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跳家OR雙系統

目前的打算

1.留下E-M1 MARK III 買一台便宜的全幅來玩,踏入另一條雙系統不歸路

2.O家系統全出清一機三鏡12-40、25、40-150(都是PRO鏡二手價格卻都很破) 、換R6II 或Z6II 或A74 一機一鏡24-70 F2.8

其實還滿難決定的,口袋的深度影響一切

也是很羨慕有些人會都買,但是其實自己本身不太可能會一次帶兩台相機出門

或者三不五時帶一下那台又帶一下這台

M43體積差距最大的大概是中長焦鏡頭的部分,雖然自己很少用,但是又覺得哪天出去玩要用

全畫幅超貴超大支,光是40-150都覺得累,很難想像全畫幅這麼大支怎麼受的了

本身就是個隨興拍照者,沒有什麼超快速對焦需求,也沒有什麼錄影後製的情況

最多最多我就是會去出大圖掛著自己爽看

O家的抖式高像素其實整體來說也是很不錯


跳家OR雙系統

所以其實要輸出大圖感覺也不是什麼困難點

那問我為什麼要換全畫幅

就是M43玩久了,也想去別的地方看看,加上現在是OM不是OLYMPUS,看到OM-5難免無法對未來有所期待

擔心的只是機子掛了,後續相機又沒興趣,鏡頭就只能當裝飾品了,雖然我的E-PL1現在還可以用

想問一下跳出O家的朋友們都選擇去了哪

去玩了一下Z6II,操作起來跟O家其實最相似,但是拍照起來白色部分都偏藍色不知道為什麼,這時間又很尷尬感覺不如可以等一下Z6III

R6II表現上我覺得顏色真的還不錯,而且沒什麼跑色問題,但是操作起來感覺很不順

至於A74三創SONY的員工不知道在跩什麼,說要看一下,只給機子連電池都不裝給你試,所以不知道實際操作感

3.還是退出這大坑

留著一支25MM F1.2 PRO 裝在E-PL1 就好 XD?
2023-06-11 11: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跳家 系統
EOS R 無反光鏡數位相機 - EOS R6 Mark II (Body) - 佳能 台灣建議售價 NT$76,900

RF24-70mm f/2.8L IS USM Canon網路商店建議售價 NT$69,600

Nikon Z 6II 單機身|無反光鏡相機|Nikon 單眼 數位相機優惠價 53,000

Nikon NIKKOR Z 24-70mm f/2.8 S|NIKKOR-Z鏡頭|Nikon 單眼 數位相機優惠價 58,900

α7 IV - 數位單眼相機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優惠價 $64,980

SEL2470GM2 - FE 24-70mm F2.8 GM II (E 接環專屬鏡頭)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優惠價$55,980

確定只是想玩玩嗎?你本來就有24-80 F2.8的焦段,為了淺景深換系統或者跳家?我覺得熱情如果滅了錢可以省下來,40-150換全片幅的鏡頭可要30萬。如果有熱情的話應該不會CNS三選一跋杯,應該是有特別喜歡哪一家。
Wahaha214

CANON的50 1.8可能有點鳥,有機會遇到組裝品質問題,自己要小心

2023-06-11 22:36
妖狐藍風

在鳥也沒有sony 50 f1.8鳥,還好55f1.8還行

2023-06-12 19:04
willieliao616 wrote:
目前的打算1.留下E...(恕刪)


我當初是EM1III+7-14 17 25 45 40-150 300 (全Pro) 拋掉
升級上了Z6II+24-200

誰叫全世界都在鳥眼
唯獨O家還沒(剛好遇到O家賣掉轉換OM時期)
剛好心心念念升級FF也很久了
所幸一次賣掉升級了

老實講只有後悔太慢升級XD
自己技術沒有很好
加上也沒什麼後製能力
基本上都希望能一曝完成
當時M43在拍燈光較弱甚至無的時候
暗部細節就是不怎麼漂亮
防手震雖然可以防止因震動帶來的模糊
但還是改善不了暗部進修圖硬拉後依然糟糕這件事情
(當然啦 如果你自己一個人在拍用光打在地景上硬補 或著在還有光的時候先針對地景拍一張都是解決辦法)

收了Z6II買了一支24-200後發現......除了偏暗的時候快門跟感光會很糟糕外
白天使用起來一鏡打天下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問題
開始隨著有機會拍銀河入了14-24 2.8
喜歡長焦鏡頭入了 70-200 2.8(雖然貴重 但老實講拍出來感覺真的是...絕對會後悔 後悔太晚買)
最後將24-200賣掉購入24-120 補足平常使用 (當初有考慮24-70 2.8 但......價格真的是無法XD)

如果你有考慮升級又怕後悔
真的可以先留M43一機一鏡
然後入手FF的入門機身(Z5 A7C A73 R) 這類機身基本上都非常便宜了
鏡頭選擇也可以從旅遊鏡考慮起
或著你可以去租鏡頭 體驗一下 24-70 70-200 這類鏡頭拍攝一天
重量的負擔還有出來的照片
能夠接受就有很多選擇了

如果有價錢考量 Sony肯定是相對好的選擇 畢竟現在二手市場甚至是副廠選擇非常多
當然如果算上轉接環Nikon大概是當前的爐主了
還是建議你升級前去實體店面玩玩(操作選單使用習慣上來講自己O家升級時用過sony是短時間適應不良)
再來就是色彩吧......
租過拍一天回家進電腦看一下
聽網友建議看大師拍不如自己實際體驗一次
willieliao616
willieliao616 樓主

有考慮出掉25 留下40-150 買R8+50f1.8

2023-06-11 17:06
台北Sony試機試鏡去sogo那間比較多東西好玩,店員也都不錯
willieliao616
willieliao616 樓主

感謝,有空來去看看

2023-06-12 8:50
我去 sony 玩了一趟,又回來了 ....

因為 olympus 出了微距鏡之王 90mm F3.5 .....

我拍微距的 ....
既然您都說「口袋影響一切」

絕對不會是選擇 C家 和 N家
只有少得可憐的「昂貴的原廠鏡頭」就算了,而且焦段還不是很齊全!

Sony 索尼 唯一選擇,除非你撤回「口袋影響一切」的考量因素,那還有將 C家
 N家納入考量的理由
willieliao616
willieliao616 樓主

我想有可能就一機一鏡到底了

2023-06-12 8:51
查無此帳號 wrote:
只有少得可憐的「昂貴的原廠鏡頭」就算了,而且焦段還不是很齊全!


C家如果接EF鏡頭那可以說是另一片天空,但是對焦要自己試一下,有時用AFC比較可靠
我自己是松下和CANON同時用,FF差最多在高ISO雜訊,但是如果你比較要求我只能說ISO 6400還是不太行,12800就別想了,就算用軟體處理也未必理想,這是拍JPG的狀況,還有M43和FF最大差別在淺景深,但是這對對焦精度要求更高,至於顏色這見仁見智,CANON的顏色是比較深不是艷,還有自動白平衡依舊不完全可靠,我FF用RP
直接雙修就沒煩惱吧。
之前M43,賣也沒多少,
就當不存在吧。
willieliao616
willieliao616 樓主

🙃不無小補的概念

2023-06-12 8:53
Wahaha214 wrote:
,FF差最多在高ISO雜訊,但


現在噪點不成問題了 ....



樓主想嘗鮮還是去 S 家,有比較多不同的鏡頭可玩 ....
妖狐藍風

今年ai降噪真的很猛,可以看我之前測試的。年頭的時候,我只能接受ISO 6400,現在是64000...

2023-06-12 19:10
妖狐藍風

https://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6699829&p=12

2023-06-12 19:11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