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困擾我好一陣子
曾經相機背包裡一定會帶著白色卡紙
來做自訂白平衡
可是一遇到要拍夜景
這個動作會覺得自己像笨蛋
因為周遭烏漆嘛黑
就算對到了
又不是遠方景物所需的色溫
於是決定學著自己調色溫
但對一個新手而言
色溫表似乎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
有很多東西要背
後來終於稿懂了
所以上網來野人獻曝一番
首先
要了解的是
一般日照充足下色溫是 5200K 左右
依此基準我將它分成兩類
1. 用相機色溫 5200K 拍照會白色會偏藍的
譬如樹蔭下, 日光燈環境, 陰天
對應方式是
相機上的色溫數值從 5200K 往上加
自然環境下的光線(陰天, 樹蔭下)只要加一點點, 大約是 5400K~5600K
人造環境下的光線(日光燈)要加多一點, 大約是 6000K
2. 用相機色溫 5200K 拍照會白色會偏紅的
譬如黃昏, 日出, 鹵素燈(路燈)
對應方式是
相機上的色溫數值從 5200K 往下減
自然環境下的光線(黃昏, 日出)只要減一點點, 大約是 5000K~4800K
人造環境下的光線(鹵素燈)要減多一點, 大約是 3600K~3800K
所以在應用上
譬如
1. 剛日落或快日出未見太陽但地平線上有光時
相機白平衡應設 5200K
如此
有透光的部分拍造出來會顯現偏紅
而天空已暗的部分則會偏藍

E-500 + 14-45
2. 太陽已完全下山想拍城市夜景
因路燈會使畫面偏紅
所以白平衡應設 3600K 左右
使建築物不那麼偏紅

E-500 + 14-45
以上小弟的心得
如有誤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