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fever E-P5詳細規格
Mobile01 專業介紹(Ki_min)
Metabones Nikon G to Micro Four Thirds Speed Booster 開箱with E-P5
我想忙完白天的工作之後,晚上回到家裡除了加班還是加班,
如果有空閒的時間,最棒的事情,就是把玩自己心愛的相機了。
最近等很久的E-P5,如果能一回家就見到它的話,
一定會很開心............

咦...? 吉娃娃狗窩裡有奇怪的東西

不會吧!?

這不是EEEEEEEEEEEEEEEEEEEEEE 屁 五嗎?

我家的吉娃娃一定知道把拔每天賺飼料錢很辛苦,
偷偷給了我一個暑假禮物


裡面有個小盒子,倒出來有一堆東西-.- (平常我根本不會去看)

E-P5 本體

跟E-M5一樣的翻轉螢幕 (還要去找店家貼保護膜,所以暫時不撕)

超實用的三轉盤,在拍攝設定上更直覺

一樣是made in 踹那

很有質感的VF-4 view finder

這顆17mm f1.8 產地是一樣是踹那,很有心機的沒有刻在鏡頭上,是在金屬的屁屁上面
(因為等下要加班-.-,還沒拍那個金屬屁屁,晚點再補拍)

這次的機身磨砂質感做的很好,很像精品,在銀色烤漆的感覺,是介於E-M5和E-PL5之間,
比較偏向香檳金色。

E-P5的刻字刻在這個地方,真的是很有心機,刻錯地方會LOW掉

鏘~這就是全部的東西了



而且這次黑鏡的質感蠻好的:D,加上原廠黑色遮光罩真的不錯~~
黑色鏡頭真的低調許多,街拍比較無壓力 (路人比較不會發現XD)
---7月7日分格線---
【ISO LOW~25600 測試】
配備:E-P5 + MMF-3 轉接ZD 14-54MM II / JPG 直出 / 降噪全OFF
CHIVAS REGAL酒的外包裝印刷 (看印刷網點)

LOW ISO (應該是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木眼個人看的感覺,直到ISO 6400才稍稍破壞細節,
12800時就破壞的很多了,25600只能用來紀錄用,顏色都有點跑掉了,
但是似乎E-P5在控制SONY這片感光元件調校的更好了。
另外看到Low ISO畫面非常乾淨,讓我想起了E-5的ISO 100...,
E-M5很可惜沒有ISO 200以下的選項,現在在E-P5上面重現了,
找個時間再到戶外去試試Low ISO的畫質。
---- 分格線 ----
【4/3鏡轉接】
接著是測試轉接一些4/3鏡的進步幅度
原了怕誤導說E-P5好像對焦很慢,先放一個E-P5 + LEICA DG 25MM F1.4對焦影片
ZD9-18 (似乎沒有變)
ZD14-35 (加快了一些)
ZD14-54 II (提升的蠻明顯的)
ZD 8mm (後面有幾次按到太旁邊沒有動靜.....請大家忽略)
ZD 50mm 微距 (原本慢到爆炸的,現在真的差蠻多的)
ZD 50-200mm SWD (提升了來回對焦速度)
Leica D 25mm f1.4 魔性之眼 果然4/3轉接鏡之中,還是最快的鏡頭
7/14 新增 魔性之眼Leica D 25mm f1.4 轉接對焦速度影片

4/3 鏡中還是這隻對焦比較快速

ZD12-60mm SWD (感覺上進步不多,這個還是官方公佈4隻轉接有變快的鏡頭說....)
Leica D 14-150mm (旅遊鏡皇!!)
資料再慢慢補上跟大家分享

---分格線---
7/7 早上
【E-P5 WIFI 功能測試】跟IPHONE 5 連線~
這邊我推用一般的wifi的連線設定,已經很簡單了,
QRcode的連線方式雖然是創新,不過我設定失敗 (不知道為什麼=.-?),
大家記記得要去下載Olympus image share 這個app,
有這個app才能跟你的E-P5連線。
PS: 可以設定傳的照片大小,愈大會傳愈慢
QRcode 設定方式請看下面這段影片(轉載自RobinWang)
7/7 早上六點
忽然想做一件蠢事,把VF-4 觀景器

接在E-M5上面

其實只是想了解一下,為什VF-4做的好像比較大一隻

如果簡單的說,應該是坐在客廳看32吋的電視,忽然變成40吋的感覺吧,
電子觀景窗視野涵率都是100% (不管是VF幾代),對於眼睛比較不好的人,
如果畫面可以大一點的話,看起來會比較舒服,如果要手動對焦,
畫面也是要大一點比較好,啟動峰值對焦後,大一點的view finder
在對焦上會看得比較清楚。
7/9 加上回覆版友的問題
E-M5與E-P5的比較
這兩台的路線不太一樣
E-M5是讓人操作起來比較有安心感的相機,
握把的空間比E-P5稍大一些,比較好操作,
機頂的雙滾輪比較靠近用姆指和食指在滾的時候很順手,
操作是很直覺的,另外防塵防滴的機身在惡劣的環境下,
真的比較不怕被雨淋到,別人在收相機的時候,
我們還可以持續性的拍照。內建觀景窗的E-M5,
還有一個熱靴的空間可以裝機頂外閃燈,擴充性比較強。
基本上E-M5是非常成熟的M4/3機種,不僅有五軸防手震,
還有可用的高ISO,已經是無可挑剔了,尤其又把機身做的這麼小一台。
---
PEN系列記得有台相機跟E-P5有點類似

olympus pen f,比較經典的設計就是那肩膀歪一邊的感覺^^
這兩年復古相機相當的受到世人喜歡,除了olympus,富士、sony的rx1也都是復古造型設計,
E-P5現在也是實現了這個經典,也是第一台(應該是吧?)擁有1/8000秒的快門的無反相機,
昨天實際測試下,在高ISO的呈現上在6400-12800表現比E-M5好一些些 (當然這是感覺,
還需要做AB test),另外轉接高畫質的4/3鏡頭,有些鏡頭的轉接速度有加快了一些些,
以外型來說有正中我的紅心,他看起來很吸晴,很有質感,但是卻不高調,
搭配17mm f1.8 黑色鏡頭的話,再穿的有品味一些,感覺好像整個人會帥氣一些

售價也是蠻佛心的,至少跟E-M5剛出來的價格來比,是便宜了許多,
另外也加入了時下流行的wifi傳輸,設定也非常的簡單,所以入手這台的人,
大致上都不會後悔。
不過伴隨來的缺點也就是E-M5的優點,滾輪的配置我比較喜歡E-M5,操作比較直覺,
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習慣E-M5的配置位置。再來裝了VF-4 之後,就沒有辦法再用閃燈上
熱靴了,再加上機身沒有防塵防滴,更分明了E-M5和Pen系列市場區隔不同。
所以有E-M5的人不一定要買E-P5來更換,
但是如果沒有升級買過E-M5或是E-PL5的人,或是從GH3以下的玩家跳來O家的人,
可以直上E-P5,保證會很滿意E-P5帶來的便利性(wifi傳輸、更大的view finder、較佳的高ISO)
----分格線---- 未完待續,之後會增加實拍
7/11 路上實拍
老婆

京站把廢1

京站把廢2

京站把廢3

京站把廢4,好好吃草莓

京站把廢5,對焦落在左邊茶壺

吉娃娃,mumu很愛睏

公園邊的虫

100%裁切

公園邊的虫2

100%裁切

D都(應該是常見的跳蛛,因為他一直跳來跳去)

100%局部裁切

屬掉的蟬

100%裁切

@.@ 繼續努力拍...
7/11 的傍晚~晚上
ZD9-18mm,手持,iso 100

ZD8mm,手持,iso 100

Low ISO (iso100 相當),的畫面下還蠻乾淨的 <-___-為什麼E-M5沒有?>
ZD14-54mm II,手持,ISO 1000




7/15 43 Leica D 25mm f1.4
來試試Low iso (iso100)的畫質

拍攝家裡的狗狗~

100% corp


100% corp


100% corp


100% corp

Low iso下,真的畫面蠻乾淨的

7/19

E-P5 + Leica D 14-150mm/ 14mm端 / iso 100 / F8 / 曝光1秒(倚靠在橋上拍)
7/20 之後 metabones speed booster 轉接鳳凰瞳 58mm f1.4







-------
7/30 E-P5 轉接 4/3 Leica D 14-150mm 旅遊鏡皇





8/4 E-P5 轉接 4/3鏡 9-18mm





----------------------------------------------
7/12 峰值對焦 (連結youtube) 英譯:focus peaking
接手動鏡頭真的非常的好用,我的習慣是半按快門之後再轉動對焦環來對焦,
尤其是在微距拍攝,上面有看到拍攝昆蟲的部份,都是用峰值手動對焦來拍的。
7/23 怎麼去設定沒有電子接點鏡頭的峰值對焦?
進menu中,點齒輪,
選B.按鈕/轉盤/控制桿
再選按鈕功能。
有三個鍵可以設定成峰值對焦功能,
分別是錄影、放大、Fn。

這樣設定好,按下快速鍵就會有峰值對焦功能了。
7/25 超精準放大對焦術
E-P5 多了一個放大全螢幕的對比對焦,請按E-P5機身上的放大鍵,
一樣最大可以放大至14倍,但是按下快門之後,
不會縮小到原畫面,會是放大的填滿整個LCD螢幕去對比對焦,
準確率會變得非常地高,會比你縮小對焦框框去做對焦來的準很多,
而且在放大的同時,五軸防手振就會啟動了,比E-M5聰明多了..
即使放大14倍也不會畫面抖的要死。

8/8 減少快門滯留的時間 (拍完照後的黑屏可以縮短),感謝版友ntsan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