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50mm 和 60mm 微距的前輩

請問有50mm 和 60mm 的前輩兩個問題~~

我用e-5+接寫環+50mm ,可能是比較重,安全快門60~80分之一秒,e-m5+接寫環+50mm 需100以上,有沒前輩也跟我一樣?若是這樣e-m5+60mm 更輕了,安全快門不就得更高了!?
(都有開防震)

50mm 小弟為求長景深,光圈能接受度在11,再小畫質就差了,60mm 比50mm 小光圈畫質有比較好嗎?

有玩過60mm 對他的對交速度念念不忘,如果安全快門需更高還能接受,但小光圈畫質若沒更好,且60mm 又比50mm 景深更淺,會更不適合拍微距了,請問有這兩顆的前輩使用心得,謝謝
2013-02-21 0:47 發佈


已經有個相似的版可以看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9&t=3213840&last=41924240

手不手振不是只有重量一個因素, 還要多練習加上道具(腳架, 外閃...)才能解決問題.

F11已經等於全幅F22的景深了, 而且又有很好的銳度.

恭禧使用(m)4/3來拍Macro!
不確定你說的「接寫環」是什麼......
如果只是單純的4/3轉m4/3的轉接環的話,那建議可以看看Robin Wong對60mm鏡頭的心得。
http://robinwong.blogspot.tw/2012/09/olympus-mzuiko-60mm-f28-macro-review.html

在該篇的最下面,有Robin Wong對ZD50和mZD60的使用比較。
也有你關注的「小光圈下的畫質」評比。
Robin Wong的心得文,都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來撰寫的,個人覺得很中肯。

另外,你關心的「安全快門」部分,也可以去參考一下Robin Wong那篇心得文裡照片的快門速度,
相信你應該會有所收貨。
先把防手震放一邊
50mm->100mm ->需要1/100秒的安全快門
60mm->120mm->需要1/120秒的安全快門
焦段越長, 有點像槓桿原理, 同樣的震動, 幅度越大
理論上重一點是會比較穩, 自己評斷一下吧

skychy wrote:
不確定你說的「接寫環」是什麼...(恕刪)


增加鏡後距的接環, 中間沒有鏡片, 可借由拉開適當的鏡後距來提升放大率.

xnoopy wrote:
我用e-5+接寫環+50mm ,可能是比較重,安全快門60~80分之一秒,e-m5+接寫環+50mm 需100以上,有沒前輩也跟我一樣?若是這樣e-m5+60mm 更輕了,安全快門不就得更高了!?(恕刪)


您所指的安全快門是自己的使用經驗嗎? 看您的敍述不似指1/焦段的經驗法則
E-5比較重, 但有時候重反而握得穩, 每個人的握持狀況不同

xnoopy wrote:
50mm 小弟為求長景深,光圈能接受度在11,再小畫質就差了,60mm 比50mm 小光圈畫質有比較好嗎?


個人覺得單看銳度60mm跟50mm差不多, 但散景等畫質還是50mm好一些
如果是拍微距縮到F8以上, 60mm並沒有特別因為小光圈而畫質好

ching43202 wrote:
有玩過60mm 對他的對交速度念念不忘,如果安全快門需更高還能接受,但小光圈畫質若沒更好,且60mm 又比50mm 景深更淺,會更不適合拍微距了


理論上的安全快門60mm要快一些, 但差距不大,
真的必要, 該拉ISO或該上閃燈或該上腳架還是得上
若沒那些工具, 最終還是回歸到握持是否夠穩
另外, E-M5的防手震我覺得明顯比E-5要威, 或許也可以多救一兩級

60mm在拍微距上會比50mm好用
畢竟對焦更快, 放大率更好, 不過偶而還是會有對焦失誤的狀況
如果很習慣手動對焦, 其實可以用50mm轉接即可,
很在意放大率還是得上60mm囉!

xnoopy wrote:
我用e-5+接寫環+50mm ,可能是比較重,安全快門60~80分之一秒,e-m5+接寫環+50mm 需100以上,有沒前輩也跟我一樣?若是這樣e-m5+60mm 更輕了,安全快門不就得更高了!?


之前沒注意看
50mm轉接到E-M5上應該還多了一個MMF轉接環, 所以整個幅度又拉大了
不單純是重量問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