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差不多一個月前,小弟的EM5死在蘭嶼的海邊,也發過一篇提醒兼抱怨的文章。
既然相機已經掛了,日子還是要過照片還是要拍,除了哀痛之外也只能再找下一台相機了。
一開始,我不太想再買一台EM5。畢竟號稱的防塵防滴跟前輩比起來有如雞肋,不堪一擊。富士的x-pro1不是在小弟能負擔的範圍內,nex7相對也貴上一截且鏡頭群沒吸引力。
Ricoh也是一個我蠻有興趣的系統,只是GXR也真的是走浪漫系列的相機,如果要幫忙拍活動拍婚禮(現在都是友情贊助)用GXR對自己心臟的負擔還是太大了。
用回單眼? 習慣m43的體積重量後,真的無力再拿單眼了。而且之前跳槽N和Pentax最後都以不好的經驗收場。什麼是不好的經驗呢? 也就是拍風景回家修圖修到手軟,而且修了老半天照片還是感覺不對味。明明用O家一秒鐘不到就可以搞定的圖,用別家拍要那麼痛苦...
想了一圈回來,似乎只好再買一台m43機身了。要找台二手EP3(省錢)還是再買EM5(滿足)?
等到蘭嶼明信片洗出來後,心中也已經有個明確的答案了。
再買一台EM5,感覺是很蠢而且很瘋狂家敗家的選擇。但是,在這階段對我來說沒有可以替代EM5的相機。EP3是很不錯,但是EM5所採用的新感光元件讓我這個老O家實在是放不下阿~
銀姬入手後,當晚的夜拍馬上證明EM5的實力還算配得上身價。即使使用1250小光圈kit鏡,iso 拉到1600配合強大的機身防手震,手持夜拍的效果就已經很好了,甚至比我之前用pentax K5拍的效果還好。
一開始,我也質疑過OMD的風景發色,也擔心沒有以前那種鮮明的感覺,這種感覺跟單純飽和度拉高是不一樣的。在"壽司之神"這部點影中,老壽司師傅盡力呈現壽司的"旨味",也就是算準各食材在最新鮮,最鮮美的時候盡如客人的嘴巴裡。而各個食材的特性不同,要如何讓食材在短時間裡將美味發揮到極致,就是功夫所在。
而O家對風景藍天的演藝,對我來說就有點類似剛剛所說的"旨味"。
不只是濃郁,強化顏色,而是"新鮮","鮮明"。以往O家的相機雖然發色都會有一些調整,對風景的演繹大致是一脈相傳的,也建立起O家色彩管理的風格。
之前在用K5的時候,對於感光元件的動態範圍以及低雜訊有很深刻的印象。也確定了,其實在順光風景的拍攝下,我是用不到那麼大的動態範圍。這也符合以前O家感光元件的特性(動態範圍小,容易拍出鮮明的風景)。在用K5的當下,我覺得如果O機有如此高動態範圍的感光元件,可以拍出我想要的風景,在需要更高動態範圍的時候也可以發揮。
灰階auto效果也比以前自然很多,動態範圍教人印象深刻
使用EM5拍風景,我會再利用曲線功能讓暗部更暗,讓亮部更亮。再配上vivid彩度加滿,在順光的藍天面前可以拍出熟悉的O家風景的感覺。甚至,比以前更細膩了。
EVF雖然效果不是頂好,但是對大太陽下拍攝也是很有幫助。習慣了與最終照片的亮度以及色彩差之後,EVF佔了我大約60%的使用時間。剩下的,我會交給可翻式螢幕幫我取景,構圖。
以前沒有翻轉螢幕的時候,用一些特殊角拍攝還是看的到螢幕畫面,只是沒辦法看得很準。翻轉螢幕就增加了構圖精確性這樣。
高舉到頭頂拍攝夕陽
這張也是手臂舉很高
EM5出道至今,獲得史無前例的關注。他沒有富士X系列的那種優雅,那種無可比擬的影像品質。他沒有全幅機的細膩,那種純淨的高iso(其實我真的很想比看看到底差多少)。他沒有Ricoh這麼大膽的設計,靈活好用的介面。他也沒有像前輩那樣,可以盡情的在極端環境中無畏的拍攝。
那麼,這台機身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特色~?
我想也是啦,這台除了見仁見智的復古外型,大概只剩兩個特色。
難用,好用。
在導入了一些新功能後,EM5的選單非常複雜,光EVF的一些設定邏輯就有點令人摸不著頭緒。一堆眉眉角角的設定,還有noise filter預設過強的情況。就像在打game一樣,在選單設定中尋寶,找到一些自己喜歡的設定就像發現寶物一樣。遊戲攻略(說明書)又寫得很爛,常常有看沒有懂,所以一開始往往會覺得難用。
但是,克服種種的關卡,這台機器就變得很好用。
90%的設定不用進去選單裡面找,豐富的自訂義按鈕讓操控性靈活許多。找到適合自己的影像設定,想要的畫面就可以手到擒來。
如今,我不會把EM5它當作一台防塵防滴的相機使用。
但除了下雨天,EM5的體積和性能可以完成幾乎所有我的拍照需求。
無論是一趟臨時起意的小旅行 - 晃去淡水
還是熱血的衝到金山去拍攝磺火補魚法(沒有魚,只有表演)
這張已經是iso6400了
在硬派作風的背後,新增的藝術濾鏡也為拍照增加了些樂趣。
Keyline這濾鏡真的蠻好玩的,拍食物也有說不出來的感覺
最後,我們不需要神話這台相機。
但,我還是甘願為她喝采
我的荷包..........(淚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