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版上的大大:
先謝謝各位花時間看我的文
先說說小弟的狀況:
我已有Panasonic L1+kit, L10+kit & Olympus E-500(Body, 二手網拍得, 因為聽說那片Kodak CCD很厲害), PL 25, 1.4 & PL 14-150都有了, FL-50R閃燈也有了, 最常用L10+14-150+FL-50.
我承認, 我是非常不厲害又少拍, 所有器材有99.9%時間都睡在防潮箱. 所以當別人說 "這麼大臺的相機, 哇, Leica的鏡頭也, Pro噢", 我都會有一點羞愧, (好吧, 還帶一些膚淺的驕傲). 其實, 我只會用iA模式...
之所以都選Panasonic 4/3系統, 是因為 1. Leica Kit Lens(名牌也...). 2. "自動"白平衡準(注意, 自動, 不是手動), 3. 使用者介面簡單, 像小DC.(其實我最常帶出門的是 Panasonic 的小DC)
平常拍一些花花草草, 一兩個人入鏡的小場面, 是很OK的, 偶爾換PL 25也可以享受淺景深的感覺(雖然畫面的構圖與內容和景深一樣淺)
但是, 我的罩門是團體照(失敗很多次). 今次公司團體活動, 我照的團體照就非常糟糕. 在有一點昏暗的會議室, 約50人排三排(每排少於20人), 使用L10+14150+FL50, Zoom 為14端, 使用A-Mode, 已縮光圈到5.6(希望每張臉都很清楚), 快門1/30 (相機幫我決定的, 有開手振防止Mode 2), Focus為Auto並強制畫面中央點對焦. Flash直打並用TTL Mode. 這次沒有用iA是因為上回用iA大失敗, 有請教別人是說, 團體照要光圈5.6左右比較好...
結果, 大失敗, 臉孔都有一點糊糊的(不是手晃動的糊, 100%檢查時, 好像對焦跑掉的糊), 而且很暗. 回家後使用SilkyPix調亮度, 勉強抓回亮度, 但整張照片對比度大下降, 再調對比, 結果噪點多到嚇人, 和手機拍出來的差不多.
抱歉, 沒有將照片Po上, 因為 1. 大失敗照片, 怕傷各位的眼. 2. 顧及同事隱私
抱歉囉里八唆的說了一堆, 我想問的是, 以我的狀況, 那個4/3機身可以救我?
當然, 勤練技術, 多拍照, 多爬文, 買書來看, 去上攝影課, 傻瓜機也可拍出曠世美圖, 不過... 嗯嗯嗯, 小弟還是想要知道, 有那個4/3機身, 比我現在的L10聰明. 可以解決我的狀況?
謝謝, 抱歉我是如此膚淺只想point & shoot, 全程開iA. 已上O記與P家官網, 比較規格與Demo照. 但是他們的
示範照片沒有團體照.... (毆飛...)
先謝謝各位的建議.
以上
胖胖的貓 wrote:
各位版上的大大:先謝...(恕刪)
你的器材都沒問題 而且你還有兩顆經典之鏡
只是你的曝光概念不成熟 才會有那些問題
真的覺得機身太老舊的話 olympus只有那幾台機身可以選 應該也不用太煩惱
另, 抱歉我對”昏暗的會議室”沒有說清楚. 那是一個挑高近2層樓的Hall. 屋頂是斜的. 照明是用色溫很低的的那種黃黃的暖色燈管. 整個室內裝潢色調也是深棕色的木料. 當時就是判斷跳燈的反射效果可能不佳, 才選擇直打.
綜合回覆各位大大:
ISO為100, 無拍RAW(因為平常無後製習慣…)
上腳架後關閉防手震, 嗯, 完全沒想到, 謝謝
看來FL50各位都不建議直打. 受教了
另, 各位建議的快門, 光圈組合, 與參數設定, 我也要找機會試試.
M4/3機身? 嗯, 要去店裡看一下, 摸一摸. 不過, 配上4/3 Lens, 會不會太頭重腳輕呢?
看來機身是OK的, 要換的是腦袋…
另, 一個問題請教各位, FL-50R有附反射板, 是否可以在跳燈時, 補強屋頂反射光不佳的狀況?
(這一點要大抱怨Olympus, 別家的閃光燈反射板是內建, 只有FL-50R是要用外掛的)
謝謝各位大大
內文搜尋

X