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Olympus在M4/3系統中優勢在哪?

最近剛正打算加入M4/3系統,有人說M4/3算是開啟了微單的另一個階段,那我想問問大家M4/3系統的相機
哪個品牌算做得比較好的呀?
我個人所知就是Olympus還有Panasonic都滿出色的,本來以為Olympus的M4/3微單比較多款
從入門OMD系列到到高階一點的Pen系列,後來發現Panasonic的GX GF G GM系列都是M4/3的型號
也有很多種等級,但版上很多人說Olympus算是M4/3中做得比較出色的品牌
個人是覺得Olympus色調不錯,畫質也是一大優勢而且鏡頭群陣容也很完整
但很好奇Olympus在M4/3系統跟其他品牌比起來優勢在哪裡
2016-05-06 19:39 發佈
五軸五級防震

OMD跟pen應該不是高低階關係的兩個產品線 OMD應該會更注重操作性 PEN是文青機
穆帥1 wrote:
最近剛正打算加入M4...(恕刪)


我認為m43的優勢就是鏡頭,
m43鏡頭就是統一規格,
這代表你今天買了o相機,
明天可以換p相機,
下次再換其他相機也沒關係,
鏡頭都通用,
相機可以當消費品換來換去,

目前m43雖然還不多,
但準備殺進來的還不少,
前陣子聽說已經有加減10個廠牌在準備,
說不定這個規格就是以後無反的主流,
也說不定,
O P兩家好像是一起說好出4/3系統共用卡口的
各自變各自的戲法囉
我覺得M43的最大優勢
是在於畫質跟體積達到一個平衡點
自己同時擁有6D跟GF7
平時講到攝影
當然是FF出動

但是說道拍照跟出遊
現在幾乎是GF7+15mm就上了
畫質上當然還是會有些差異
對於玩過FF的人來說
但是它的體積跟輕便對得起這個畫質了

以上自己的心得
至於要選哪台相機
先想想自己的預算跟需求吧
你是想問Olympus 跟Panasonic 比有什麼優勢?
還是要跟Sony, Canon ,Nikon可換鏡頭的相機比?

我覺得Olympus最強的地方在於防震,與放水方面。。。
雖然各家都有防震機制,但它的最優。
另外生活防水除了Canon與Nikon單位數外,
只有Olympus的會在展場上直接拿水淋。。。

說Olympus機身小其實也不然,
不比鏡頭Sony a6000其實還比OMD的小一些。
但Sony的鏡頭卻是巨無霸,像DSLR發展。。。
多人說Olympus算是M4/3中做得比較出色的品牌
<<<
因為同樣使用m43規格的競爭者panasonic一直在耍寶。
比起幾乎退場(已經?根本?)的柯達和一直搞錄影耍寶的松下,奧林走向正常多了。

好奇Olympus在M4/3系統跟其他品牌比起來優勢在哪裡
<<<
體積吧,除了體積之外還有其他優勢嗎?
價格沒人家便宜,鏡頭閃燈資源沒CN豐富,轉接老鏡沒有sony優勢,品質沒pana穩定......如果對該廠牌有愛的話,以上都不是劣勢喔。
如此一來優勢就是:
1.我拿奧林我文青(呃......文青似乎肚子裡頭要有墨水才算數啊,買相機不送穿著、品味和技術......只是長得好看的話還是自稱帥哥美女比較保險。)
2.除了同為m43陣營的pana系機組外,體積就是比別家小。(s開頭的家電廠敗在鏡頭太大顆XD)
3.有全宇宙最屌的5軸防手震(在下不否認夜拍防手震很好用,但......)
4.歷史悠久(跟家電廠x2比起來的話確實老很多)
5.發色,要是對味的話大概一輩子都脫離不了奧林XD
6.鏡頭陣容強大(??......可以叫那個s和t開頭的副廠多出幾根鏡子嗎= =)


還有個優勢啦,那就是能嘲笑同為m43陣營的gh、gf、g系列機組是家電廠出品的。
穆帥1 wrote:
最近剛正打算加入M4...(恕刪)
M43族群也不大,有特定的客戶群,
所以Olympus跟Panasonic各有其設定目標群,盡量不要互挖牆角,
兩家的鏡頭也都是焦段互補、價錢互補。
機身的話,O家設計走文青、復古或專業拍照風格,
P則是科技感並追求4K攝影,
發色我是比較習慣O家的,
機身性能方面其實P比較優秀一些。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M4/3的優勢
1.完整的原生鏡頭群(跟其他微單比)
2.畫質與重量體積達到平衡
3.擁有目前最強悍的dual is防手震
O:EM1,EM5II,Pen F五軸支援目前唯一O鏡防300mm pro dual is達到6級防手震
EM5, EP5, EM10II純機身五軸
P:GX85(GX7 MKII)五軸與GX8四軸支援大部分P鏡防dual is
以下為個人淺見

我覺得m43最大的優勢就是母公司事業版圖非常明顯

就是往m43 這唯一的一條路

因此鏡頭群擴張速度很快

有便宜的也有高階的

有足夠多的鏡頭才能符合更多向度的需求

但相較於其他廠商 基本上都有多條路線再跑全幅、APS-C、1吋......等

雖然讓消費者進入相機世界的選擇很多

但整體產線的鏡頭的擴張度就會受到限制

意思是說,無法兼顧所有型號的需求

以CN來說,全幅鏡頭非常完整

但小型化的市場就無法完整兼顧

畢竟要每一條線都通吃,這母公司的財力要很龐大

綜上,

只能說O家在大型DSLR的時代也許找不到完整的定位以及大量的顧客

但掌握到相機小型化的契機

並傾全力開發,也加入了P家的兄弟關係

目標不只做出好餅,還要把餅做大

競合關係在這兩家一覽無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