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用蜘蛛3校色完了,但新的色調卻讓我更迷惘了~ 有關Olympus Viewer 2的色彩管理設定

過去我用Olympus Viewer 2時,螢幕尚未校色前
色彩管理方面的icc都是設定成「ADOBE 1998」
但都會讓我有種顏色飽和度低、膚色偏灰暗的感覺
每次看到別人用CANON拍的照片,發色濃郁鮮豔,就覺得O家的色彩好像黯然了些
雖然許多網友都說O家的發色濃郁又偏暖,但從我的電腦螢幕看都是黯然的色調

偶爾會聽到說O家拍的人像照片放在未校色的螢幕上會出現“黃疸”的膚色
但我個人過去的經驗並非是黃疸,反而是接近自然原色,但飽和度偏低+略帶暖調

尤其怎麼調都覺得鐵青黯然的膚色,是我最感挫折的部分
(這問題打擊了我很久)

於是下定決心對螢幕做了校色,想說有個比較可靠的基準再去調色會比較妥當
(網路上針對蜘蛛3校色的爭議很多,加上筆電螢幕本身的規格也不太可靠,但想說總比沒校色好)

用蜘蛛3對電腦螢幕做了校色後,產生了一個新的描述檔icm
我把電腦監視器的描述檔從「ADOBE 1998」改成了自定的icm

這時再次用Olympus Viewer 2去看圖,除了亮度略減外,色調並沒有太大的出入
但是當我把Olympus Viewer 2的色彩管理定義從原先的「ADOBE 1998」指向我新定義的icm

用蜘蛛3校色完了,但新的色調卻讓我更迷惘了~ 有關Olympus Viewer 2的色彩管理設定

這時照片的色彩卻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從原先黯淡的色調(PORTRAIT模式下拍攝的)
變成了類似CANON的鮮豔的色彩,或是SONY VIVID模式下的色彩
這與我過去對PORTRAIT模式的色調認知有很大的出入

【原ADOBE 1998】
用蜘蛛3校色完了,但新的色調卻讓我更迷惘了~ 有關Olympus Viewer 2的色彩管理設定

【自訂的icm】
用蜘蛛3校色完了,但新的色調卻讓我更迷惘了~ 有關Olympus Viewer 2的色彩管理設定

【原ADOBE 1998】放大
用蜘蛛3校色完了,但新的色調卻讓我更迷惘了~ 有關Olympus Viewer 2的色彩管理設定

【自訂的icm】放大
用蜘蛛3校色完了,但新的色調卻讓我更迷惘了~ 有關Olympus Viewer 2的色彩管理設定

讓我直呼不可思議,原本我怎麼調都覺得鐵青黯然的膚色
怎麼突然間變成艷到有點不習慣的紅潤
是我的設定方式有誤嗎?還是O家本來就是這樣的色彩?

事實上,同一個RAW檔案,我轉存ADOBE、SRGB兩種格式的JPG存檔去送洗
洗出來的照片看起來也是SRGB比較鮮豔,ADOBE比較黯淡一點(與上面的比較圖類似)

重點是,我到底該依什麼準則去做參考的基準啊??






2011-09-28 11:11 發佈
跟那個關係不大 , 重點在於你的螢幕

可以上網找相關資料

關鍵字 ADOBE RGB VS SRGB

另外的發現就是,E-P1對於紫色的演色性好像有點問題
常常都會把紫色拍成藍色,白平衡怎麼調都沒用

相機螢幕上看到的狀況是如此
進了電腦看一樣是呈現藍色的狀況

ADOBE與SRGB的差異,我記得是藍綠那部份的演色性
ADOBE比較好,SRGB因為呈現不出完整的藍綠色調,所以看起來偏紅
是這樣子嗎?

不過我想問的是,我把Viewer 2的色彩管理指向校色後的icm
這樣的做法正確嗎?因為就如我前文所說的
勾選「ADOBE 1998」與「校色的icm」
呈現出來的顏色差距相當大

我不知道各位的螢幕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但應該也看得出兩種定義檔呈現出的色調差異吧?
理論上演色性更好的ADOBE,看起來卻是黯然的色彩
套用了SRGB或是我校色後的icm,色彩上比較趨於討喜
剛開始看到如此巨變的色調呈現,會覺得艷到不習慣
但看了一天之後回頭去用原本的「ADOBE1998」
簡直是看到了退色的老照片....

套用了校色後的icm
原本鮮豔的綠色假髮終於呈現出來了,原本看不出來的藍天也變得更藍了
原本黯然的膚色也變成討喜的顏色,兩種版本放在一起
一邊是黯然、一邊是鮮艷,我該信靠哪一邊?

都不值得信的話,那對螢幕校色好像也沒啥意義的樣子

若單純與我過去的螢幕相比,過去的螢幕連純白都無法呈現,演色性似乎也差一些
所以都會下意識的把照片修改增加點彩度與亮度,因為這樣看起來才會比較“正常”
結果當時修改後的照片,用現在校色後的新螢幕看,全數鮮艷的一蹋糊塗
紅色爆掉的情況也相當嚴重,看來過去的照片都要重修了......

==========================================================

剛剛新的發現是,我跑去使用家中的另一台WIN7的電腦
該螢幕沒有校色過,色彩管理也是用常見的SRGB
結果打開Firefox瀏覽器去看上面的幾張圖
ADOBE的部分一樣明顯黯淡,另一張套用校色後的icm的圖
看起來卻是鮮艷到很詭異

立刻上網下載了Adobe ICC Profiles CS4
把色彩管理套用成ADOBE 1998
再次打開irefox瀏覽器去看上面的幾張圖
顏色的表現就與我這台電腦看到的色調比較接近了
沒有鮮艷到詭異的情形

看來縱使另一台電腦沒有螢幕校色過
只要採用ADOBE 1998的icc,雙方的色調看起來就不會差異太大了

突然之間,以前覺得拍起來很失敗的色調
如今重新去看,卻發現顏色舒服多了
數位時代的色彩問題真的有點複雜啊
其實應該是你早就應該開始進行色彩管理,就不會有今天這種麻煩事兒。
簡單來說,色彩管理是希望不論你使用什麼螢幕都可以得到一致的色彩,並不是在把你的照片弄得更鮮豔還是更暗淡。
你使用校色器之後,校色器會測量你螢幕真正的特性,並且設法把它校正成你指定的樣子(PC是6500K/2.2Gamma)。由於你的螢幕肯定不會是100%的sRGB或aRGB色域,一定會有一些偏差,所以校色軟體還會幫你產生一個校正後的螢幕描述檔,也就是*.ICC檔。
那個檔案會描述你螢幕的色域/色溫/GAMMA值,以及附帶一個校正的參照表(LUT),用來修正顯示卡輸出的值,讓它好歹可以顯示成6500K/2.2GAMMA,但色域卻無法控制,那是因為螢幕色域有大有小所致。由於螢幕色域無法控制無法校正,僅能測量之後來描述,所以ICC檔裡面會存放你螢幕真正的色域資訊,讓繪圖軟體知道該怎麼換算。
當你使用繪圖軟體時,繪圖軟體會去讀ICC資料,用來確認你的螢幕特性,並且去讀取照片內嵌的ICC資料,用來確認照片是使用sRGB或aRGB(或其它色域)來記載的。
緊接著,繪圖軟體會將照片的顏色參照螢幕的ICC檔,把它換算成正確的顏色並送往顯示卡。顯示卡再經過之前提到的LUT把顏色對應成正確的色溫與GAMMA值之後送往螢幕,然後螢幕才會顯示出正確的顏色。

你的狀況是你一直把錯的東西當成對的東西,弄到現在變成是非不分。
如果照片是sRGB拍的(通常也是sRGB拍的),你卻說螢幕的色域是aRGB(你之前在做的事情),於是就會發生轉換錯誤。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應該鮮豔的顏色被顯示成暗淡的顏色。
用一個淺顯的例子,假設你拍了綠葉,綠葉真正的顏色是sRGB綠色100的值(0~255)。由於aRGB是比較大的色域,所以aRGB100的綠色會比sRGB的100更鮮豔。
當你螢幕ICC設定正確時,繪圖軟體會知道你現在的照片顏色是sRGB,要對應成你螢幕的顏色。
如果你設定螢幕是aRGB的話呢,繪圖軟體讀到了sRGB照片之後,要把100的綠色換成aRGB的綠色(通常小於100,還要摻一些紅/藍的雜色用來降低色飽),於是你就得到了暗淡的顏色。

螢幕的色域是死的,並不是你指定aRGB它就自動會變成aRGB,沒有的東西你去騙繪圖軟體說你有,大結局就是繪圖軟體弄個假的東西給你。
螢幕校色就是為了搞定這些事情,所以它會量測你螢幕真正的特性,並且利用ICC檔告訴所有的繪圖軟體,於是使用者才能看到一致的色彩。

不過最近的螢幕一直都往廣色域發展,而廣色域的校色並不是spyder3一類的色度計型式校色器所能正確校正,導致廣色域螢幕校色之後依舊會顯示偽色,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想要輕鬆的讓廣色域螢幕色彩正確,僅能使用i1 Pro與ColorMunki這兩種校色器。但它們都很高價,以致色彩校正變得愈來愈不親民也愈來愈難以實現。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建議你拍照用sRGB,螢幕也用sRGB,軟體也設為sRGB。(維持都一致)
<<如此可符合大多情況的預設。洗照片也不會差太多。
不過原則上Adobe RGB比sRGB色域廣,但目前預設不是Adobe RGB,所以只能屈就sRGB。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過去我用Olympu...(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sambad wrote:
其實應該是你早就應該...(恕刪)


我相機一直都是用ADOBE RGB的格式+RAW在拍照
所以照片本身都是以ADOBE色彩的形式來儲存

那這樣的狀況下,我電腦作業程式(Vista)的色彩管理
應該設定成「Adobe RGB.icc」,還是設成蜘蛛校色後生成的「蜘蛛.icm檔」?

又,我使用「Olympus Viewer 2」的時候
針對該軟體色彩管理的部分,我該勾選「AdobeRGB.icc」,還是「蜘蛛.icm」?

======================================================================

我校色完後,把Vista的色彩管理部份勾選到蜘蛛生成的「蜘蛛.icm」
整體而言,除了螢幕稍微變暗,色調部分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應該可以推測,該螢幕的色偏並不明顯,只是預設亮度太高了
不像我上一顆舊螢幕,校正前與校正後色調差異比較大

我平常使用「irfanview」這套免費看圖程式
我將這套軟體的色彩管理部份,勾選了「蜘蛛.icm」
重新再去看照片,色調的部分也與原先使用「AdobeRGB時」沒太大的差異

但使用「Olympus Viewer 2」這套軟體去閱覽照片時
把該軟理的色彩管理部分勾選到「蜘蛛.icm」後
照片的顏色看起來就會有戲劇性的差異
勾選回ADOBE後,色調又會回到過去一貫的感覺
(這部分一樓的主文有附差異比較圖)

==========================================================

所以我就感到很困惑
到底是應該把「Vista作業程式」與「看圖/修圖軟體」的色彩管理一律都勾選「蜘蛛icm」
還是應該只有「Vista作業程式」需要勾選「蜘蛛icm」
「Olympus Viewer 2」這套軟體應該要維持使用「Adobe RGB.icc」?
還是說「Olympus Viewer 2」+「蜘蛛icm」所產生的色彩
才是真正的O家色彩?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另外的發現就是,E-...(恕刪)


紫色本就是數位相機的罩門,任何一間都一樣,
只是程度上的差異罷了。
歡迎參觀我的網站:http://www.drsea.com 我的部落格:http://accentor.pixnet.net/blog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我相機一直都是用AD...(恕刪)


1. 電腦螢幕一定要使用 蜘蛛.ICC, 你用adobeRGB.ICC是指"我的螢幕是標準aRGB螢幕"的意思。事實上,你的螢幕應該離aRGB色域很遠。
2. 你把ICC檔換成 蜘蛛.ICC 你家螢幕只要色溫很接近6500K, 你根本不會覺得螢幕色調有太大改變。事實上蜘蛛沒這個能力改變你的色調,它僅能先幫你改變色溫以及Gamma值。 讓色調改變的是"色域"對應,但蜘蛛一類的是要告訴繪圖軟體你螢幕的色域有多大。由於Vista根本沒有做色彩管理,所以你弄來弄去,如果沒有使用有支援色彩管理的軟體的話,校色頂多只會讓你覺得色溫/GAMMA的改變,卻絕對不會改變螢幕的顯示色調。
3. 你那些軟體裡面aRGB一類的設定是: A)螢幕是很接近aRGB色域卻沒校色器,所以指定螢幕ICC是aRGB色域;或 B)你的照片是aRGB色域但照片的ICC資料流失,所以指定照片是aRGB色域。

當你有螢幕校色檔時,校色器所附軟體會自動幫你設定Windows預設ICC。所以繪圖軟體只要可以選擇OS預設ICC就應選擇這個ICC。
你千萬不要誤以為你設螢幕ICC是什麼,你家螢幕就會變成什麼。即便你螢幕色域連sRGB都到不了,你依舊可以指定螢幕ICC是aRGB,但繪圖軟體只會給你奇怪的答案,你家的螢幕永遠顯示不了aRGB。你最多只能設定你家螢幕是蜘蛛.ICC,剩下的交給繪圖軟體去轉換。
另外,拍aRGB的JPG卻沒有適合的顯色設備又不具備色彩管理知識,那只是一場顏色的災難罷了。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用sRGB拍JPG,問題還少很多。
最後,如果你的螢幕是廣色域的螢幕,那恭喜你,spyder3搞不定廣色域,校色校了也是白搭;如果你的螢幕是以前常見的sRGB色域,那麼aRGB這種東西能不用就別去用。


還有就是IrfanView我剛才把它裝了,也打開了它的色彩管理。
不過它的色彩管理似乎在Windows7底下運作不大正常,顯示顏色是不正確的。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全部都使用 蜘蛛.icm :)

就我的了解 Spyder 3 校色器並不會把你的螢幕校正成 sRGB or aRGB 色域。他主要是校正色溫(white point)和 Gamma 然後提供軟件正確的色域設定值(profiling)。例如 sRGB 75% aRGB 95% 之類的...

aRGB 和 sRGB 的差別和運用你可以自己 google 一下,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需求。

如果你的螢幕無支援廣色域,那單然就無法完全顯示 aRGB 的色彩,相對的照片飽和度就偏低。(映像中 aRGB 的標準要求最少要有 95% 的色域涵蓋)

相對的如果你的螢幕支援廣色域,那麼 aRGB 色彩就能正確的顯示了。(完全顯示好像是 110% 之類的)

還有,當下拍 RAW 是沒分別 aRGB or sRGB,(到 viewer2 RAW編輯那裏仍然可以再次設定色彩管理)。完全是看你最後的 JPEG 成品,一般使用轉成 sRGB 包準不會出問題。

像我的螢幕 2408WFP 色彩涵蓋率達 104% aRGB(1998),另一台 U2410 可能多一點(107%??)*實際是96%,也都有使用 Spyder3 pro 校正過。但我仍然使用 sRGB 色彩管理。一來我已習慣使用 sRGB 做圖像編輯,二來圖片傳給別人也不用擔心顏色會跑掉。

純粹一點分享 :)

*已編輯加上正確資訊
感謝樓上各位前輩的回答~
所以所有的色管都指向「蜘蛛.icm」的做法是正確的囉?
以目前的有限硬體規格下,我能做的最多也只能這樣了吧?

另一方面,我想也是該放下對aRGB的堅持了,它確實是個災難
當初看到說明書說選擇aGRB可以保留更完整的色彩,就一股腦的設定下去

現在我了解了,如果不是太重要的隨拍照片
我還是設成相機直出sRGB JPG好了,這樣一來至少膚色不會太奇怪
因為色域不夠廣的螢幕,硬要讀出aRGB JPG,顏色真的很怪(就我說的膚色鐵青等等)
而且事後至怎麼拉都很難拉到正常標準的怪顏色(越去拉色彩反而越弄巧成拙)

再來aRGB的JPG檔交給沖洗店,一樣會洗出怪異的顏色...
並沒有想像中的,用aRGB可以洗出色域更廣的照片...
我沖洗過的幾間店都是如此,甚至還有老闆跟我坦言就算給RAW也沒用
丟超高解析、TIFF等,對店家而言只是一種需要經過一層轉換的麻煩
沖印設備到頭來還是以sRGB在運作

且4.5 X 6英吋的相紙,就算給了超高解析度以沒用
店家還是要先縮圖到適當的大小再沖印...

還是說有部分特別堅持的店家可以處理aRGB沖印?
(有請推薦南部的店家)

以上算是有點題外話了,總之~
我如果遇到比較重要的場合就先拍RAW備份著
等日後螢幕器材到位了,再去解出aRGB來過癮一下
好比Asus PA246Q這款螢幕算是到位嗎?
且聽說廣色域還需要搭配ColorMunki之類的校色器才能正確校準....
我還真的有點想先放下對相機的升級,好好先把電腦這一端的配備給搞起來了呢

我過去因為顯示器無法呈現完整的aRGB色彩
卻一直把怪異色調的aRGB視為標準,而把sRGB視為鮮艷不自然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O家的色彩本來就是那麼鮮艷啊!

當初就覺得sRGB比較討喜,但仍堅持用aRGB去硬調成接近sRGB的發色
結果挫折感超重,還一度以為O家的發色就是那麼怪
現在想想真的是多此一舉啊,對相機的誤會可大了

================================================================

這邊有兩張紅色範例照(這是CANON 40D拍的借來用一下)



以上兩張照片,我用IrfanView看圖顏色是正常
但是丟進Viewer 2去看,紅色部分卻是艷到爆掉(失去暗部細節)

我自己用E-P1拍的RAW去在Viewer 2中實驗
解成sRGB的JPG檔,色彩表現比較趨於正常
解成aRGB的JPG檔,顏色變稍微鮮艷且偏紅

如果把Viewer 2的色彩管理設定改成aRGB或是sRGB
上面放的照片就不會再爆紅色

實在不懂為何會這樣,問題歸納到這邊
是因為蜘蛛校色後,把我電腦的紅色顯色部分拉高了嗎?
這樣的成果,雖然套用「蜘蛛.icm」看起來較鮮艷
不過動不動爆紅色的狀況很令我感到困擾...
會讓我開始質疑這個「蜘蛛.icm」到底是能用不能用...

然而這問題只會發生在「Viewer 2」 + 「蜘蛛.icm」身上
IrfanView + 「蜘蛛.icm」去閱覽照片則不會爆紅色
所以目前的問題又從「蜘蛛.icm」轉而指向「Viewer 2」的問題?

各位O家的前輩,你們用「Viewer 2」的時候會不會有這種現象呢?

螢幕都校完色了,軟體層面對於「蜘蛛.icm」的認知
卻又出現不同調的情形,煩人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