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Ohio爸爸的相片書 運動篇 高中軍樂隊 極限挑戰 (2013續曲)


有人會很好奇為什麼高中樂隊要放在運動篇中. 有些長但很值得的, 請努力看完吧...


因為高中樂隊除了自己每週的比賽之外, 一定要在美式足球中表演, 這已是他們的文化之一.

而且他們只在美式足球中表演, 不會在籃球或棒球賽中表演, 由此可見美式足球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其實高中每週五的美式足球比賽已是當地每週的嘉年華會,

有所謂的 FOOTBALL FRIDAY NIGHT 之稱!


你總會看到一大堆的家長, 國中, 小學生也來玩, 不過各玩各的.

大概他們這兒沒有夜市, 就把這當是地方上每週的夜市.

這當地的PARTY 和大學的美式足球的活動就完全不相同了.

從台來美讀書的學生, 不管是上高中, 大學, 或是研究所,

根本不會也沒機會溶入他們這真正道地的文化.

就算是華僑家庭, 也是大多整天逼小孩讀書, 要做人上人...

其實我是後來才知道, 參加高中樂隊可是加分加很大的.

小弟我也是因為有二個兒子在高中樂隊, 才慢慢了解其中的文化.

噓, 不要告訴你們在美的親朋好友, 不然一大堆人又要為了成績來樂隊. :-P

把台灣的壞習慣帶來了... 開玩笑的.


因為練習表演的辛苦和所花費的時間, 各大學的審核單位都知道的.

尤其是名高中的樂隊, 更是大大地加分.

他們認為花那麼多時間讀書, 什麼也沒做, 本來就應該要全A的.

反過來說,

如果我是審核人員, 我也要為我的學校選些 肯吃苦, 多才藝, 又有愛心做不少地方社工的學生.

成績反而不放在第一位, 他們出社會比較能成為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光燿母校.

這值得我們好好地深思, 是不是也因為如此, 我們才有草莓, 水蜜桃族的名詞.

說真的, 他們練習的辛苦 是我這個海陸出來的都會心疼的.

這兒秋初時戶外也有30度, 可是現在秋末時分, 時常又是2, 3度而已.

照練!



除了正課音樂課 (我們那時候成了數學課, 現在呢?), 每天額外還要再練3小時.

尤其要請幾個小時的假去看牙看病, 他們一定不准我挑音樂課的時段.

英文, 生物, 數學課請假都沒關係. 時間喬不好, 還會和我變臉呢.

不是只有我家的才如此, 每家小孩都一樣.

等我問起原委, 他對我說:

你想想看, 200人的樂隊就因為你一個人缺席, 所有的走位都不好配合.

連新教的也沒學到, 下次也會跟不上, 會很不好意思....

我已無言, 這也是一種對小孩責任心及榮譽感的培養.

是啦, 自己的兒子當然會心疼, 可是那兒有一半都是女生吔!



那你會問, 那麼辛苦為什麼他們還要去練?

我只有一句話回答你,

我那個自閉又內向正值火爆反叛青春期的老大, 有一次很快樂的告訴我, 那是他的第二個家.

(不是這個老是"吵架"的家)

我又無言了...

那他為什麼快樂, 等一下看圖就知道了.


請看我的母校最近的一個中場VIDEO GAME表演 - 超過1千3百萬人觀看. 真的會嚇死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AzzbrFgcUw


說了半天, 看圖比較重要, 我再一一解說. 這是其中的一場比賽.


我們是客隊, 不過也是在自己的城市比.
#1


球員熱身.
#2



#3


我們的樂隊入場.
#4


這是我們的榮譽學生加油區,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進來. 是有學長學弟制. 表現好的學弟妹才可挑進來.
#5


這一週的主題是霓虹, 大大們看了也知道.
#6


這是我們樂隊的賽前表演 - 準備入場.
#7


#8


我是替他們拍照的義工家長, 所以他們都認識我, 而且可以在場上晃來晃去.
#9


#10


#11


賽前主要是演奏國歌和一些簡單的曲子. 是的, 任何一種比賽都會演奏國歌, 很愛國. 我們呢?
#12


真正大型的高中樂隊還包含了旗隊, 這和啦啦隊是完全不同, 也是要照操, 也是要一起參加比賽的.
#13


這是他們的榮譽學生加油區, 一看也知道是ALL WHITE! 還有明星球員的大頭照吔!
#14


二隊球員進場. 很HIGH 吧!
#15


#16


有TV轉播, 天上的飛機也來打廣告.
#17


入場的道具輸人不輸陣.
#18



我們的榮譽學生全員到齊.
#19


球賽一開始, 我們的榮譽學生就拼命灑爽身粉. 全場吼到第一波高潮.




待續...

123
2012-11-03 2:01 發佈
搬沙發
ching43202 wrote:
有人會很好奇為什麼高...(恕刪)
ching43202 wrote:
有人會很好奇為什麼高...(恕刪)


好期待續集
沒看過這樣的主題
www.wretch.cc/blog/spiralman
樓主一定沒來過台灣。台灣高中也有樂隊
波比旅行攝 http://bobbyns7.pixnet.net/blog
是有樂隊,但是都會區之外的學校樂隊,絕大多數沒有舞台。
三四十年前,每年從雙十節、光復節、國父誕辰、元旦、青年節
這一連串的慶祝大會,就是各校樂隊大比拚的時候。後來大會漸縮,
學生參加樂隊意願也漸弱,小時侯聽高中樂隊吹奏"雙頭鷹進行曲"
到後來愈來愈簡單,到現在,有中學樂隊只會升降旗用到那幾首歌。

bobbyns7 wrote:
樓主一定沒來過台灣。台灣高中也有樂隊


大大 大概還不太認識小弟, 上文都還有提到小弟是海陸出夾的.

哦, 看文沒仔細, 被捉到了...

歡迎看看小弟的其他版的相片.

是的, D3200 是 DSLR, D4 也是 DSLR 而且 D3200 的 24MP 還大於 D4 的 16MP.

可是真的有差.

這樣好了, 欒隊總是要有聲音的.

請一定要看看他們其中一項的表演, 而且要用720全螢幕來看不然一次看不清 200人的表演.

希望大大們會有些感動.

Coffman Marching Band

dog213 wrote:
後來大會漸縮,學生參加樂隊意願也漸弱,小時侯聽高中樂隊吹奏"雙頭鷹進行曲"
到後來愈來愈簡單,到現在,有中學樂隊只會升降旗用到那幾首歌。


是的, 小弟也是從那時代長大的.

重點是這兒是每一所高中都有樂隊, 只是大小好壞的不同, 而且活動比賽特別多.

不是只有節日去吹一吹而已.

他們真的是很注重音樂, 而學生也是有興趣才參加, 不全是為了上大學而去.

另外有一半是玩弦樂, 如我家老三, 老四, 有機會再開版.

其實我不應該用樂隊這個詞.

Marching Band 還包含了隊形變換走位, 這個才真正難.

有大大知道中文的名詞嗎?

ching43202 wrote:
Marching Band 還包含了隊形變換走位, 這個才真正難.

有大大知道中文的名詞嗎?


台灣類似的就是鼓號樂隊...但就真的只有鼓跟號...

國中時大我兩屆的學長們曾上過黃金拍檔(糟糕~透露年紀了)還在松山機場機棚跟飛機一起演出...到我們就只剩國慶的晚會了...

高中時也曾加入樂隊,但也比較偏向 "軍樂隊",就是升旗典禮時吹吹國歌與頒獎,頂多練練三五首流行歌曲,順道去參加台北市的高中樂儀隊比賽。(替那些比我們高一個頭的儀隊表演時伴奏啦)

這二十年來,高中樂隊愈變愈活潑,加入了旗隊,樂隊本身也開始走複雜的隊形,甚至還可以耍花樣。開始走向美式大型marching band 的型式。但跟美國相比仍有二十年以上的差距。記得那時看美國樂隊比賽的錄影帶看到目瞪口呆,用的是大型美式足球場地,制服整齊劃一,音樂內容也非常雄壯而多變化。光是站在邊線上那超過二十人的 "鼓陣" 就夠嚇人的,加上三十人左右的旗手與體操隊。還有高高在上的指揮,帥呆了。美國高中或大學的marching band 比賽很好看的。有機會看看吧

謝謝樓主的分享




球賽有上, 下半場. 他們只有中場時間出來表演.

其他的時間就在一旁吹奏音樂為球員加油.

這部份和大學比賽很像, 而且這也是他們最快樂的部份.

因為這部份是他們的PARTY TIME.

除了看比賽和配合比賽吹音樂外, 他們還有吹自己小組準備的音樂, 其他的人就跳舞助興.

對我來說, 這時也是最具有挑戰的時候.

我的標題包含了-極限挑戰, 這是因為比賽一直到10 點才結束.

球場上的燈光看起來還好, 其實是非常暗.

尤其他們是在場邊, 燈光很少.

閃光又不能用:
一來大多太遠, 也沒天花板可跳.
二來樂器很會反光, 又有紅眼的問題.
三來用了閃光 背景四週會過暗.
四來也不能用慢快門閃光, 因為大家都跳來跳去.
五來用了柔光罩, 光線就更不夠了.
六來怕一直閃, 學生會不適應…算了說不完了, 就是功力還不夠深厚就對了.

用過手動閃光一, 二次, 效果不是很好 – 有機會再拿相片和大大們討論.

學生們都動來動去, 快門絶對不可慢.

我又不想只拍靜態照, 那樣不傳神.

可是光圈又只有那麼大, 那就只好在ISO 上動手腳.

大大們可看相片上的EXIF.

剛開始還可用ISO400,不久 馬上就要加到ISO800.

到了中場就要非ISO1600 不可.

開到ISO3200 就不能看了.

NF 不能開太大, 只敢開到弱.

另外可偷的是 EV 給降了一些 以符合現場氣氛.

大大們可以慢慢看其EXIF的變化.

如果有了150mm 的 F2.0 馬上可以 賺1.5級回來.

如果有了E7/E50 ISO3200/6400 就給他摧下去了.

可是 DREAM IS A DREAM…

這是旗隊的妹妹在配合音樂跳舞.
#1


這是我們家老二.
#2


看到嗎? 有個妹妹在摸魚... WHO CARE!
#3


他們一定要大吼大叫, 讓四分衛的口號傳不到他的隊友, 以阻止對方的進攻.
#4


所有的樂器都有妹妹, 她的大鼓有近20公斤, 你看到她的苦臉嗎? 不, 她很快樂的.
#5


這是我們家老大, 就是那個自閉內向又........
#6



#7



我們這兒日本妹很多, 因為HONDA 的在美大本營就在這兒.
不過很多在這兒待個5, 6年就會輪調回日本了, 因此我告誡兒子不能和她們談戀愛, 不然就要長相思了...
#8


鼓隊是樂隊的靈魂中心, 大部份的音樂是由他們起動的.
#9


很多時候我都想加入他們的樂隊. 就算我只是在一旁拍照都一直很HIGH!
#10



#11


這個妹妹和我家女王很像, 不過她是來自蘇俄. 美國真是個民族大融爐.
#12


很難捉住他們跳舞動態的相片. 這張還可以嗎?
請大大們想一想, 要如何拍才會捉住最好的瞬間?
如何對焦, 構圖, 測光, 和其他設定?
#13


這幾張如何?
#14


#15 這根本就是一個嘉年華舞會.


他們還玩來玩去, 四年下來的情感不是我們讀書考大學的孩子可以想像的.
這也強化了他們社交的能力. 畢竟大學畢業了還是要進入社會考驗社交的能力.
#16


看到了嗎, 不多久半場還沒到, 我的大挑戰就來了...
#17


待續...

123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