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一下M模式的測光

這應該算基本問題吧,只是小弟好像也沒看到別人問過,所以就在O版問看看了

小弟使用E-1,基本上使用A模式+點測光為主(以適應各種不同場合)
但有時候會在同一個地區拍很多照片,這時候就會以M模式為主了(不用張張測光)

不過有個問題疑惑好久,就是使用M模式後,選擇任一種測光模式有差嗎(點測or中央測等..)?
基本上我看相片好像沒差,不過真的沒差嗎??


還有還有,假設使用M模式 : 光圈8.0, 快門1/800,覺得太暗
那麼減一格快門跟增一格光圈,得到的曝光會相同嗎(曝光值是否可以量化)?


上述一些基本觀念還麻煩各位大大解答一下...



對了,使用E-1的大大們會把相機的液晶螢幕調暗嗎?
(因為我總覺得放到電腦螢幕看照片對比跟亮度都會下降,常常會誤判)
2008-08-12 16: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模式 測光

BOCA0223 wrote:
選擇任一種測光模式有差嗎(點測or中央測等..)?
基本上我看相片好像沒差,不過真的沒差嗎??


要看拍照的主題吧,如果主題跟周遭環境的亮度差異不大, 點測光,中央權重測光, ESP的結果可能差異不大,如果主題逆光,主題佔篇幅也不大,那點測光的結果應該會差很大...

BOCA0223 wrote:
還有還有,假設使用M模式 : 光圈8.0, 快門1/800,覺得太暗
那麼減一格快門跟增一格光圈,得到的曝光會相同嗎(曝光值是否可以量化)?

減一格快門跟增一格光圈得到的曝光應該相同

BOCA0223 wrote:
但有時候會在同一個地區拍很多照片,這時候就會以M模式為主了(不用張張測光)

小弟對樓主拍的主題有點感興趣,什麼樣的情況,就算同個地區,能夠用M設定一樣的曝光值拍很多張,不用張張測光?因為我很懶得用M模式,主要因為用按鈕很麻煩,不像傳統SLR用鏡頭上的光圈轉環和機身上的快門轉盤,眼睛不用離開觀景窗就能調整,所以我用DSLR習慣用A模式配合EV+/-來調整曝光值,會用M模式大概就是拍夜景吧..
M模式測光會影響什麽?

快門光圈ISO都由你決定了,
用什麽測光模式會有區別嗎?
M模式下,相繼只會給出EV的建議值

可以看一下友站的討論
http://forum.ncphoto.cc/index.php?showtopic=8661
所以M模式下不同測光模式不會影響照片結果囉,感謝大大解惑,做筆記

另外我說用M模式比較好拍的情況 :
譬如拍model,當要連續按快門,或是用連拍時,就乾脆先設好該場景的光圈和曝光量,不用再測

因為用A模式+點測光,以小弟的功力很難達到見一個拍一個,一定要拍一張檢視一下再拍下一張
而且看完照片後好像AEL會解開鎖定,這樣要拍下一張又要定一下,速度較慢
而且有時候測光點真的好難挑,當然這是我自己本身功力的問題啦
BOCA0223 wrote:
所以M模式下不同測光模式不會影響照片結果囉,感謝大大解惑,做筆記 (恕刪)



這位大大的筆記本可能會錯誤百出喔。因為這句話不能說錯,但需要很多前提讓它對。

M模式與測光模式根本就沒有直接關聯。相反地,他們二者是相互配合來成就好照片的因素。

不管你用什麼測光模式,如果你在M模式下,還是只把光圈快門調成正負0的話,你根本沒有在用M模式。

M模式的美妙在於,拍攝者憑著經驗,去修正測光錶的數據達到想要的效果。比如在沒有閃燈的情形下拍逆光人像,無論用什麼測光模式,都給他正負0的話,都是剪影一堆。

有些人喜歡用中央測光+A模式; 有些人喜歡用點測+M模式; 也有人專用區域+A模式拍到底從沒換過。當然,每種組合都可以拍到好照片,但懂得在不同場合轉換不同組合會是最聰明的。

當光線均勻,反差不大的時候,如果拍的是風景,或街景,區域+A模式就很好用。但當反差過大,或模特兒穿的衣服太黑或太白,區域測光就不好用,反而是點測+M模式比較快一點。要搶拍的時候,A模式配上中央重點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測光模式真的是一大學問,對不同測光模式去練習怎樣搭配M模式的使用,是學習攝影很好玩的一個階段。

回到您最初的問題,您說基本上是使用A模式+點測。這就有二個問題延伸出來了
一,你點測哪裡??? 中間灰?? 如何決定的?? 如果畫面中只有強烈的黑與白(在灰階的定義下),你要如何點測?
二,假設您測光點選擇正確,那在A模式+點測下,你有配合AEL使用嗎?

請您找個單純的畫面練習一下,比如白紙上的黑手機 (哈哈,衛生紙上的鏡頭蓋玩膩了),試試看用你熟知的A模式+點測拍,黑的夠黑嗎? 白的夠白嗎? 還是會發現很難去平衡這二個極端? 試一試大概就會了解我的意思了。

問一下用E-1的人,在使用M模式時,如去轉動快門or光圈時,觀景窗的測光表的ev會變動。

當測光表調到2ev時,測光表上的 + 符號下方不會出現閃動的箭頭。
此時,如調慢快門or增加光圈,+ 符號下方就會出現閃動的箭頭。
問題來了,
但當測光表調到-2ev時,測光表上的 - 符號下方卻會出現閃動的箭頭。
(我確定此時的測光值為-2ev,因為是用測光值顯示-1又2/3ev時再降低相當0.3ev的快門速度)
此時,如調快快門or減小光圈, - 符號下方還是會出現閃動的箭頭。

這樣一來,-2ev和少於-2ev的測光在測光表上顯示就是一樣了。
(這樣使用上就沒辦法分辮了,除非是故意轉到-1.666ev再轉下來一格,真是麻煩)
可是2ev和大於2ev卻是可分辮的。

請問一下,這是故意設計的?還是是測光表顯示上的bug?

經由guguwang 大大解釋後再小小實驗一下,終於了解其中奧秘...

原來M模式下使用點測光模式,測光表上面變動值反應就是正中央所對物體的曝光值
剛剛在室內試,對全黑的音響與白色的牆壁,果然測光值會差很多...

(之前很笨沒注意測光表的變動情況,都以LCD秀出來的圖片為主...)
所以拍照時常常想到,以前沒有LCD來隨拍隨看,那用M模式真的全憑經驗嗎?
原來相機全都告訴我們實際情況了!


另外回覆guguwang大大的話,平常使用A模式+點測光,最怕就是遇到高反差情況了
AEL都有配合使用,不過看個相片就會解開,所以測光點還是會常找


因為前幾天出去拍照,大太陽底下拍人用A模式+點測光,真的很難找到平衡的測光點
後來乾脆採用M模式,固定曝光和光圈,發現測光模式好像不會影響成相

現在終於懂啦,測光模式在M模式中只會提醒你曝光是否過與不及
而相片出來的曝光亮度還是取決於光圈和快門的搭配


感謝大大解惑 !!
arthuraya wrote:
問一下用E-1的人,...(恕刪)


超過+-2EV會閃表示曝光值會大於+- 2EV,因為沒法再顯示了。或者說,這是E1善意地去提醒你,無論你要怎樣操弄M模式,只要是在閃,就不可能拍出好照片,因為數位動態範圍小的關係,這些超過的地方就會記錄不到資訊。不只數位機如此設計,很多底片機的手動曝光補償也只做到+-2。在現實狀況中,除非像是大逆光情形,用到+-2極限的不多。所以他不是測光錶的bug。另外,我的E1在-2的時候也不會閃,你要不要再試一次? 如果你是設定1/3EV為調整範圍的話,在測光值+-0的狀態下,往上與往下應該都可以調6次,第7次才會閃。(設定是1/2EV的話就是上下4次)
E-1 的螢幕會過亮
我是調 -7 ~ -6

通常建議值是 -4 or -5

看自己的習慣而定
Plurk:www.plurk.com/little_hat/invite Blog:little-hat.blogspot.com
BOCA0223 wrote:
原來M模式下使用點測光模式,測光表上面變動值反應就是正中央所對物體的曝光值
(恕刪)


恩......這句話又不大對了
讓我來談談曝光值的設計吧
你應該知道18%中間灰的意思
所以,區域曝光的意思是把 "整個畫面" 拍成平均18%
中央測光則是中央那塊圓圓的區域計算的比重加大,而減輕其他部分的計算比例(通常是6:4, 但也有7:3甚至8:2的設計),但曝光的計算還是以18%為標準。
那.......點測光呢? 就是 "只" 計算最中間那個測光點,在O家好像是僅佔全畫面的2%還是4%的面積,然後把它算成18%。因為這個區域很小,通常會是一個色塊(皮膚,眼睛,樹葉,草地,石頭....)。它不像區域或中央測光是將不同亮度區域作平均,所以有人說 "比較準"。但這前提是,你要知道你所測的這個小小區域,它的反光率是多少? 而你又想把它拍成多少?

如果用點測光,記住一句話 "把你想要拍成中間灰的地方,用點測然後讓它+-0"。如果拍的是純白的東西呢? 大概就要用到+1了。如果是純黑,至少要-1。這就是"遇黑要減,遇白要加"的道理。例如,東方人的臉(一般男人的臉龐)差不多就是18%,那拍小孩或(化了妝的)女人呢? 那就至少加個0.7 甚至1.0,就會白了。那黑人呢? 就減個0.7吧。用點測你要有灰階的概念,也就是把所有東西都看成黑白的。那些在灰階中要黑不黑,要白不白的東西,比如像紅色,黃色,要加減多少就是經驗了。

運用點測光的重點來了,為什麼常聽到人家說測光要去測中間灰呢? 因為在一個畫面中有暗有亮,如果你能找到那個不暗又不亮的那一點來決定曝光值,那些亮的與暗的部份就會 "落在" +-0的兩側。如果畫面的反差沒有太大,整個畫面都會被記錄下來。

除了測中間灰,你也可以找出畫面中最亮與最暗的二個點,然後分別用點測,讓它+-0並記住它的曝光值。(當然,明亮也不能超出數位相機的能力範圍)。假設最亮的為 f8, 1/250,最暗的為 f2.8, 1/250,差了3EV,那你就可以取中間值,比如f4.5 或f5 1/250去拍。這是另一種點測的拍法。也確認了最暗與最亮的二點都會落在數位相機的紀錄能力之內。

其實我們說點測點測,事實上不能只測畫面中的一點,它事實上是能掌握畫面中每一個點的工具。如同上述第二種點測方法,掌握了最暗與最亮,也就掌握了全畫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