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鏡頭越來越強大的情況下
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用相機的人越來越少
基本上在白天天氣好的情況下
手機拍出來的照片一點都不輸給相機

因此現在相機出勤的場合主要是夜景及望遠拍攝
今天要比較的是以下三支鏡頭:
首先是01傳統疊疊樂



由左至右分別為
1.Panasonic 14-140mm F3.5-5.6 二代鏡
這是我使用最久的一支鏡頭,一支鏡頭包含廣角及望遠
加上不貴的售價(入手價8000),超輕的重量及鏡頭防手震
絕對是m43超強旅遊鏡無誤
2.Olympus 40-150mm F2.8 pro
同樣是O家評價不錯的pro鏡,望遠端150mm也能擁有超大光圈
非常適合飛鳥拍攝
缺點是重量偏重及尺寸偏大
3.Olympus 75-300mm F4.8-6.7 二代鏡
這支購入主要是為了拍鳥,彌補14-140mm焦段不足
但使用後發現因為光圈偏小,天色一暗就必須拉高iso或是減少快門速度
影響成像品質
另外在300mm焦段因為沒有鏡頭防手震,也很容易晃到
以下為這三顆鏡頭的實拍照片,皆為機身jpg直出無修圖(機身為EM1 MARK II)
白天情景一(焦距一律固定在140mm)
1.14-140mm F3.5-5.6

2.Olympus 40-150mm F2.8 pro

3.Olympus 75-300mm F4.8-6.7

截圖中央台北101
由左至右分別為14-140、40-150、75-300

白天情景二(焦距一律固定在140mm)
1.14-140mm F3.5-5.6

2.Olympus 40-150mm F2.8 pro

3.Olympus 75-300mm F4.8-6.7

截圖中央螺絲部分
由左至右分別為14-140、40-150、75-300

晚上情景一(焦距一律固定在140mm,ISO64,最大光圈拍攝)
1.14-140mm F3.5-5.6

2.Olympus 40-150mm F2.8 pro

3.Olympus 75-300mm F4.8-6.7

截圖中央電線桿路牌部分
由左至右分別為14-140、40-150、75-300

這邊夜拍的時候發現,40-150這支鏡頭縮一點光圈畫質會更好
同樣場景由左至右光圈分別為F2.8、F3.5、F5.6

總結:
1.Panasonic 14-140mm F3.5-5.6 二代鏡
原本在購入40-150mm後打算先出掉這一支鏡頭
因為手上已經有15mmF1.7,可以負責廣角部分的拍攝
望遠部分就交給40-150mm
但在比較實拍圖後我猶豫了,這一支鏡頭的成像品質令我驚豔
在某些場景甚至比40-150mm還清楚
我推測有可能是拍攝時相機去晃到
因為有鏡頭防手震的關係,相對於無防手震的40-150mm
可以拍出更清楚的照片
自己應該是會留下這顆鏡頭
各位能想像這兩張照片是同一顆鏡頭拍攝的嗎



2.Olympus 40-150mm F2.8 pro
這顆鏡頭雖然是pro鏡,但對我來說畫質沒有很顯著的改變
(但是入手價是14-140的三倍

有可能是我自己入手時間不足一個月,還不知道如何使用
但是這顆鏡頭目前有兩點我很喜歡:
(1)大光圈
用這顆鏡頭拍到了我目前最滿意的飛鳥照
因為光圈大,快門可以拉得更快,增加畫面凍結的成功率


(2)背光的對比度
在面對背光場景時,這顆鏡頭可以保留許多的細節

自己是覺得還沒有完整發揮出這顆鏡頭的潛力,也許換EM1 MARK III可以成功解放?!
3.Olympus 75-300mm F4.8-6.7 二代鏡
偏小的光圈意味著在沒有腳架的情況下
完全就是一顆晴天限定的鏡頭
這顆鏡頭可以拿來拍鳥,但是建議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1)大晴天(盡量增加快門速度)
(2)向光(遇到背光時對比會嚴重下降)



小巧的體積配上300mm的焦距是這顆鏡頭最主要的優勢
打月亮也不是問題

目前這三顆應該都會繼續留著,因為每顆鏡頭都有它的優勢在
攝影窮三代,防潮箱會自己長鏡頭都是真的

以上
另外補充,本人使用之相機鏡頭皆為二手的,可能會些微影響到拍攝結果
僅供各位參考
p.s. m43二手鏡頭真的好便宜好香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