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勸敗] 戰力提昇(Olympus 用家勸敗文)



今天要介紹的是:ZUIKO OM 50mm f1.4Olympus MF-1K3 裂像對焦屏。廢話不多說,上圖先。


疑?這圓滾滾的是啥包裹呀?



包裝得挺扎實的。



層層保護,難道是易碎物品?



奧林啪斯!?這不就是前幾天在 Y 拍上撿到的那一顆嗎?



噹噹噹噹,Zuiko OM 50mm f1.4



鏡片真是乾淨!老鏡多少有入塵,可不可接受全依個人感受,我是只要拍起來沒影響,該轉的地方可以轉就都可以啦!




會遇上 OM 老鏡,一切應該從 這裡 說起吧。原本只是好奇的分享那個日本人對於 E-1 的新玩法,後來冒出 OM 老機的 OTF(底片平面曝光) 就引起了我濃濃的興趣,這種精密工藝的魅力是很難抵抗的,相信有在玩錶、相機、甚至單車、機車、汽車......等等的朋友都能體會。之後便開始一連串的閱讀相關的論串,OM 家的銘鏡、銘機簡直就是搶手貨兼稀有品,不但數量少而起價格所費不貲,反正現在已經有 Leica R 鏡可以玩,OM 的逸品就當作是一個小夢想,再慢慢來實現。

一天在 Y 拍上瞎晃,突然發現有一顆 50mm 的標準鏡,不是殺肉用的(意旨壞掉當零組件的),而且還是大光圈 1.4 的半銘鏡!公認的逸品是 F2 艦隊,據說是一系列的首選,上 eBay 看看,果然物以稀為"貴",看看就好。回到那閃閃發亮的大光圈,這一顆大光圈的「標準鏡」其實沒有很貴,跟 Y 拍上面其他的 M42 大隊差不了多少,原本也很「哈」M42,不過感覺上那些便宜有特色的鏡頭,尤其是老德境、老蔡頭,且似乎要藉由底片才能發揮出鏡頭的性能,這一顆一樣也很低廉的老鏡,價格只要光圈的價格乘以 100 再多一點,而且以後還可以用在 OM-4Ti 上面(疑?我說了什麼嗎?),客官,您說說看,您怎麼能不按下確認鍵呢?



但,老銘鏡有了,這要怎麼用在我的 E-1 上面呢?

「來吧,你需要的這個。」精靈這麼說著,於是這個轉接環就掉下來了。


這個正方形的盒子是......Olympus MF-1!!



好精美的盒裝。



哇!是全新的接環,全新的耶。



Olympus 用家的逸品之一。(如果是 MA-1 我就發了)




原本以為已經買不到了,所以一直在找二手的,但是我家有個規定,買得到全新的就不能買二手的!敗了一個近代的 Leica R 接環之後已無力再敗其他的了,實在太貴了,個人以為這樣的高貴價格只能用來配 Leica R 鏡,配其他的就隨意了(純個人觀點),大陸製的也有不少用家說作工也不差,但一張小朋友的價格也是很辛苦才賺得來的,不過首推還是 Olympus 自己出的 MF-1,OM 轉 4/3 接環,新舊的 Olympus 用家一致推薦這個比近代的好,重點是價格是近代的一半,這樣誘人的條件,客官,您怎麼能不謝謝那個精靈啊!


來張合照吧,Olympus MF-1 與 OM 50mm f1.4



合體,都是 MIJ 唷!

以前的年代 MIJ 是很正常的,因為其他地方沒有能力與技術去代工,現在的 MIJ 就通通是逸品了!您說是吧!


合體之後光圈才可以手動,不然會維持在最大光圈的狀態。明亮的光圈 1.4。



最小光圈 16。



與 E-1 合體照。



G.ZUIKO 50mm f1.4 大頭照。G 是代表鏡片數目,E 是五片,F 是六片,G 是七片,依此類推。



鍍膜依然十分完整!




這顆 50mm 的標準鏡拿在手上,與 Leica 的那一顆比較起來感覺十分小巧,Leica 則是組裝較 OM 紮實。拿在手上把玩時候便可以體會到人家所說的 OM 系統的輕盈,OM 在攝影玩家之間經常有拿來跟 Leica 相較的地方,也美稱是日本的 Leica,而且據悉反光鏡動作也是輕盈,買不起 Leica M 的話可考慮看看一樣輕便犀利、成像優異的 OM。目前還沒出去試拍,不過以看過的印象中來說,OM 老鏡頭的成像是相當清透乾淨的,有種歷久彌新的耐看味道,用過之後再來報告吧!先看隨性測試照。


OM 合體試拍處女秀:

光圈 1.4,個人感覺有柔焦作用!哈,以術語來講叫做是:軟掉!就是焦點以外散景散得厲害,整個畫面會變得很朦朧。



光圈 4,官方建議這顆 50mm F1.4 的鏡頭轉接之後的使用光圈可落在 F2.8 到 F8 之間,可得到較好的成像及利度。



光圈 5.6



光圈 16




疑?那個 NIKON 的盒子有點可疑,難道是傳說中的...... K3 裂像對焦屏

咳!這故事要從人人愛的 Leica 手動鏡頭開始說起(真是愛碎碎念的傢伙)。因緣際會的走入 DSLR 的殿堂,因為喜歡 Olympus 的發色而選擇 E-1,恰好這個從零開始的 4/3 SYSTEM 可以透過轉接環,讓各大廠家的傳統老鏡頭起死回生,唯光圈不可能與機身連動,以及焦距會變成原來的兩倍。借來渴望已久的 Leica 鏡頭,終於能如願一嚐人人稱道的 Leica 味,那還有什麼戰力不足的地方呢?(而且很愛演,自言自語)

由於傳統老鏡轉接到數位機身上,對焦雖然犀利,但是得完全手動。光線良好的場景在對起焦來問題是不大,光圈 8 以前都還能達到八、九成的良率,但光圈再往下去的話,就只能先以大光圈來對好焦,再轉到小光圈來按快門,但是要求比較深的景深時,觀景窗簡直就是一片漆黑,剛剛對到的焦點都不知道跑道哪裡去了!於是在心裡盤旋已久的 K3 裂像對焦屏 ,就這麼出現在我家了。

是的,沒錯,各位觀眾,玩手動鏡不可或缺的一項武器,就是這一味了!由於是用 GRD 的進拍模式去拍關景窗裡的情況,原本整個畫面只有 800 萬畫素的 1/16 而已,經過裁切來讓普羅大眾一窺數位機身換過裂像對焦屏之後的極樂世界!


這是對到焦之前,肉眼看實機是可以看得到花面中的鏡頭被分成好幾段,中央小圈圈的不分有比較明顯的切分畫面,不過這個看起來比較接近是一片模糊......><"。



合焦之後整個觀景窗就十分f清楚了,這樣的示意圖應該可以有所體會吧!(小弟盡力了)




根據官方(焦點工坊)說法,K3 到 f22 仍不會全暗,適合眼力不佳者,像我。沒換對焦屏之前,裝 Leica R 鏡在拍的時候轉到 f8 就已經一片漆黑了,為了不讓我的視力再惡化著想,當然在選擇對焦屏的時候就鎖定 K3,不然可能會在老花之前先脫窗!話不多說,沒圖沒真相!鏡頭是 ZD 14-54mm,用景深預覽方式縮光圈,由於是在室內的關係,所以以下的結果可能會比室外暗一點,各位看官就斟酌欣賞囉!



F4.0



F5.6



F8



F11



F22,在畫面(觀景窗)太暗而無法使用裂像的時候,還可以利用微菱來檢查是否合焦,個人覺得相當方便。





呼,以上,報告完畢,實戰心得將不定期更新。(這算是勸敗嗎?)



延伸閱讀:
4/3摄影网(想玩手動鏡不可錯過這裡)
勸敗天堂 Mobile01 (良心建議,請心臟不夠強的不要去,否則將造成小朋友大量出走)
寫真迷(4/3 系統本營之一)
世界初攝影論壇(傳說中的 O 家魔人本家)
焦點工坊


註:點本文的照片會連到小弟的 Flickr 相簿,點小弟的 blog 裡的照片會有光箱效果唷!


2006-12-01 16:34 發佈
小帽 大
真是詳實啊
可惜我沒積分可加給您

小弟低調為您推
加分先............這種資訊真的要樓主不藏私的貢獻啊........老鏡的魅力別有一番風味
好文章~助推

[加油

請問小帽大
拍出來跟ZD鏡頭感覺會差很多嗎????
mobileh wrote:
小帽 大真是詳實啊可...(恕刪)


好說好說,感謝支持啦!


steven0634 wrote:
好文章~助推..(恕刪)


這一顆還沒試拍,不過印象中ZD鏡(以現有的1454來說)
效果可能會軟一點,試拍之後再來作個比較囉!
Plurk:www.plurk.com/little_hat/invite Blog:little-hat.blogspot.com
真是詳細的分享啊...
小弟的Zuiko 50/1.4都入手快一年了, 到現在還是寫不出來...

這顆鏡頭真的很不錯,
顏色能維持e system濃艷的效果,
散景也十分漂亮, 較50/1.8不會出現二線性現象...
但缺點就是F1.4實在偏軟,
用F2.0以上來拍會比較好..
轉換後100mm的焦距, 在戶外會比較好用...


介紹真詳細丫..
尤其是那個光圈1.4跟16..
小弟從來沒看過.. 原來口徑大小差這麼多丫..
D80 + NIKON 18-200 VR + Nikon 17-35 f2.8D(IF) + SB-800 + Slik Pro 614 CF
ecoli wrote:
真是詳細的分享啊.....(恕刪)


呵呵,所以小弟笑稱光圈1.4是柔焦鏡


NJA wrote:
介紹真詳細丫..尤其...(恕刪)


好說好說,大細漢差很多啦!
Plurk:www.plurk.com/little_hat/invite Blog:little-hat.blogspot.com
我也用過郭兄的K3裂像對焦屏,不過當時還沒有九宮格

但是後來我放棄了,還換回原廠的磨砂對焦屏
因為這些裂像對焦屏都是原來用於 35MM的底片機,
所以相對之下,裂像佔整個對焦屏的面積太大,變的不易構圖
而且一旦在小光圈﹝例如微距,以取得較深的景深﹞下,就會黑一半,變得很不容易對焦
如果用旁邊的的微菱部分,又不易對到你要的中心部分,
雖然可以先對好焦;再移到你要的構圖;總是不方便
原廠的磨砂很亮,多練習幾次也可以對得好,
而且只要光線夠,原廠的磨砂對焦屏也可以在小光圈對到焦
所以後來就換回來了

當然,如果原廠有出適合 4/3 的裂像對焦屏就好了
大概跟使用習慣也有關吧
個人感覺那個大圈圈夠大,對構圖是沒啥影響

原廠的對焦屏也很棒
光線夠時成功率也可以有八成以上
不過小弟眼力不佳
用久了真有點吃力
所以還是依賴一下裂像囉
Plurk:www.plurk.com/little_hat/invite Blog:little-hat.blogspot.com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