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哭泣,既然這不是O家普遍問題,就是我自己的問題.........
也許就是有很多湊巧吧,我也想不透,其他鏡頭也沒事。
大家別理我,就當作一時打擊太大的抱怨文。
O記萬歲
--------------------------------------------------------------------------------------
沒出勤躺防潮箱,出動時包包還加乾燥劑。
用1.5年的MZD 12-40 2.8 pro 還是出現疑似霧化 or 發霉的現象 ...... 只能哭泣。
過去玻璃鏡頭,少複雜的奈米鍍膜,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玩SONY全幅,用20年以上Minoalta老鏡都還壯壯。
更不用說我那顆Nikkor 55 1.2老鏡都30年了,鍍膜都沒明顯老化。
跨入O家之後,ZD HG和MZD的PRO鏡已經讓我遇到2次這哭泣無淚的狀況。
ZD HG鏡至少還是用了6年出現霧化,PRO鏡如果真霧化了,除了哭還能如何?
難道現在鏡片材質和高科技帶來的就是「消費性」電子商品,而不是「傳家藝術品」?........
也許蔡頭、德萊卡那種價位,才能買到「珍藏」?
唯一一次擔心的是,兩天一夜上清境那天有大霧,
我的相機包只一機一鏡,丟一包小防潮。大概就是那次中獎。
希望只是發霉,變質霧化真的太扯。
我的老一代 50-200也沒事,倒是新一代50-200 出事。
很多東西很機運的。潮濕會增加鏡片變質機會,但是也不一定。
過去玻璃製似乎有比合成樹指耐的想像,但也沒有什麼證據。
擁有那麼多O鏡,也只有一支HG和這支PRO出事。
其實現在最希望是,一切是肉眼沒看準,希望只是起霧或是輕微霉斑可以擦掉。
我真的想不到有給變質的環境、時間。
雖然12-40 PRO真的變成鏡頭蓋了,但實在沒有到職業用折磨的程度,也都回家睡在防潮.......
以前出國,一定會帶大包防潮。況且,擁有12-40這一年半我老婆剛生小孩,我並沒有長期出國阿。
不解。
暈倒、哭泣。
我以前觀念,霧化,或是發霉嚴重開始吃鍍膜鏡片......是很老鏡才會發生的事情XD
也許是霉斑,或是霧氣。
防塵防滴但有設計透氣,也許有些溫差之類的入水氣這是有聽聞。
只能朝這個方向去想了,把握最後的生機。
---------------------------------------------------------------------------
我即是因為O版也沒有聽聞很嚴重的霧化,所以想想只能怪自己。
但受到的打擊真的很大。也有往防潮箱去想,是否除濕效率變差?(從60%->40%時間變長,但也沒這麼嚴重.....)
況且我其他鏡頭目前仔細檢查也沒問題。
而且被元佑教訓了,12-40 PRO 水貨送修先收6000.........
-------------------------------------------------------------------------------
這種打擊很沈重。鏡頭蓋的好鏡12-40PRO搭E-M1,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適合E-M1的了,
想到就想哭泣。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