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攝影需求為拍貓、拍景、拍特寫(如靜物、模型、玩具、人偶)
只有像生日、父、母親節才有拍人的機會,主要需求還是上述那樣
目前鏡頭為12mm/2.0、14-42(有加購Olympus原廠微距鏡片)
一直以來6個多月小弟鏡頭蓋都是12mm,顯少換回14-42,微距鏡片也不常用
很喜歡12mm/2.0,好用又好帶,畫質好體機又小,6個月下來不會有很不足的感覺
只是12mm拍食物或特寫都必須要有很近的距離(20mm)才能成功,有點小小的遺憾
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漸漸的特寫就少拍了,當初拿14-42還會去拍水龍頭之類的
現在幾乎都要大景或是難得的畫面才會拿出來拍,感覺被鏡頭局限了自己的涉獵領域
所以想添購一顆新的鏡頭來拓展自己的拍攝主題,目前考慮45/1.8、25/1.4、45/2.8
大景就放心的交給12/2.0了,先撇開偶爾才去去的侯硐貓村,拍貓咪幾乎都是在室內居多
45/1.8跟12/2.0光圈也才差一級,但45安全快門需求較高,綜合下來ISO和12應該相去不遠
25/1.4就比較吃香,室內應該可以獲得比12更加純淨的畫質,但M43最佳畫質光圈好像是在4-6
不曉得1.4全開畫質會不會太過鬆散? 聽說好像多數的M43鏡頭,都要縮到4以上才會有最佳畫質
45/2.8雖然有macro可以拍出1:1倍率,但室內差了3級光圈,安全快門也會被拉慢,室內不行
貓咪也不能打閃,所以兩顆45mm在4坪內的房間應該都稍嫌狹隘,偶爾就會被床或椅子擋住這樣
60mm/2.8 macro室內應該就更不用講了,雖然它可以切換四種比例,而且也真是太貴了
所以室內大概就只能選25mm/1.4,不過45mm/1.8大樓每次看都對它的景深難以忘懷
很喜歡那種焦點對在前方樹葉,後方全散掉的感覺,或者一朵花清楚其他全散的畫面
12mm總是會廣的清楚,特寫就會變得難以掌握,45/2.8的macro開下去應該會比45/1.8更好
大家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 謝謝!!!
機身E-P3近幾年內都不會做更換,很喜歡他的雙滾輪跟超級面版!!!
aguitarc wrote:
小弟的攝影需求為拍貓...(恕刪)
12-50 kit除了夜間或室內外,這顆鏡頭裝上去很像在使用dc一樣!
24-200mm(搭配數位變焦)
還能開小花模式XD(marco)


搭配e-p3在戶外有很不錯的解析度了

登山遇到想捕捉的微距也有不錯的效果

這張拍了十五張才成功一張,所以在e-p3上的缺點大概也真的是iso不太夠用
因為你拿的是45 1.8來比較,所以也不會推這顆在室內使用,在室內或是吃飯,實在太遠了XD
所以這兩顆應該說在室內都不太好用,一顆太遠,一顆光圈太小


上面幾張都是搭配e-p3,jpg直出,沒意外應該是i-enhance或是vivid模式 其餘auto
預算有到15000又想要淺景深,大家應該還是都會給你個建議,
多存一千直上25 1.4(現在pchome有在活動)
所以我是12-50+1票
個人網站 https://www.songmatin.com
我猜價位會到2xk... 來與12-50mm做市場區隔, 順便也要跟X12-35搶高價位標準變焦市場
不過即使12-60mm畫質比12-50mm好, 但沒聽說會有macro,
加上在室內大多用廣角端, 那恆光圈F4.0並沒有好多少吧
如果在光線充足的狀況下, 用12-50mm macro來做物品特寫 還真是好用
若是不足, 還是得靠大光圈定焦鏡了, 不然就祭出腳架
這張與右鍵之後的照片, 全用12-50mm這管拍的, 供參考
中和登山步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