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 Panasonic的DC也是有聲有色. 我去年買了TZ5, 對它很滿意, 因為變焦範圍廣, 晴天畫質佳, 是旅遊好機. 可惜它的高ISO還是抹太嚴重, 可變焦錄影到了暗處也不佳, 又沒有HD, 所以ZS3一出來後, 我就很想升級. 然而ZS3也是貨源不足, 在美國撐好久不降價, 再加上跟TZ5同質性太高, 所以我一直沒下手. 等等等, 居然讓我注意到FZ35/38, 它雖然CCD也才1/2.3", 但以大家對FZ28的好評, 再加上它比ZS3更高的變焦倍率, 還有更大的光圈, 所以終於讓我轉向了FZ35, 也稍為彌補了一下還沒能買到GH1的遺憾. 同時它的立體聲錄音又是GF1所缺的, 所以雖然CCD尺寸不大, 但也虛榮一番啦! 至於拍照出來的表現, 就等著看囉!

1.

這台是美國公司貨, 320美元左右. 紙盒體機並不大, 上面印了它的各項特色.
2.

打開來後, 上面就先列了紙盒裡包含的東西和擺置法.
3.

再打開, 右邊包著相機, 左邊包著附件.
4.

相機和附件就先拿出來, 包括鏡頭蓋, 鏡頭轉接環, 還有遮光罩.
5.

再往裡頭看, 還有傳輸線, 背帶, 說明書, CD等等.
6.

全部拿出來, 一個小盒子裡倒是裝了不少東西!

7.

全部都脫下來, 全都原形畢露了! 相機鏡頭前沒有保護蓋套著(因為蓋子另外裝), 倒是讓我有點吃驚!

8.

相機本體, 旁邊掛著廣告標籤 (幸好沒貼上機身!)
9.

閃燈跳起來的樣子 (沒法裝外閃). 右邊HD字樣下面是對焦輔助燈.
10.

相機另外一邊還有一個廣告標誌.
11.

它的模樣是這樣的, 看起來像貼紙, 但我在機身上找不到空間貼. 就不管它了!
12.

萊卡認證的鏡頭. 其實表現在這種DC等級並不差喔! 它外面金屬部分有轉環, 卻是54mm, 我看這種尺寸的濾鏡是買不到的.
13.

Panasonic其實也不想讓你裝濾鏡在那裏, 因為開關打開後, 鏡頭會往前移, 他要你把濾鏡裝在鏡頭上, 而非金屬環上. 濾鏡尺寸是46mm, 我想有在玩Contax G的人應該很熟悉這種尺寸的才是!
14.

這時可以蓋上鏡頭蓋了.
15.

從側面看, 開機時要小心, 因為鏡頭會往前伸, 打到鏡頭蓋. 所以一定要蓋子先拿下來再開機.
16.

這下剩下轉接環, 和遮光罩.
17.

轉接環要先接上去.
18.

再套上遮光罩, 用環扣扣緊.
19.

也要對齊好線, 免得形成暗角. (我覺得單單要套上就不太方便了! 也不能反裝).
20.

套上的樣子. 我覺得蠻大台的, 以後再決定出門的話要不要套上去.
21.

平常也許套轉接環就夠遮光了!
22.

再來看它的背帶, 細細的, 並不出色. 不過拿來背FZ35這種重量的機器是綽綽有餘了!
23.

這是接電腦的USB線, 頭的種類看起來怪怪的, 它的接頭跟他牌的都不同, 如果丟的話就很麻煩了!

24.

這是上方的轉盤. EVF是往後凸出, 又不能上下調整, 我覺得蠻多餘的!

25.

這是後面的按鈕. Panasonic通常設計電子功能都蠻仔細的, 也很齊備. 沒用過者可能要花點功夫去了解.
26.

卡槽分別用來裝SDHC卡和電池.
27.

右邊是接USB的連接線.
28.

左邊是接HDMI還有電源孔.
29.

這是附的軟體, 有詳細說明書的pdf檔, 以及Phtofunstudio 4.0, Arcsoft, Silkypix等程式.
30.

問題是安裝程式各跑各的, 安裝好後的folder非常分散, 沒有統一在一處, 這是Panasonic 需要改進的.
31.

我目前最小台的DSLR是A700, 拿它來比較一下, 仍然是比FZ35龐大許多. FZ35塑膠外殼質感算普通, 但有輕量化的好處. 同樣握起FZ35和TZ5, 重量不會差太多呢!
32.

這是從後面看過去的樣子.
33.

搖搖晃晃的, 不過還是疊樂樂吧!

等回再貼幾張試拍照. 今天回家剛收到, 所以天色已暗, 拍不了幾張. 以後再長期分享吧! 謝謝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