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專業測試 Lumix X 12-35mm F2.8 vs. 其他好鏡 with E-M5

2012/08/27 更新
新增
1. Lumix X 12-35mm F2.8
2. ZD 14-35mm F2.0
3. Lumix G 14mm F2.5
4. Lumix G 7-14mm F4.0
四鏡14mm端PK


應該很多人想看12-35mm vs. 12mm
晚上PK了
1. MZD 12mm F2.0
2. Lumix X 12-35mm F2.8
3. Lumix G 7-14mm F4.0
三鏡的12mm端

測試條件
機身: E-M5
上腳架, 使用遙控快門, 固定場景及光源, A模式, AEL
(但由於三鏡的鏡長不同, 固在換鏡時仍有小幅移動腳架)
Nature, 灰階Normal, 銳度, 飽和, 對比皆為0, 降噪關, WB Auto, IS OFF
p.s. 12-35mm及12mm皆有上B+W MRC濾鏡 (模擬一般使用)

由於只是測好玩的, 結果僅供參考
自己的木眼看來, 三鏡各擅勝場
大家怎麼看呢?

個人小結
1. 12/2.0 在F4最利
2. 12-35 的邊角跟12不相上下
3. 12-35 接E-M5的色散挺明顯的
4. 7-14 非常均衡


Picasa外連不穩, 故若X燒包請移駕
原圖在此

場景
不專業測試 Lumix X 12-35mm F2.8 vs. 其他好鏡 with E-M5

12mm 中心


12mm 左上


12mm 右下


12-35mm 中心


12-35mm 左上


12-35mm 右下


7-14mm 中心


7-14mm 左上


7-14mm 右下


12-35mm vs. 12mm 中心


12-35mm vs. 12mm 左上


12-35mm vs. 12mm 右下


光圈全開 中心


光圈全開 左上


光圈全開 右下


光圈縮一級 中心


光圈縮一級 左上


光圈縮一級 右下


光圈5.6 中心


光圈5.6 左上


光圈5.6 右下
2012-08-21 23:20 發佈
前陣子看到一個比較圖, 竟然發現都有色散現象
http://dslr-check.at.webry.info/201207/article_4.html
文中的上面那個F5.6比較, 在大圖左下角的白色柱子, 柱子左邊的邊緣 (F3.5也有一樣狀況)
X12-35呈現紫粉色, X14-42呈現紫藍色, 14-45呈現藍色...
三顆鏡頭那邊的顏色不一樣, 比較的另外兩顆也有一樣問題, 程度似乎差不多, 不會因為高低檔等級不同, 有分比較輕微與嚴重(個人覺得似乎是12-50mm那顆最輕微)
不知道怎麼解釋這狀況了...
或許是因為panasonic鏡頭接在olympus機身上沒有數位修正吧。所以看起來12-50才會最輕微?

ApolloLin wrote:
應該很多人想看12-...(恕刪)


謝謝您的 測試
可以加上 12端的
變形測試嗎

謝謝
坦白講,光就12-35的鏡頭本身來說,也許真的是非常優秀,
但是搭配E-M5的話,12-50其他優點可以彌補很多畫質上不及12-35的地方。

換言之,其實單獨就E-M5這個機身而言,
我不覺得我願意付出三倍以上的代價把12-50換成12-35。

一支便宜又好用的變焦鏡對於出遊的便利性還是很重要的。

angelxdevil wrote:
或許是因為panasonic鏡頭接在olympus機身上沒有數位修正吧。所以看起來12-50才會最輕微?
birdpon wrote:
坦白講,光就12-3...(恕刪)

其實我個人是覺得 M43 還是用低一點的 ISO 話質會比較好, 所以這種大光圈變焦鏡算是一個兼顧畫質與便利性的折衷方案吧!
ApolloLin wrote:
應該很多人想看12-...(恕刪)

阿波羅大辛苦了,這測試應該是很多人想探究的,小弟給您+5分。


birdpon wrote:
坦白講,光就12-3...(恕刪)

值不值得還是看個人。小弟是看到12-50望遠端的畫質之後,就覺得它不適合我了,因為望遠端畫質實在不好(廣角端還ok)。微距畫質也還ok,不過個人標準還是有些不足。
另外一點,當需要大光圈來降低ISO以維持好畫質的場合,12-50也是不夠力。
所以小弟最後還是換成12-35,畢竟要求的是畫質。
但12-50是一支便宜又多功能的好鏡,對於不在乎畫質的人而言,非常適合。
不過P家沒有機身防手震,可能就比較需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了。


birdpon wrote:
坦白講,光就12-3...(恕刪)


目前看到現在,會買這顆鏡頭的人

幾乎都是E-M5的使用者就可知道

兩者搭配起來,的確是M43的最高規格

而E-M5也是目前M43系統唯一的防塵防滴機身

12-35mm的價值更可發揮的淋漓盡致

相比較之下,原來的kit鏡還是有以下優勢

1、較長的焦距 50mm > 35mm 是很明顯

但會不會常常拉到底是一回事,看個人使用習慣

2、微距模式:算是頗實用且很超值的功能

放大倍率跟銳利度都不錯,戶外不錯用,但光圈小所以高ISO難免

3、電動變焦:安靜且錄影好用

4:便宜cp值高

而12-35mm 的優勢在於

1、全焦段成像札實且銳利,2.8全開就表現不錯,目前m43最銳利的變焦鏡

2、全域f2.8:意味著夜晚跟室內可用較低的iso值來換取更精細的畫質

3、手感很好,變焦很順暢且直覺,適合專注取景構圖

4、全域25cm的最近對焦距離,拍拍花草食物很夠用,散景也令人滿意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有值12-50mm 一管 三倍以上的價值嗎

因人而異,但我用過的感想是:

不會想再回去用12-50mm...

F2.8還是有它貴的意義存在,畫質一比較之下蠻明顯的

可用的場所也大大提升,平常拉3200,現在可能只要1600~2500

夜拍純淨度也更高,不能說是超值,但還是物有所值

你可能參考一下







12mm再次坐穩寶座
色散相當輕微。

阿波羅大辛苦了,小弟想看14-54II VS 12-35

misuta27 wrote:
目前看到現在,會買這...(恕刪)

分析得很好,
雖然預算很緊,我準備十月底購入12-35mm這個鏡頭,
十一月中出國可使用,
希望到時會再降一點價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