊,必須出動腳架加定時才OK,反之TZ-1就游刃有餘了:
C730UZ拍攝TZ-1

TZ-1拍攝C730UZ

兩機外觀比較(由Treo650內建30萬畫素相機擔綱演出,難為他了!):


不知何時蔚為風氣,Mobile01的傳統大戲,疊疊樂:

有人關心TZ-1是否能夠拍出淺景深的效果,我用家裡的玩具毛毛狗搭配Tommy牛仔褲實驗,結果不論用近距離Auto拍攝或是遠距離望遠端Auto拍攝都可以有一些效果,不過應該比不上可以換鏡頭的DSLR吧:


若是用遠距離廣角端拍攝就別想要淺景深了(抱歉,切到ISO 800忘了調回來,所以畫質有點差):


底下看看在不同ISO值的時候,雜訊的表現,影像除了縮圖(會有一點減少雜訊的效果)未做其他處理。不過說真的,我不太知道雜訊多寡怎麼看,我只看的出來ISO調高後的顆粒變粗。另外超高ISO 1600的表現比ISO 800好,應該是VenusIII引擎有對畫面做過處理:
光線充足,閃光關閉,Auto模式,ISO Auto

ISO 8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光線強烈不足,閃光關閉,曝光值+1.0EV,使用腳架(防手震也是有極限的!),Auto模式,ISO Auto

ISO 8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有些人可能想知道TZ-1夜拍的能力,或是能否拍出星芒等,因為這裡夏天白晝很長,所以我只好在家裡拉上窗簾人造出夜晚,不過還是有一點點光線反射進入屋內就是了,結果是長時間曝光的表現還不錯,星芒拍不太出來:
夜景模式拍攝Wireless Router,使用腳架,ISO Auto,曝光時間8秒

星空模式拍攝Wireless Router,使用腳架,ISO Auto,曝光時間15秒

夜景模式拍攝VOIP Router,使用腳架,ISO Auto,曝光時間8秒,沒有星芒

風景模式,拍攝社區內的其他公寓,並拉到十倍光學偷窺,喔,不,我是說十倍光學變焦:


天空模式,其實是航空模式,讓你從飛機上往外拍,看看藍天白雲吧:


Auto模式拍攝陽台上的假樹:


微距拍攝假樹,毛茸茸的,有點噁心:

微距拍攝地毯上的毛髮及檯燈座,嗯,男人的衛生習慣果然……:


微距拍攝壞掉的Fujitsu Notebook主機板內電容及音效晶片:


原圖裁切,約當4倍數位變焦:

微距拍攝工程計算機的按鍵,光線有點不足:

燭光模式拍攝假盆栽,沒有蠟燭,用右方的一盞黃色床頭燈代替,但是太亮了,效果不好:

運動模式想拍水滴,但是水龍頭太好了,要不就是流一串,要不就是流不出來,都不會用滴的:

食物模式拍攝統一肉燥米粉,這在這裡是寶啊:

夜景模式拍攝對街的超市倉庫,腳架曝光8秒,ISO 800,我覺得細節還算可以啦:

關於攝影的部分,網路上有人已經擺出來分享了,848X480寬螢幕的效果真的不錯,不過因為記憶卡只支援到2GB FAT16而已,高畫質拍不了幾分鐘,所以還是奉勸大家把TZ-1當DC就好!
雖然C730UZ在當年推出時也曾經獨領風騷,但是他畢竟是一台只有三百二十萬畫素的舊機型了,作為我的下一部DC,TZ-1在各方面的表現不能比C730UZ差,所幸TZ-1也確實達到了我的要求,在三百塊美金DC的等級中,TZ-1應該擁有很大的殺傷力,當然拿他跟400美金的Canon IXUS 800 IS、Fujifilm F30或是Sony T30的夜拍比較是稍微有一些吃力了,不過十倍光學變焦是其特點。
另外有人問到TZ-1跟Panasonic FX-01的比較,我想兩者總體成績應該在伯仲之間,FX-01的優勢是28mm的廣角端和更為輕薄的體積,TZ-1的優勢則是十倍光學變焦和VenusIII引擎的處理能力,看個人的使用習慣跟需求吧,目前市面上結合上述優點的相機只有Ricoh R4而已(七倍變焦28mm廣角),不過跟TZ-1一樣是白老鼠太少,所以不知道實際用起來的效果好不好。至於售價方面的問題,我不知道能不能直接討論?大體來說,FX-01比TZ-1低一千元左右,TZ-1跟Ricoh R4價錢差不多,以Yahoo或PChome的網路購物平行輸入機來說,TZ-1大約11張多小朋友,R4約10張多,FZ-01接近10張。而高ISO的夢幻機種Fujifilm F30及完美尊"貴"的Canon IXUS 800 IS以及終於走親民愛民路線的Sony T30,通通都要再往上加3到5張不等的小朋友了!
就我那一些粗淺微薄的認知,現在的數位相機鏡頭及CCD的畫質應該都有一定的水準了,各家的差異只能在惡劣的使用環境或是吹毛求疵的比較中才能被放大來檢視,對於我這種非專業懶惰使用者,只要沖洗或列印時照片能看就好(當然不能太誇張,比如說模糊了我的美人痣,或是把我英俊的臉龐扭曲了之類的!),誰在乎ISO400比ISO200雜訊多幾個百分點?高反差紫邊嚴不嚴重?鏡頭成像扭曲度或像差多零點幾個百分點?…等等等等之類的專業問題,畢竟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啊,您說是吧?
後記:到底FotoConnection這個惡質的網站是如何欺騙了我呢?話說在兩週前小弟經由無數次的搜尋訪價,奉獻青春時光給Google大神後,終於讓我找到了FotoConnection網站上有便宜的TZ-1,二話不說當場登錄會員並下單訂購,等了兩天後,突然接到來自FotoConnection網站客服人員的電話,他確認了我的訂單後,首先問我要不要買保固,便宜喔,只要60美金,我說不要,他就恐嚇我說這樣機器就沒有保固了,我說不在乎,反正Panasonic有一年的Manufacturer Warranty,他楞了一下,接著問要不要買記憶卡,便宜喔,1GB要30幾美金,(誰知道是什麼雜牌啊?當然說No),他問為什麼?我說我已經有SD卡了,不需要!(我猜這時候他應該已經知道碰到澳洲來的拗客了),但是沒想到他們還真是訓練有素啊,接著再問要不要買電池和充電器,我說不要,他又恐嚇我說這樣就沒有辦法使用相機囉!我說原廠包裝裡不是就有了嗎?沒想到他居然說他們的是加拿大來的,沒有附電池和充電器,為了我好,建議我買一組,而且他可以算我便宜,40幾美金就好,(挖勒!你們也才比別人便宜30幾塊,現在一下子就要倒吞我40,太狠了吧),於是我再重申一次我認為原廠包裝裡有電池和充電器,我不需要額外的,但是這位在紐約工作不知哪國來的大哥還不死心,還是堅持他們賣的是加拿大來的貨,沒有電池和充電器,並且願意打折到30幾塊賣我,(我想他們應該常常用這一招而且成功率很高吧),話已至此,我實在不知如何繼續跟他"盧"下去了,只好做出嚴正申明,如果你們賣的東西裡面沒有包括電池和充電器,那我就不要了!話剛講完,我就聽到說再見並掛斷電話的嘟嘟聲,五分鐘後,當我還沈浸在剛剛過招的回憶中時,這個網站已經寄來了一封取消訂單的電子郵件。為了發揮我們台灣人的道德勇氣,我寫了一封信去該網站抗議,並附上Panasonic加拿大版跟美國版的網站內容,包裝及配件根本一模一樣,而且FotoConnection網站上還大棘棘的寫著Brand New Factory Sealed; USA Manufacturer Warranty,此外他們確實很賊,我重新瀏覽該網頁後確實沒有找到任何有關What in the box或是Package Contents的內容,您說,這不是詐欺是什麼?而且FotoConnection到現在還沒有給我任何的回覆,不過我也不期待了,反正學到教訓就好,好在隔了幾天後,我在Buy.com找到更便宜的TZ-1,而且人家的處理速度就快多了,也不會偷斤減兩,網路購物真的還是要找信譽好的商家啊!
首次發文,請多指教,如果各位大爺大嬸願意賞點分數給小的,那就多謝啦,表演結束,下台一鞠躬!
==================分隔線=========================================
【6/17補充說明】
看到有網友詢問近拍的規格,廣角端最近到5cm,望遠端最近到1m,當我在拍攝地毯上的毛髮時,其實相機鏡頭已經快要貼到地上了,而相機底部就是靠在地上支撐的,我想5cm對大多數使用者已經夠用了,至於擁有1cm近拍規格相機的前輩可以分享一下,是否是鏡頭貼著被攝物在拍?還是應該離被攝物有一定距離的吧?當然,我們總是希望規格好還要更好就是了!
至於望遠或廣角端的對焦速度,完全不用擔心,TZ-1採用新的線性對焦系統,對焦速度快,快門延遲時間也短,在Burst Mode可以每秒連拍三張,當然VenusIII的快速運算也幫到大忙,另外從廣角變焦到望遠速度很快,對於搶拍有一定的幫助,比我的C730UZ快很多!
有網友說TZ-1對焦稍慢,我覺得可能是您的拍攝距離剛好在有效對焦範圍邊緣才會發生,舉例來說,TZ-1的一般模式廣角端40cm~∞,望遠端2m~∞,結果您在距離被攝物60cm的地方拍照,用1X(廣角端)應該可以很快對到焦,因為在廣角對焦範圍內,但是您想拍仔細一點,所以拉近到3X(從廣角往望遠端走),這時可能就會比較難對焦了,因為你在考驗鏡頭的光學設計,若是拉到10X(望遠端),我可以確定你一定無法完成對焦,因為已經超過2m的規格太多了!解決辦法就是退到2m外再用10X望遠拍攝,或是接近被攝物用1X拍攝,或是切到微距攝影(近拍)模式。我在文中有提到,TZ-1的有效對焦範圍沒有C730UZ那麼寬,這是小尺寸相機先天上的劣勢,有待更好的機構設計及更好的鏡頭來克服。
對於ISO 800比ISO 1600拍出來的效果糟糕的現象,文中已經說過,是Panasonic有特別利用VenusIII的高運算能力針對ISO 1600做過處理,在Panasonic官方網站也說明是採用『像素混和輸出』處理,至於那是什麼就不是我能回答的了!
最後請大家幫忙一下,有關規格部分的問題請參考我所列的連結,自行查閱,不要比我還懶惰,因為我不能總是在線上回答這種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拜託!拜託!謝謝大家!請多問一些相機持有者能夠感受到而規格上看不到的問題。另外,跟其他相機的比較我也很難回答,因為我只有用過C730UZ而已,大家可以參考站內其他的文章自行判斷,當然,您能夠多給我一些些鼓勵及分數,將是我撰寫下一篇文章的動力,也歡迎對文章風格或是寫法有經驗的前輩多給一些指點,畢竟這是小弟的第一次,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