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E-M1] 奔牛之境:西班牙十日行 精選篇(文長圖多)



好久沒回來01了,主要是平常都寫寫小文,都貼來這的話,好像有點一廂情願,久了就懶了XD

不過這次西班牙有一大篇,就覺得可以發來這分享,但是原本這十天我濃縮成了四大篇

如果都貼來01感覺也不是很好,乾脆再從這四篇當中弄一個精華篇,如果還有興趣的客官,再來小弟的部落格坐坐

先講講器材,不過小弟的器材一直都沒什麼好說的XDD

一機二鏡打天下,E-M1+ZD11-22mm+ZD50-200mmSWD

這次去西班牙也是,輕便實用好換鏡

OK,那我們開始吧!

其實這次整整近十日的旅程,真正跟牛有關的只有一天(笑),但是思考了許多之後最後還是決定用這個標題,一來我自己覺得很酷,二來反映出西班牙這個大草原國度



旅途當中感受到了西班牙的文化構成,主要來自羅馬帝國,西哥德人與阿拉伯(摩爾)人,每個文化殘留的痕跡明顯,甚至有大融合的趨勢,隨處可見基督教的建築,也有許多阿拉伯人留下來的幾何文案,中世紀的碉堡,文化保存豐富,大開眼界

當然,十來天的旅程,看得很多,想說想記錄的也很多,仔細思量之後,總不能流水帳的洋灑十篇,自然也無法簡略的一篇帶過,所以重新思考之後,決定不以天數分篇,改以風格地域為主,整理這幾天的所見所聞,並且濃縮成四篇:序篇、中世紀篇、安塔露西亞篇、巴塞隆納篇,不過01這篇是精華篇,所以.....只好還是回去流水帳了,大概利用序篇介紹流程的時候,直接帶過一些精選的照片,加上四篇內的文字






首先,上圖是這次旅途的行軍路線圖,第一天晚上九點四十從桃園機場出發,逐黑夜而行,從東南亞穿越印度,巴基斯坦繞過兩伊直插黑海,最後在伊斯坦堡轉機到達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到達馬德里(Madrid)當天,雖然在機上沒什麼睡,但行程依舊開始了,先參觀了兩個廣場包含唐吉軻德的銅像,另外還有幾乎可稱為小凡爾賽宮的西班牙皇宮,並且啖了一餐波拉餐廳的陶盅西班牙燉肉




塞哥維亞 Segovia



翌日,前往位於馬德里郊區的塞哥維亞(Segovia)舊城鎮,塞哥維亞這個地方整個城是建在一個山丘上,城市主要的根基是羅馬人打下的,入口處還有紀念羅馬人孤狼哺雙子的雕像,當然最明顯的痕跡就是象徵羅馬帝國技術力的超大型水道橋

當然,現在這座水道橋已經變成純粹的觀光景點,並沒有在使用,但是現場看到還是不免撐起頸子,昂首讚嘆











塞哥維亞整個城市在西元1985年的時候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對,你沒看錯,是整個城市都是世界文化遺產,所以如果要整修、改建或是翻新城內的建築的話,都要經過很複雜的申請程序

城鎮的街道則是留下了很多阿拉伯人統治過的設計,使用了許多窄巷高牆還有幾何形雕刻的語彙,房屋的樣式則是維持中世紀西班牙傳統房屋的構型,這樣的融合也算是一種文化激盪的結果

城中的坡道還算緩和,起初走起來並不會很累,而且精神集中在快門上,比較容易忘卻疲憊,不過等回過神來,突然就發現自己雙腳對於腦內命令的執行稍微有點遲疑了......

最後吃了一頓當地特色的烤乳豬,最後在太陽下山前進入托雷多(Toledo)




托雷多 Toledo



鐵器之城托雷多,整個城跟隨著塞哥維亞,在西元1986年同樣整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規模更大,畢竟曾經是首都,城外三面環繞著太加斯河,地形易守難攻,而且因為是軍事要塞,鐵器技術特別發達,城內隨處可見「防具店」、「武器店」(笑)













沿途經過一家金工品店,進去如廁,正好遇到師傅在鑲金箔,做工之細令人嘆為觀止,上面這張為一金工盤,上面花紋鑲嵌雕刻均為手工,令人稱奇



城內阿拉伯人的痕跡殘留的很少,大多是以羅馬與哥德式的建築為主,是個道地的中世紀都城,不過跟塞哥維亞比起來,坡度就比較陡了,外層其實有興建電梯,但是我是走上去的......

漫步在世界遺產內是什麼感覺,我絕對不會告訴你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腳很痠.....

當然以上是玩笑話,腳自然是很痠,尤其托雷多很多道路都很陡,不過真正的想法是很想住下來,可能是異國風情使然,又或者被這整座城市的凝聚力所折服,這裡真的是優美異常,想來住一整年都不會膩的地方,這裡也是整個西班牙旅程中我最喜歡的景點。

西班牙人建設多為石造,設計樸實,顏色多為紅黃,並且以教堂為主體向心而建,本篇的鎮篇首圖就是托雷多城,散發出一股實用而雅致的氣息

城中有導覽小火車(無軌連結車),建議有空可以一搭,上面有中文導覽,車子會帶你環城一繞,並且到城外的山坡上讓你一堵全城風采,想來如果晚上上去,鐵定也是人類一大美景

下午離開托雷多之後,特別繞去唐吉軻德相關的觀光區,著名的巨人風車與客棧




唐吉軻德 Don Quijote



依依不捨的離開托雷多之後,前往哥多華(Cordoba)的路上還繞去了唐吉軻德的憶想世界.....

主要是為了唐吉軻德與風車巨人戰鬥紀念而造的風車們與唐吉軻德客棧,不過那些破風車我就只拍了一張......那個破風車群實在太難看了,基本上就是隨便找個山丘,插了幾個不太好看的風車模型,騙騙觀光客錢的景點.......









最後迎著不太正常的小雨乘上子彈列車進入了安塔露西亞(Andalucia)大城哥多華(Cordoba)




哥多華 Cordoba



哥多華,曾經是西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哈里發,也就是後烏瑪亞帝國(Omayyad)最後王朝的首都,在當時作為阿拉伯最後殘存的政權,控制了整個伊比利半島,而我們比較熟悉的稱呼就是中國史上的白衣大食

整個哥多華的舊城區完整了保存了許多後烏瑪亞帝國時期留下來的阿拉伯建築,包括哥多華大清真寺











當然,經過了西班牙著名的基督教收復失地運動(Reconquista之後,裡面所有的回教建築都改為基督教用途,不過有趣的是西班牙人並沒有把原本阿拉伯人的東西大拆特拆,而是直接在這些建築上增加基督教的東西,我走在路上時常在想:

這算保護古蹟,還是算羞辱啊?

基本上應該是我想太多了啦(笑),不過看到這種兩教並存的遺跡,難免會有奇怪的延伸想法

哥多華大清真寺,這個大清真寺是僅次於麥加清真寺世界上第二大的清真寺,現在據說是雙教並用的清真教堂混合物,同時歡迎基督、天主、猶太還有回教徒,不過很好奇被基督教徒搞成這樣的清真寺,還會有哪個回民來朝聖.......














格拉納達 Granada 阿爾汗布拉宮 Alhambra



格拉那達,前面提到的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最終戰役的地點,由運動末期天主教雙王卡斯堤亞王國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斐迪南共組的西班牙王國大戰格拉那達殘存的摩爾人奈斯爾王朝,戰役長達兩年,西班牙王國採取圍城戰法,最後奈斯爾王國爆發內亂,西班牙趁虛而入一舉拿下阿爾汗布拉宮,隨後頒布阿爾汗布拉法令之後,收復失地運動宣告成功,而阿拉伯人的統治完全消失在伊比利半島。

比較有趣的是,阿爾汗布拉法令不只驅逐了阿拉伯人,也同時驅逐了猶太人......

而阿爾汗布拉宮在1984年納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看這令人膛目結舌的建築雕刻,阿拉伯人簡值把整個宮殿當座石雕作品,一分一吋精細的刻入,文案設計也是好幾層,不得不說從來沒想如此繁複的花紋也可以設計的如此精巧

有機會來西班牙的話,這裡是必來的景點,其實這次除了照片有很多收穫之外,最大的收或是對於西班牙還有阿拉伯人的歷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跟關注,以前學校的世界史對於西班牙的著墨並不多,通常都是提過西哥德人統治過,然後就是哥倫布、無敵艦隊,就...沒了

礙於歐美史觀的影響,阿拉伯帝國的歷史更是幾乎完全抹滅,殊不知阿拉伯帝國也是曾經榮耀一時,橫跨歐亞非三洲的超級大國,文化內涵更是不容小看,但是一般的刻版印象就是,很封閉的回教徒、恐怖份子、旗著馬包著頭巾一手拿著阿拉伯彎刀腰間掛著大馬士革刀的...強盜,最好的印象大概就是阿拉丁神燈,一千零一夜,所知實在太少,能夠重新看見這些歷史,應該也是這次最大的感動了




米哈斯 Mijas



白城米哈斯,安區最南方的一個小鎮,臨地中海,因為整個城鎮保留摩爾人的習俗漆成全白而聞名......

不過實際上沒什麼好看的(苦笑)

可能前面因為已經看過太多阿拉伯的白牆建築,所以對於只是整個城鎮都漆成白色的來說,好像少了點主題吸引力,而米哈斯本身也沒什麼特殊的歷史淵源,就是一個很一般的觀光小鎮而已,全鎮滿地的紀念品店,牆的確都是全白的,幾乎像是故意的.......

本來想說還有地中海可以看,無奈我到的時候大霧蓋水,說好可以觀測到的北非,自然也消失在百里雲霧,最後紀念幾張之後,匆忙離開












隆達 Ronda



鬥牛古都隆達,鬥牛競技的發源地之一,西班牙的鬥牛一直是世界聞名的特殊傳統活動之一,很多人聽到西班牙第一時間不是想到聖家堂、也不是哥倫布、更不是無敵艦隊,而是鬥牛

而如今西班牙到底還鬥不鬥牛呢?礙於人道問題,西班牙中央政府給每個城市自己立法決定要不要鬥牛,隆達還有鬥牛活動,但是像巴塞隆納就已經廢止了,不過這次我也沒看到鬥牛,倒是有吃到燉牛尾料理,真沒想過牛尾還有這麼多肉,蠻好吃的,令人意外(孤陋寡聞)

上圖是卡耶塔諾(Cayetano Ordonez)現代西班牙鬥牛士之父的雕像









隆達由新橋橫跨太加斯峽谷連接新舊城區,新橋是個典型的羅馬式建築,不過這次很不幸的沒機會過橋,不過還是一賭太加斯峽谷的壯闊景致




塞維亞 Sevilla



塞維亞,安塔露西亞自治區塞維亞省省會,西班牙第四大都市,曾經是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安塔露西亞的宗教中心。

但是後來解放後,不知是否民族性作祟,阿拉伯人留下來的遺產不如想像中的多,城中的清真寺更是被大刀闊斧改建成教堂(其他地方有些清真寺建築體會留下),當然,隱隱約約的還是有許多阿拉伯人的痕跡,但是中世紀的西班牙風格為目前更為主要的樣子。













隨後塞維亞主教座堂,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教堂之一,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前,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這座教堂本來是大清真寺,但現在只留下少部分外牆,大多建築已改為哥德式











這應該每個人都會拍一張(笑),吉拉爾達(Giralda)鐘塔攻頂的證明

不過雖然他寫34層,實際上爬起來卻不算很累,上去之後可以俯瞰塞維亞,很值得上去














巴塞隆納 Barcelona



巴塞隆納,高第(Gaudí i)之城,西班牙第二大城,僅次於馬德里,事實上這裡看起來比馬德里更像首都,也很多人甚至以為巴塞隆納是西班牙首都(笑,整個城市現代化程度極高,臨地中海而建,高第著名的作品幾乎全在這,例如聖家堂(Sagrada Familia)、米拉之家(Casa MILÀ)

傳說中巴塞隆納由迦太基名將漢尼拔(Hannibal)的父親哈米爾卡(Hamilcar)一手建立,作為串聯迦太基在伊比利半島貿易與戰略的重要據點。

之後當然跟伊比利半島上的其他城市一樣經過了各種人種的入侵統治最後光復,而到了現在幾乎成了西班牙最繁榮的城市,時常舉辦各種活動,1992年甚至承辦了世界奧運會











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 i),是西班牙現代主義的代表藝術家兼建築師,主要作品幾乎全都集中在巴塞隆納,而其中高達7件作品先後列入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而這次我去了三個地方。

要一句話形容高第的作品就是:沒有直線。

高第是自然仿生設計的先驅者,對於設計的靈感幾乎全是師法自然,而他說過一句話:「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他的設計風格基本上就是盡量體現這句話的結果

上圖是米拉之家頂樓的外星人群(笑),高第作品的三要素:馬賽克、曲線、宗教,這裡都看的到,但是這些雕像對當時的米拉夫婦來說,可能有點可怕,所以他們其實很不喜歡

我自己也不喜歡米拉之家的外型,但是對於這些外星人卻覺得很不錯

這天剛起床的時候,巴塞隆納飄著小雨,西班牙這季節難得一見的小雨,對我來說卻是眉頭深鎖,很重的濕氣外加不低的氣溫,讓相機一直起霧,但最後到了米拉家頂,我只覺得這厚重的雲層應該是上帝送給我的,層次分明的雲層跟米拉這些小鬼呼應,鏡頭效應很不錯



這,只是側門。

聖家堂,大家對於西班牙最熟悉的地標之一,然而我們印象中最熟悉的樣子只是聖家堂的側門「誕生立面」而已,而正門「榮耀立面」則尚未完工。

最起初1882年時,開始興建聖家堂計劃,當時負責計劃的建築師並非高第,但當時的負責人因為成本理念問題,只建了部分的地下聖壇就揚長而去,最後由年僅31歲的高第接手。

高第接手後將原設計的地下聖壇完成後,直接把地面上所有傳統哥德式的原設計完全剷除,重新設計了現在的聖家堂造型。

聖家堂主要的結構是:地下聖壇、主殿(中間)、東面「誕生立面」、西面「受難立面」、與南面正門「榮耀立面」,因為是贖罪教堂,所以主要靠信徒的「香油錢」建設,高第為了可以先獲得多點的資金,所以一反傳統,先完成結構相對簡單的東面「誕生立面」,讓資方可以先看到聖家堂可能完成的樣子,吸引資金,所以聖家堂現在才會呈現出只完成了東西面,卻沒完成主門南面的情況。







左邊顏色比較白的是新蓋的部分,聖家堂很多雕像常常有部分發白,都是斷裂後重建接上的



這個一定要特別說一下,這是高第設計聖家堂結構的方式,用沙袋吊立支點,非常有趣,這樣可能看不出來這跟聖家堂有什麼關係,那我們倒過來看:



這樣教堂的構型就很明顯了,是不是很神奇XD(自己沒見識),高第利用這種反向操作的方式確立結構,保證受力點











進到聖家堂內部,比起外部更不同於傳統的教堂,現代風格運用的更多,甚至結合了城堡類型與羅馬柱的設計語彙

彩繪玻璃更使用了抽象的內容,而非聖經故事,整體玻璃顏色的規劃更全面,當然同樣的曲線元素也是隨處可見













最後是一些街拍,巴塞隆納臨地中海,在上去奧運會場的途中可以看到大片地中海,雖然看起來跟一般的海沒什麼不一樣,但是想想眼前是地中海,腦內還是會有些化學效應(笑)







最後就在奧運火炬造型的通訊塔結束這篇文章吧(苦笑)






整體來說,這十天實在累人,尤為近兩日的空中行程最痛苦,不過我體力本來也太差了,正好趁機訓練一下

而西班牙本身,印象很好,甚至比起法國更對我的胃口,食物菜品也意外的合拍,雖然鹹了點,但整體來說都算美味,比較沒什麼不習慣的地方

行車之間,處處可見黃色的大草原,小山小丘延綿,植被岩石種類簡單,景緻大方精緻,有時可見放牧牛馬,太陽能板與風車,建築物除了宗教與阿拉伯影響區域之外,皆都以實用為主,紅土黃磚遍地,整個國度呈現一個暖色系的氛圍,西班牙人處事慵懶,用餐時間都比台灣習慣的晚很多,多數人如同印象中的地中海個性,熱情洋溢,不過因為是來玩的,很多事情也很難在這短短數日可以深入感受,只能走馬看花式的略提小述

最後雖然已經從10縮4,4縮1了,不過我相信這樣的篇幅對於一篇文章來說還是太大了

感謝耐心看完的大家

如果還有興趣繼續深入的話歡迎來小弟的部落格坐坐,礙於01版規無法提供連結,大家只要在Google搜尋:石英透境 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只想看照片的話也可以點照片進去看看小弟的Flickr相簿

謝謝大家










2015-09-17 13:45 發佈
拍得好美啊
希望也有機會去歐洲走走拍照
哇又有鉅作可以欣賞了!


15151515151515
超棒的!
圖文並茂
看了一趟,我都想去了
我是4/3忠實用家,看到4/3鏡,一定要浮出水面讚聲
這篇是精華篇,可要花好多時間編輯啊!

如果是S家的遊記,可能回覆到天邊去啦~~灌水浮出go~
E3 leica digilux3;ZD 7-14mm F4, ZD 28mm F2.8, ZD 12-60mm F2.8-4.0; LP 25mm F1.4,
raempire3000 wrote:
好久沒回來01了,...(恕刪)

這篇實在太精采了
裡面有很多張自己很喜歡的照片

西班牙不愧是旅遊大國
歷史、建築、宗教、文化的內涵真是豐富
以後有機會一定也要去一趟

raempire3000 大的年紀雖輕
但運鏡隱隱然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大氣
而且可能所學的與藝術或設計有關
有很多照片的視角與構圖
是我們這種學理工的揮灑不太出來的

雖然是 43 片幅的系統
不過我覺得許多照片的畫質與細節
一點也不輸其他家所貼的照片
看來我們很多人還是沒完全榨出 43 的實力

相較於其他版的文章
O 版最近真的蠻冷清的
這篇剛好可以提振一下士氣
加分加分!
樓主拍的真好~
Blog也寫的很棒~~
「三國城記」寫的實在太好笑了!~
樓主拍的真好~
Blog也寫的很棒~~
「三國城記」寫的實在太好笑了!~

matthew4356 wrote:
拍得好美啊希望也有...(恕刪)


感謝賞圖啊~~ 西班牙真的很棒 食物雖然有點鹹但是也很合台灣人胃口

強力推薦!!!


飛輪豆 wrote:
哇又有鉅作可以欣賞了...(恕刪)


謝謝支持啊XDDD 好久沒在01發文了= =|||||




consideration00 wrote:
超棒的!
圖文並茂
...(恕刪)


1122跟50200真的超棒的!!!

所以我M43鏡只有一館17 1.8.........

本來想說 只是濃縮而已 剪剪貼貼就好...結果一弄起來還是滿頭大汗XDDDD

我就有在想乾脆標題上不要寫E-M1會不會比較受歡迎XDDD


locuscc wrote:
這篇實在太精采了
裡...(恕刪)


感謝Locus大來賞光啊

我沒有你說的這麼厲害啦XD

你的照片我也很喜歡 上次那篇土耳其也有非常多的照片我看起來覺得很棒XD

可能正好我們的想法比較接近 可以互相欣賞

O版的話 可能大家都去粉絲團 漸漸就不來01了吧

這裡太容易戰起來了XDD



komurohu wrote:
樓主拍的真好~
Blog...(恕刪)


感謝來Blog坐坐啊~~ 小弟寒舍簡陋 能博君一笑 已屬可貴!!



石英透鏡 攝影Blog http://quartzlens.blogspot.com/
拍得太好了!根本是旅遊特輯!
但篇幅有點長,分開2-3篇會令人更想追看。
風格典雅的照片 真是認真的好文 15151515151515
raempire3000 wrote:
好久沒回來01了,...(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